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之我见论文_王筱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之我见论文_王筱榕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西街小学 王筱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 级下册第 70~76 页。

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 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 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 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应该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 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 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设计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 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重点突出统一面积单位 的必要性,最后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注重学生 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尽量以学生的活动参与为主, 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三维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 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 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 积。

3、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 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比较方法。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 教学过程:

一、师生课前互动:

师:孩子们,老师想请大家一起来做“我来说你来做”的游戏, 愿意的请你用坐直的方式告诉我老师。准备好了吗?

师:擦桌面、擦窗户的玻璃面、摸一摸地球仪面、擦大黑板面、 拖地面、作文本小格子写错了一个字,擦掉……

生按照教者用相应的动作进行模仿。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吸引学生兴趣,并且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激发起学生对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的探索欲望,进而引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引导: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做了哪些动作?(抽生回答)师:像刚才孩子们说到的课桌面、黑板面(老师手势比划), 我们把它叫做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2、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能指出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找找看。让学生边说边摸物体的表面(如有学生说到数学书,教师边说 边演示:数学书是一个长方体,它有 6 个面,前后左右上下)。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 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一 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面是一大片”,从而揭示出面

积的概念。】

三、观察比较,理解面积的含义

1、初步感知面有大小。 接下来请孩子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用手掌摸一摸文具盒的盒盖面、黑板面,看谁摸物体的表面最先摸完?为什么? 抽生汇报。

师:看来这些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之分的。板书“大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面(杯盖)是什么图 形?(课件出示“圆”)再看这个面(长方形盒子)是个什么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

(2)师: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一样吗?也就是说平面图形的 面也有大小。板书 “图形”

(3)有一个图形也跑来凑热闹,你能确定这个图形面的大小吗?为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封闭图形”)板书“封闭”

(4)师:孩子们真能干,用智慧的眼睛发现了物体表面有大 有小(课件出示“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课件出示“封 闭图形”)。

(5)师:那我们就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面积,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面积”这位新朋友。(板书 课题:“面积”)

(6) 师:那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抽 2—3 人)齐读一次。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跟着老师这样和“面积”这个新朋友 说说话。“课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面的面积”。 你会说吗?谁能重 复刚才老师说的这句话。(抽 2 个学生来说一说)。真能干!那什么 是黑板面的面积?(抽 2 个学生来说一说)

孩子们,以前我们会说: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面小。那我们刚 才认识了面积这位新朋友,你还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 课桌面的面积小)?先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再指名说一 说。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 而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 积”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摸一摸”、“比一比”、 “说一说”,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 感受到“面积”是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比较大小,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第一组教具

师:接下来老师想让孩子们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你能一眼观察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板书 “观察” 师: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让学生操作重叠。板书“重叠”

2、出示第二组图形: 师:老师还想让孩子们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用观察和重叠的办法可以吗?那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学生说出剪拼的办法 马上让学生剪)板书“剪拼”

师:其实我们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方法可以用眼直接观察,也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还有的同学的说剪拼来比较,老师这里 有小圆片和小正方形(出示教具“小圆片”和“小正方形”),你能 想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引导学生上台摆小圆片和小正方形,并问:要比较两块图形面 积的大小,既可以选择圆形又可以选择小正方形,那你觉得在具体 测量面积的时候选择哪个好一些?为什么选择小正方形?如果有学生选择小圆片,我要引导学生说:当选择正方形的时候刚好可以把图形完全填充满,而小圆片能不能完全铺满,不能表 示大正方形的面积(摆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优化摆法)。板书“数格子” 【设计意图: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 3、统一面积单位。 通过比较,你们发现哪一个面积大?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小正方形多,面积就大) 这里有两个图形,老师想找两位同学来数数图形上小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抽两位学生上台去数)。谁的面积大?我比较。师:孩子们真了不起,你们发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对小正 方形格子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呢?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 窍。”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 激发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 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

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生齐 读课题。

四、进一步认识,理清面积单位关系

1、师:孩子们我们以前学过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那今 天测量面积就要用到哪些单位呢?(1)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3)请孩子们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 73—74 页,把重要的地方勾画出来。

2.汇报并学习面积单位。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 方米”每个单位是怎么规定的?(抽生回答) (1)老师手拿一个 1 平方分米问:这是一个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你能告诉我它的面积是多少吗?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 面积就是 1 平方分米吗?

①请你找出面积是 1 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并举起来,请你记住1平方分米的大小(将 1 平方分米贴在黑板上),比较 1 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问:哪个大?

②用你的手掌和 1 平方分米比较一下大小,再用这样的手势这 样去比一比 1 平方分米有多大?

③请孩子们找出我们周围或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 是 1 平方分米呢?

④请孩子们 4 人一组用 1 平方分米测量一张课桌桌面的面积。 (2)老师手拿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问:你估计这个小正

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大?

①为什么你认为它的面积是 1 平方厘米?你能说一说吗?(可以看着书说) ②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这样的 1 平方厘米,量一量它的边长。请你记住它的大小:边长1 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 平方厘米(将 1 平方厘米贴在黑板上)。

③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自己左手的 5 个指甲比一比,看 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 1 平方厘米。

④请孩子们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 平方厘米? (3)自主学习 1 平方米。 师:现在我们知道“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两个面积单位

了,我想用这两个面积单位去测量学校运动场的面积,你想对老师 说什么?(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小了,运动场的面积很大)那我们需 要什么样的面积单位?

①出示 1 平方米。师:这是 1 平方米,那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多少呢?

②分组完成以下活动(生读要求):

摆一摆:1 平方米大约可以放下多少本数学书? 站一站:1 平方米的面积上大约能站多少个人?

【设计意图:“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采用自学辅导方 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 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 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五、深化思维,应用提升

1、基础练习

①我来选(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填入括号里):

测量邮票的面积用()

测量桌面的面积用()

测量教室的地面的面积用()

②我来填(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填入括号里):

墨水瓶包装盒侧面面积大约是 24()。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1800()。

纸盒的一张抽纸面积约是 4()。

2、深化练习

①猜一猜下面哪个物体的面积最接近题中给出的面积。 4 平方厘米:橡皮的一个面、教室的地面、指甲的一个面15 平方米:文具盒的盒面、厨房的地面、小闹钟的钟面 10 平方米:一张邮票、一张试卷的面、教室的门②4 人一组提一个有关面积方面的数学问题,抽生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是课堂教重要组成部分,将习题以竞赛 的形式呈现,既满足了学生的游戏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学 生的新知。这样设计,目的是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新鲜、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享受到做数学的乐趣。】

六、总结深化,提升自我

师:孩子们,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今天学习的内容,下来后将今 天学到的的知识下来讲给同学听,回家后将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实际关于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孩子们在以后将会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采用 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论文作者:王筱榕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之我见论文_王筱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