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师慧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师慧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课很快成为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同学科对微课有不同要求,就美术学科而言,在微课设计思路、内容选取、应用普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认识上还不够全面清晰,因此,我们应客观分析,避免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在开发美术学科微课资源时目的要明确,选取内容应合适,展现方法要恰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要合理,避免流于形式。

关键词:微课;美术课程;应用

1微课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美国的的20世纪90年代,爱荷华大学的附属学校通过探索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短课程”或者“课程单元”,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微课”雏形,这种教学模式迅速风靡其他国家,不同国家开始研究和完善微型的课程,随着互联网的覆盖,这种教学模式被定义为“微课”,同时也逐渐把“微课”模式固化为精小的视频、音频的形式,这种短小精悍的模式受到众人的青睐。

2010年开始微课正式在我国被运用,起源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在佛山教育局开展了一次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我国首次用“微课”这个概念,随之,又给教师搭建了晒课的平台,制作了“微课网”,至此,我国教育界被“微课”这种教育模式完全征服,微课在各个学科普遍应用。我们现在应用的微课已经赋予了我国独有的特色,时间上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以视频为表现形式,针对学科特点,把难以消化理解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慢慢观看,直至掌握。微课是立足于网络的新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观看和传播,易于保存和随时观看,更方便于学生实际应用,尤其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也更广泛应用于后进生慢慢研学。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经过研究和实践应用,给微课明确定位:小微课,大世界。它需要立足于教材之上,教学环节必须精心设计,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展示,一般情况下应该以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为中心,通过简短的片段,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我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微课感兴趣,到研究探索微课在美术课中有效应用,达到了高效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美术课堂的正中央,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为他们服务的微课。

2微课的优势

第一,高校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模式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基础对于学习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同时可以对于学习地点以及时间进行灵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由意志选择符合自身性格以及心理特点的学习模式,同时可以通过微课及时掌握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等等,加强知识巩固。微课教学模式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一种创新和突破,同时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

第二,美术课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突出重难点知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当充分使用微课来开展教学活动,要结合目前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制作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微课,通过使用微课视频是课堂教学实现完善的重要基础,教师开始讲课阶段应当充分注意导入新课环节,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之中就要录制和教学内容相关微课视频等等,促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微课制作简单方便,操作比较简单,除此之外,微课还可以通过上传到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当中使用录屏软件或者用手机拍摄制作成微课,这样上传到网络,让学生下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微课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堂导入

由于高校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易分散、学习被动性强、主动性弱等弊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也为了更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应当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对于微课教学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在微课教育过程中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好基础。例如通过绘画小故事、历史故事、传说等进行导入,可以让学生对本科的内容充满期待,引人入胜。

3.2美术微课内容

课堂导入完成之后,进行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微课的教学过程需要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有效地利用每分每秒进行高效教学,微课的主要设计内容需要短小精悍、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引出话题之后,就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举例子、列数据、做表格等方法,快速地引导学生想象出画面,鼓励学生展开交流,说出心中感受。针对教学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吸收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

3.3针对性录制

进行教学主题的时候微课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制,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例如,当教师要讲述色彩搭配这个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色彩的意识性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教师需要结合美术教材与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决定主观感知,引导学生将把不同的色彩搭配加以展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我搭配,建立良好的审美,突出色彩的主题和实用性,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在视频录制的过程中,尽量多收集和整合,并且微课教学有其优势,就是内容含量可以更加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大多都是填鸭式教育,能够展示的作品和讲解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微课教育更加高效率,只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准备,就可以收集到更多课前、课内、课后的相关知识。利用知识的传递,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寻找大量的本节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营造充实的美术知识学习氛围,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为美术课堂的高质量添砖加瓦。

3.4美术微课的展现方式

美术微课的展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涉及知识点的基本讲解。第二部分以实践绘画为主,简单的介绍绘画方法及使用工具,以及加入审美相关知识,情景演示绘画过程,最后进行总结,提出课后思考。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为三到五分钟,时间比较短,对于美术实践微课来说,选择展示的关键点进行呈现就非常重要,设计的步骤,方法要重点进行展示。实践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在进行后期剪辑和制作的时候就要根据内容进行加工,首先保证重点的步骤都展示了,然后对于重复的步骤可以进行剪切或者快进,美术微课的录制教师和教育技术部门的老师要通力合作,共同设计好微课的展示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及教学环境的不同,每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只局限在书本教学。有的可以采用静态的图片欣赏,有的可以加入动画活跃气氛,或者截取视频等种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唯书本而照本宣科,而应博览相关书籍,对相关内容进行最佳的组合,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

4结语

高校美术课程中的微课教学手段不只是顺应信息时代改变的潮流,更因为其具有的时效性、便利性、高效性、先进性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微课教学让美术的教学质量和成果卓有成效,但是微课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局限性,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美术课堂的核心,应学生需要精心制作微课,但是不能过度依赖微课,要科学使用微课教学,让微课在美术教学中大放异彩,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廖华清.让“微课”走进高中美术课堂[J].黑河教育,2016,(06):25-26.

[2]林志明.彰显微课魅力,演绎精彩课堂:微课在高中美术课堂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2015,(09):92.

[3]陈丽洁.识微见大———微课在小学美术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61.

论文作者:师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师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