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建生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建生

刘建生 (四川省什邡市马祖初级中学 四川 德阳 618400)

【摘 要】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话题,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作以下探讨,以期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有效备课 有效授课 有效提问 有效倾听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0-024-02

眼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基础性,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理论和实践严重背离,生物教学课堂依旧延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生物是丰富性的,因此注定生物课堂教学也必然丰富多样,而新课改的核心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和持续发展,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每位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以便促使他们均衡发展,由于课堂是学生获取新式和增强能力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时间有非常有限,因此,为了促使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一、有效备课。

1 有效的备课应体现教学任务应清晰和具体,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至于因为生物知识的过于抽象而不知所措,新课改下,教学大纲明显不同于传统教学大纲,因此,要想实现学生获取知识、增强技能和丰富情感等教学任务,教师急需要精准把握。

2 有效的备课需要对学生客观实际进行精准把握。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尤其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实际水平,以便促使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下又快又好的学习生物课程。

3 有效的备课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教材是众多学者和专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精挑细选和历经岁月考验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给与充分重视,在吃透精彩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和组织。必要时候进行重组,以便彰显教学重点、难点和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

二、有效授课。

1 有效授课需要调动学生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任务高职学生,而有效授课需要教师构建适宜的氛围,以便学生获取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

2 有效授课需要学生明确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有才遇到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才会进行详细和耐心的指导,而教学多样化往往导致课堂表面的热闹和学生愉悦。却无法精准把握核心内容,因此,在授课前、授课过程中和授课结束后教师都应促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3 有效授课需要一定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节奏的把握,以便促使知识的呈现和学生的接受相协调,这种节奏不仅促使教师轻松的教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强化记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授课时,教师适当的停顿,有助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索,然而长期的停顿往往导致偏离教学主体,往往得不偿失。

4 有效授课需要教师转化话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授课时,面对的一些教学过度的环节,需要及时有效的转换,以便促使课堂教学有序开展。一些不好的过度往往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实现,因此,在过度转换时要清晰和简便。

三、有效提问

1 有效提问需要提出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以便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此外,问题还应具有全面性,以便最大程度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此外,在问题提出后,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充分思考,在课堂氛围活跃后,可以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但问题不应该太难,以便挫败学生发言主动性。

2 有效提问需要一定的价值。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据教材找出标准答案,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促使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价值型,以便促使学生有价值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和全面设计这些问题,以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3 有效底色提问应杜绝"满堂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采用授课的方式是满堂灌,而新课改倡导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积极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性,于是满堂灌的现象正在逐步消亡,而满堂问却方兴未艾,一些教师的问题过于繁琐和价值甚少以至于一些低级问题充斥着课堂,课堂氛围是活跃了,然而教学效果难免不尽人意。虽然在形式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然而从本质上依旧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压缩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压抑了学生思维活动。

四、有效倾听。

要想学生倾听,初中生物教师需要从耐心和悉心开始,当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积极思索和陈述,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耐心倾听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快速回答,当学生陷入深思或者答案有偏差时,教师马上进行纠正和补充,甚至要求一名学习优秀的学生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样一来,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因此,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不仅要听到学生的回答,更要精于察言观色,揣摩学生的思维和心理体验,以便进行耐心和悉心的引导,此外,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有效的做出一些回应,比如:一个微笑,点点头,等等,有效的教学不仅要倾听学生内心呼声,更要贴近学生内心感受,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教师可以进行完善,以便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投身入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感受成功感。

言而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性除了要注意以上四点以外,初中生物教师还要精准把握生物课程精髓、研究学生心理学、不断实践和勇于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快又好的实现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

2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周勇;;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J];教育科学;2009年

4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吕镜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谢和娣;;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生物学教学;2011年

论文作者:刘建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论文_刘建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