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语的空间范畴

论俄语的空间范畴

任雪梅[1]2004年在《论俄语的空间范畴》文中认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论俄语的空间范畴作者:任雪梅

吴兴涛[2]2010年在《俄汉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一种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才能使其更明确,更易于被认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所对比的语言的特点,从而促进对比与被对比的语言的研究。自从沃尔夫于1941年首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以来,对比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俄汉语对比研究是我国汉外对比研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研究领域。自从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起,俄汉语对比研究在我国就已经兴起并取得一定成果。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一定波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学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始终在有序地推进着。进入21世纪,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环境下,中俄两国日益加深的沟通和联系也使俄汉语对比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回顾并统计了俄汉语对比研究从建国以来至今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和原则以及各个方向上的研究成果,俄汉语对比研究对于凸显俄汉语特点、为翻译提供服务、指导教学叁方面的作用,总结了现今俄汉语对比研究这一领域中各个方向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张祎[3]2015年在《洛特曼诗歌文本分析的符号学研究》文中认为诗歌一向被视为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非逻辑的、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人类情感和经验的表达。国内外学界对诗歌本质所进行的探讨往往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侧重于诗歌文本所传达的意义,另一种更为强调诗歌组织的结构特征。前一种是从叙事学角度进行探讨,后一种则是从文体学角度进行研究。以上两种分析路径对于揭示诗歌的本真意义似乎都不够全面。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表意方式,如何将诗歌与其它表意方式区别开来并找到诗歌传达意义的特殊机制是诗歌研究的难点。已故塔尔图符号学学派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文化符号学的首创者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ЮρИЙ Μихайлοвич ЛοтмаΗ,1922—1993)将现代结构研究方法与符号学研究紧密结合,为诗歌、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研究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洛特曼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诗歌文本研究标志着他从文艺学家向符号学家的转型,并奠定了其在国际符号学界的崇高地位。洛特曼一方面追求通过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诗歌文本,但同时又探索在不否定人文科学和历史主义的前提下对诗歌作品进行更加全面与深入的分析方法。在洛特曼看来,诗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传达意义,这种特殊的方式笼统地说就是诗歌的结构。诗歌文本的结构是洛特曼结构文艺符号学探讨的核心问题,然而对结构的关注并没有导致其对文本意义的忽视。文本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与其文本意义相关联。洛特曼的诗歌文本研究涉及面极为广泛,其诗歌文本理论更是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和开放的对话性。更为可贵的是,洛特曼既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局限于某一种理论框架中,也不是为了方法论而研究方法论。本论文以洛特曼的诗歌文本分析理论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法、历时论述和纵横比较等研究方法,首先论证了他的诗歌文本理论对于俄国形式主义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吸收。另外,洛特曼的结构诗学在源头上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自然科学都有关联。其次,围绕洛特曼反复强调的诗歌的层次性和等级性、诗歌自身独特的结构层次,即诗行、诗节和诗章、诗歌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诗歌语义生成的机制等展开论述。再次,归纳了洛特曼分析诗歌文本的四对重要的结构原则:第一,作为诗歌传递和生成新信息借助的节奏和格律这一对“变体”和“不变体”;第二,发生在诗歌文本各个层次上特有的形成意义的手段——“重复”与“平行”;第叁,由诗人发出的“独白”和诗歌各个层次上的结构元素共同发出的“多声部”的“对话”:第四,诗歌作为“第二模拟系统”兼具“离散性编码系统”和“连续性编码系统”的特征,是在时间维度上流淌出来的音乐和在空间维度上展现出的图画。最后,本论文还将洛特曼的诗歌文本理论与“新批评”代表人物之一克林斯·布鲁克斯的“文本细读”以及法国符号学家米歇尔·里法泰尔的诗歌符号学理论进行了横向比较,一来,以期在比较中见出洛特曼诗歌分析法的特点;二来,试图探讨符号学在发现诗歌意义生成机制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洛特曼诗歌文本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加深我们对于文本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诗歌作为人类重要的艺术文本不是某种静止的客体,而是作为一种功能,发挥着信息传递功能、信息生成功能和信息记忆功能。本文最终的研究结论:诗歌文本在实现以上叁种功能时具有特殊性,它不仅能在极小的文本中存储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多的信息,且在传递和生成信息的过程中,能以诗歌文本所独有的方式生成无限的新意。此外,本文也对诗歌文本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征以及洛特曼的矛盾之处做出了评析。

