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一堂实在的课?论文_古艾尔尼沙·买沙地克

怎样才是一堂实在的课?论文_古艾尔尼沙·买沙地克

摘要: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每一位教育者都有责任和义务上好每一堂课并不断反思研究此问题。本文主要从课堂本身的价值和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了简答的分析。

关键词:课堂;实在;课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所以,课堂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就其重要性而言,课堂甚至可以被看做是教学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既然课堂如此重要,身为老师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怎么把握好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需要做许多准备,其中有一个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要为自己明晰一个标准,即什么是一堂好课?这是成功教学的方向和基石。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应是对所有教师所有教学的要求。这里所提到的实在,既可以成为底线要求,也可以成为高端要求。关键看如何理解“实”。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这可谓是为思考和践行教学之“实”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下面我就这五个角度,简单进行阐述:

一、一堂好课是一堂扎实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判断一堂课是否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学生进课堂和从课堂走出来的区别是什么?那么老师是应该怎样判断一堂课是否是一堂扎实有意义的课呢?如果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意义的课堂,是不够扎实的课堂,哪怕课堂上多么热闹,多么的欢声笑语。怎样判断一堂课有意义的具体标准,我们在本文暂不进行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一堂好课是一堂充实的课,就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提到课堂效率,首先是应该体现在“面”上的效率。从过程来看,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有些课堂的提问发言等学生表演机会,只留给了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成了沉默的看客,必然是低效率的课堂。

三、一堂好课是一堂丰实的课,就是一堂有生成的课。

一堂丰实的课,可以是一堂生成的课,那么什么是课堂上的生成呢?生成就是除教师课前准备的一切计划之外,在课堂上通过课堂互动得到的生成更多的知识、情感和能力、方法等。

四、一堂好课是一堂平实的课,就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平实就是课堂不带有太多的包装,是那种不是只能在公开课上才能上的课。平实的课好比家常饭菜,真是朴素,普通自然,是为学生上的课。这样的课才算是广大学生的大众课。

五、一堂好课是一堂真实的课,就是一堂有缺憾的课。

任何事物都是会有缺陷。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知道自己课堂的缺陷,觉得自己的课堂非常完美,那么这样的老师也有待提高自我,课堂也有待改善。有缺憾的课标志着这个教师还有提升空间,学生有提升空间。

好课,就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课。但不能推到或逆推,例如,好课必然是真实的课,那种事先学生已经知道了问题和答案,或者由教师事先指定提问,因而看起来进展十分流畅的课,无论有多少表面的精彩,都不是好课。然而,上出了真实的课,不一定是好课,有可能是真实但却不够扎实的课堂。

参考资料:《教育常识》,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古艾尔尼沙·买沙地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怎样才是一堂实在的课?论文_古艾尔尼沙·买沙地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