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逄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逄蕾

山东省青岛市北京路小学 266000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纵观古今中外的大诗人、大作家,无一不有着深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上,把题目命到他们的心坎上。在教学中,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把他们头脑中那些无意识的、零散的生活体验,梳理集中成为写作时所需的一个个“小部件”,从而让每个人都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因为爱泉水的歌声,就把泉水灌进瓦罐,藏在柜子里。殊不知,泉水只有放归小溪,才有它美妙的天籁之声。我们常常和这个人一样傻,以为把生活素材占为己有,便占有了它的意义。事实上,生活的意义本不是现成的东西,而是我们体验结果的升华。

学生作文,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大千世界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体验激发着我们的思维,延伸着我们的想象,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有了体验,即使风过无痕,却沉香入心。

这,就是护蛋给我的启示。

护蛋,一个颇有创意的活动,最早从报上读到它时,我怦然心动,很自然地想将它“拿来”, 我的意图很现实——活动作文。恰巧,我们的教材中也编排了这样别样的习作练习,我不禁窃喜。通过活动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半亩方塘”也许能孕育出“天光云影”。我期待着读到一个个情趣盎然,流淌着童真童心的护蛋故事。

选蛋(生命需要选择)——护蛋(生命需要呵护),活动历时一天,一天中,蛋必须跟随上学,放学。护蛋没有旁观者,生活没有旁观者。一天后,护蛋成功者将被评为“护蛋小明星”,并得到老师赠送的小礼物。

护蛋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护蛋行动随之拉开了帷幕。护蛋一波三折,一天里,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体验护蛋;教室里,欢笑伴泪水共舞,智慧与激情齐飞,护蛋的点点滴滴都成了学生笔下一道道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一幅幅别有情趣的生活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 的确,作文的第一要素是生活,“护蛋行动”之所以精彩纷呈,源于学生对护蛋活动充盈的情感。

护蛋,并非独创性的活动,但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整合,学生细心呵护的这个“蛋”,已升华为一个“生命”,一个经过选择,经过设计,经过确认,寄予希望,并经历种种坎坷艰辛的“生命”。因此,护蛋不仅仅是一次游戏,一个活动,而是一次关于生命的体验,融进了孩子们真情的体验,“情动于衷而成于言”, “护蛋行动”的生动是水到渠成的。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慧心”,用丰富而独具匠心的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让作文活动生活化,作文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源头活水”汩汩注入“半亩方塘”,尽赏“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亮丽。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面对大同小异的护蛋情节,有的学生将护蛋故事写得生动深刻,除了文字表达能力之间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是什么?是深层的体验——思考。

思考是生活的显微镜,通过它,能发现极小的一块生活切片,也是一个极其活跃的奇妙世界。没有思考,即使自己活得像小说似的,也感受不到生活的韵味。

学生作文,需要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更需要情感的积累,思考的积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享受生命,才会有真诚的文字在笔端流淌。渐渐地,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引导学生思考活动,感悟生活:对活动的思考,蛋的命运的启示,事件的意义……深层的体验——思考让这次活动及写作产生的质的飞跃,而真正触及我心灵的,使我始料未及的,恰恰是学生对护蛋故事的种种感悟。

读着一段段感人的文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林徽因送给徐志摩的赞颂,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适合那些纯净明澈的孩子,我感谢他们给予我的震撼和感动!

有人说,不会欢呼的孩子,其作文哪里会有生动活泼的气息?我们还可以说,不会思考的孩子,其作文哪里会有智慧才情的格调?面对生活,关键在于有思考,有感悟,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体味生活的细枝末节。心中有生活,笔下才有生活。因此,在丰富学生生活,引导观察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去质疑、分析、概括、思考,有了思考,会发现在生活看似雷同的表象下面,每个人都有另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短短的一天,一处一景,一步一叹,竟是这般满目繁花,赏不尽的姹紫嫣红。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一起思考,一起成长,其实,这时候,写什么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这样的经历会成为一种烙印,刻在我们彼此的心里。我蓦然发现,写作,就是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既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命体认,无疑,作文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论文作者:逄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逄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