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多媒体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效性论文_李瑞山

巧借多媒体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效性论文_李瑞山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迷人的风采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初中地理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化、信息化教学,它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立体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把地理课堂内容向课外延伸,增加地理课在时间上的伸展性,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有效运用;实效课堂

有效采用多媒体教学,它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掌握课堂节奏,便于学生仔细地观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教师充分启发、引导。笔者认为多采用现代电教媒体教学,在课堂上进行高密度、大容量、多快乐、少枯燥的知识传授不愧为一种有效方法。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多方展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把学生注意力提到课堂上,进而促使其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中求解,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媒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感到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动态的课本内容,配合上生动的解说,这样直观的画面与板书平面图相结合,直接简单明了,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感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玻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告结束”。两位教育家都强调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而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态图成为动态图,在加上Flash动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地理学科是文理兼备的学科,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通过大量的图片对比,表格对比,数据呈现等方式来表现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需要做对比,往往在在黑板上花较长的时间画表格、画简图,或者利用地理挂图,这种方式是能够解决一些对比知识的问题,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从而导致课堂效率的下降。计算机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若干种信息的叠加。当遇到一些很抽象的概念时,仅凭教师的一只粉笔,一张嘴,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形象认识,就会导致学生在脑中长期形成一种模糊,甚至是琢磨不透、错误的概念,比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节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时地利用Flash动画模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场景,公转的方向、地球在公转过程的姿态、四季的更替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不仅达成了知识目标,也为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以及三位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锻炼机会。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活地图及图文资料。教材如果以将声音、立体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不仅能实现教学的交互性,而且能解决教师在一般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的问题。

三、化难为易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广阔性、抽象性、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直接观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逼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集文字、图像、图片、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色彩斑斓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也对教学起着一定的影响。现在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以动态形象全方位地表示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地理课中摆脱考什么教什么的情况,才能使各种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程的开发技能。新课改要求新课堂应改变单纯实现“知识目标”为全面实现“三位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学生只有被充分当做人,被充分关注认知、成长规律的时候,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作用。在课堂上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课堂往往会忽略这点,而且也只能凭借单调、枯燥乏味的说教来实现,这种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情感的渲染力度,通过网络、声、形、图等多种媒体,综合形象地展示,这样很容易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在自然地理现象、旅游地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景模拟、播放背景音乐并配图、播放诗句朗诵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自我角色定位。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既可以是导演,也可以是演员,学生亦是如此,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单纯模式,使得课堂多样化、生动化。

概而言之,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积极、科学、合理使用,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克服上述这些问题,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霞. 运用多媒体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J].数理化学习,2014(11).

[2]许 强. 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5(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周田中学 342613)

论文作者:李瑞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巧借多媒体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效性论文_李瑞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