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评价的几点做法论文_刘东伦

优化课堂评价的几点做法论文_刘东伦

陕西省绥德中学 7180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堂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取不同的形式”“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可见课堂评价必须遵循整体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原则。而真正促成一堂课的精彩纷呈往往取决于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是否具有针对性、激励性和灵活多样性。充满教育机制的评价语言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增强其创新能力;可调动其积极思维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尽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教师应负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而教育艺术首先就是谈话的艺术,及时有效的评价应该像传统国画绘制技术中的“画龙点睛”,即简单描绘便会神韵顿出。它不仅会激活思维、开启智慧、发掘创新潜能,更能增进师生间的智慧和友谊,获得课堂交流中可持续发展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于深入探讨文本,精心设计教法,努力创建学法等方面,却忽视了本应充满艺术与智慧的课堂评价。即便是有评价,也往往因为评价失当而让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直接影响课堂的精彩程度。下面,笔者简单罗列几种不当的评价方式:

一、一味表扬式

当前的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出于时间限制和示好心理,常常对学生“偏离错”的回答不敢进行负面评价,不敢说“不”,却毫无原则地说“好”“你真棒”等语言敷衍学生。其实,不加甄别地一味夸赞,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有损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甚至会让他们在认识和接受知识上产生迷惘。长此下去,会使学生对教师能力产生怀疑,从而生发信任危机。

还有一种是,教师对一些并不精彩的课堂发言带头鼓掌,以显示互动的精彩效果,让齐刷刷的鼓掌成为一道风景。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哗众取宠,自我欺骗的闹剧而已,而真正的掌声是出于一种情不自禁的赞叹和欣赏。

二、冷漠敷衍式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个性化的,并且良莠不齐。而有些教师对学生发言会不置可否,无所适从,或用含糊不清的“嗯”“啊”来回答学生;也有的老师把前边回答的学生凉在一旁,继续指名发言,如“谁还有”“还有吗”似乎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时,前边站起来的学生往往一脸茫然,无所适从。这种既无肯定,也不否定;既无循循诱发,又无深入探究的评价会影响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长久下去,也会让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苛求完美式

大多数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年龄和知识阅历的限制,认识问题往往不够全面深入,课堂上的回答难免粗糙浅薄。教师对此情况会显得很着急,这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回答内容的闪光点,只挑回答中的露洞,对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答案,不合语言规范的回答提出批评,指出不足,甚至用“一派胡言”“真是不可思议的回答”来挖苦指责。本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求太高,更不能居高临下专为批评而挑刺,有时,我们总会因为自己的评价内容窄,涉及角度小而忽略了学生回答的精彩之处。如评价标准过度指向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回答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兴趣、能力和个性差异,这种只关注知识而缺乏“情意行”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强加结论式

针对学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答案,我们在课堂评价上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才能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课堂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勇敢地创新,健康地发展。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其实,课堂是展示师生魅力、享受学习快乐的平台,是值得师生珍惜的,课堂评价一定要因人而异,既不能一味地表扬,也不可吹毛求疵。老师应在教学中与学生形成坦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用发展欣赏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表现,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肯定欣赏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观点正确,理解透彻,联想丰富,语言通畅,老师就需用欣赏性的语言进行评点,使其心灵在欣赏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2.激励引导式。教师评价语言应具有引导作用,即通过即时评价,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发积极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们不仅表现出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鼓励,而且会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更显精彩,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拓展补充式。在通常教学中,有的学生对老师的点拨仍不能理解,教师就需用“比较”的方法继续举例,可以正面类比,也可以反面对比。由于此类内容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所以更需老师用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方法来驾驭课堂。

4.创新点评式。本来,教师的点评应像是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简明精炼的语言总会激起学生思维想象的波涛;得体的评价总是态度中肯,感情真诚,语言亲切,像润物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处于一种“蠢蠢欲动”“欲罢不能”的亢奋状态。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活动,它表现出对学生影响的广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教无定法,得法最好。教师应拥有丰厚的知识和超人的智慧,充分利用课堂评价这一沟通桥梁,开启智慧,培养能力,让学生得到准确得体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课堂变得更加亮丽精彩!

论文作者:刘东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优化课堂评价的几点做法论文_刘东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