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于 丽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于 丽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蜕变

◆ 于 丽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255000

郑金洲在其《走向校本》中指出:“校本必须强调学校的作用,学校是校本的主体,而校本研修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在校本研修中教师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我校从学校发展的背景、教师个体学科素养、教师个体教研状况、教师群体教研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有一定的参与校本研修的意识,但主体精神、研究能力和同伴互助的实效性等方面还比较欠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我校确立了校本研修的核心内涵是,帮助教师树立“四种意识”,即开拓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未来意识;促进教师提升“三种能力”,即教育科研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教育反思能力。同时,提出了把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建设工作相融合的实施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专业阅读,丰厚文化底蕴。引领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重点是结合个人的教学情况选修新课程培训的有关专题进行自学,同时学校从学科的角度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例如:数学学科同读《备课的变革》、《数学案例分析》《有效教学艺术》等专业书籍。在教师专业阅读发挥实效性上下功夫,通过集体阅读整体感知、个人品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深入研读,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第二,专家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成立了专家顾问团,分为长期跟踪指导专家和短期指导专家。每学期聘请华东师大吴亚萍教授来我校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与课例重建与教师发展指导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历经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重点研究了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数运算、数概念、规律探索教学的内容,根据知识结构、价值追求和目标设计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我们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定教、少讲多练、分层教学、当堂达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由“教的设计”改变为“学的设计”,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中四个关键要素: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师生配合,一切以学生为转移。课前研究学生的四个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习惯。课中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历经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重心下移),让每一个学生在过程中实现生命成长(数学思维深度课堂)。课后分层布置作业和拓展数学阅读。同时,还邀请区域内教研员和名师走进祥瑞学堂进行指导。主要研讨形式以学科组“同课异构”活动为主,老师们从同课异构中获得不同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从中发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效果较好。

第三,以研促教,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我们从两个层面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研讨实践活动。以学校学科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我们采用“拿一篇文章来学习——抛一个案例来分析——上一节课来研究”这样的过程进行,这种研究方式将重心真正下移到研究上来,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如此过程,既锻炼了有经验的教师,又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为积累教改成功案例作好了一定的准备。应该说这种研究形式、方式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全体性。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更是充满新的气象,教研组的每次教研活动都做到“四有三保证”:有主题、有目标、有主讲人、有记录;保证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落实。通过“备课——说课——讲课——议课——反思——重建课——评课”七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第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由于学校各年级的平行班级较多,新分配的教师逐年增多,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的人员构成比较少,因此,我们采用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教研组。首先,对教研组长进行培训,明确认识、准确定位。其次,各教研组充分发挥综合人力的因素,以“合作互助”的活动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具体做法是:一是合作研讨课。要求教研组教师集体参与课堂教学,由一人上课,其余组员听课,课后共同研讨教学的得与失及改进的策略,将每一位老师的智慧融入其中,形成更适合学生、更高效的新的教学设计。二是个人尝试与集体相结合。各组打破常规,先给予执教老师广阔的自由空间,自己备课上课,组员集体听课,在此基础上组员针对这节课出谋划策,合作修改教案,让执教老师再次上课,组员再次听课评课。通过这种个人到集体方式的备课上课,达到教师之间的知识结构、教法经验互补。

第五,多措并举,督促青年教师成长。各年级组在开学初确定本组被培养的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指派骨干指导教师开展带教活动,狠抓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教态等方面着重指导,实现内外兼修;采用新课必听、推门听课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多提建设性意见。让其承担各级各类公开教学观摩活动,给她们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同时,在业务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在成长速度、质量上决不要求整齐划一。

第六,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我们要求以级部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成立小课题研究,成立小课题研究小组,让老师从教学中最细小的问题,如新课的导入、课堂提问、作业设计、例题选择入手,针对不同学科、教师个人不同教学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制定行动规划,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以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论文作者:于 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7

标签:;  ;  ;  ;  ;  ;  ;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于 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