孟英杰[4]2008年在《论俄语的时间系统》文中认为俄罗斯学者对时间系统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十七世纪学者们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最初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是动词时间形式的确立问题。十八、十九世纪学者们已提出了有关时间形式的多种观点。到二十世纪学者们对动词有五种时间形式等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从多角度探讨时间问题,其中最着名的是А.В.Бондарко,他从功能语法学的角度分析体和时的关系,并从词、句子、篇章各个层面探讨了俄语时间范畴的功能与语义特征。本文在上述资料的研究基础上,从词法学、句法学、功能语法学等角度对时间系统进行分析,将俄语系统分为时相、时位、时序叁个子系统。时相是由动词词汇意义决定的,体现事件内在时间特征的范畴。时位则用于描述事件在某一确定时间位置所处的特定状况,由动词词汇意义决定事件的内在时间特征,多层次语言表达手段则是行为时间分布的外在表现方式。时序是指同一时间框架内一个行为与另一行为的时间关系,主要由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副动词形式及带连接词的主从复合句表达。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一章介绍了科学、哲学和语言不同领域中时间的内涵、性质等问题。第二章阐述俄罗斯学者关于时间的研究概况,介绍了俄罗斯语言学家研究时间的历史和经验总结及对俄语时间系统的概述。第叁章时相研究和时位研究,阐释了时相系统和时位系统的定义及与它们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第四章时序研究:阐述了时序的定义、分类和表达手段。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吕婧玮[5]2016年在《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多义性是一种重要的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现象,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等角度研究词汇多义问题,但很少从认知突显和认知域映射角度进行多义问题的研究,这为本课题的多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有关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正是要从这些方面展开。课题研究由绪论、叁个章节、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绪论将主要总结相关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指出以往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从语义突显和认知域角度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阐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俄语多义问题的研究进行溯源,指出俄语多义词衍生义项时的认知因素主要有认知域转移、原型、认知突显、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第二章将对突显理论进行描述,选取具体多义词,从多种认知突显角度分析多义词,并就典型的认知突显进行次范畴分析。第叁章先是对认知域映射问题进行描述,将主要从具体域到具体域的映射和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映射两大方面分析多义衍生问题,并分别对这两种映射模式的次范畴进行分析,总结出语义衍生的内部机制。本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词汇类型化的语义范畴限制,丰富和充实了俄语词汇多义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思想,有助于推动英、汉语语言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亦有助于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词义,促进其俄语言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

陈春红[6]2016年在《俄语成语中的女性社会性别定型语用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迅猛崛起和西方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社会性别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运而生,语言和性别问题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悉心研究的重要命题。早期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十分重视男女两性不同的话语风格、修辞特点、话题控制和非口头交际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男女使用的语言”的差异。为解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社会性别定型”概念:传统哲学二元对立促成了“男女有别”、“男强女弱”等社会性别模式的形成,导致在任何国家和文化当中,人们对男女两性的行为举止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期望,构成了相应的社会性别定型。作为一种心智模式,社会性别定型对人的言语和语言都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导致男女两性在言语行为中具有不同的语用特征;另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这种定型被语言完整地记录下来,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关于男女的语言”,这就促使我们对语言中社会性别定型具体内容的揭示。社会性别定型是社会建构范畴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语言中的反映,它被记录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并且同情感评价表述及其语用意向密切相关,在俄语表女成语中表现尤甚。在俄语中,定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套语,不仅包括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而且包括广义的成语,即传统意义上的成语、谚语、俗语、格言警句等。因此,社会性别定型可以通过对语言中的成语性单位的分析得以阐释。表女成语是一定的语言文化群体历史形成的观念的表征,最能充分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性别定型系统。俄语表女成语与社会性别定型的关系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内容层面,即心智定型层面:成语是社会性别定型的来源和内容呈现,通过成语定型可以被一一计算出来;二是形式层面,即语言定型层面:具有社会性别所指的成语可以用于特定的交际场合,成为一定交际语境中的“固定表征”。两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性别定型的语言表征机制。俄语表女成语的语用潜力主要是通过其蕴含的情感评价性质实现的。表女成语不仅表达理性意义,还表达情感意义和评价意义。正是这种主观情态意义成为以言行事之力的负荷者,具备言语行为的功能,赋予表女成语述谓性和交际意向,这让俄语表女成语的语用分析成为可能。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俄语表女成语所蕴含的评价成分,可以划分出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情感评价,由此形成俄语表女成语的情感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对于客体的肯定或否定的主观态度,在此基础上表达言语交际意向。表女成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和社会性别定型,也是群体价值观的反映,其情感评价色彩具有权威性,从而强化了言语行为的语势。通过表女成语的情感评价,可以发掘言语行为所表达的赞美、提醒、建议、拒绝、斥责、讥讽、自嘲等语用意向,从而显现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双重评价定型标准。语用分析结果显示,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的组成部分,俄语成语中的女性形象评价以否定为主。之所以形成语言中的“褒男贬女”现象,是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所谓的“阳性”被作为人的生命延续,这是人类在争取自身生存的斗争中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谓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作为参照,以语用学为方法论,以俄语表女成语为研究对象,阐释社会性别定型的哲学渊源及认知内涵,揭示俄语成语中的女性社会性别定型,借助于部分汉语成语分析作为社会性别定型的俄语表女成语的语用功能及其言语交际意向,探索女性社会性别定型发挥功能的语用机制,希冀对俄语表女成语的语用潜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的女性社会性别定型有更透彻的认识,以期为以后的俄汉成语和语言定型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朱国华[7]2016年在《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汉语言学界一向重视动词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的隐喻研究相之甚少,同样在俄语言学界对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的隐喻分析也是寥寥无几。如今,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语义衍生不可或缺的手段,从隐喻角度对动词词汇语义进行分析,有助于对词汇全面认识,促进俄语教学,词典编纂和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理论结合相关具体语料,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进行界定与分类,通过对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的具体语料分析,对比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目标域,然后对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机制进行分析,并揭示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异同的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俄汉两民族认知上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的隐喻对比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语学习者对隐喻的进一步理解。

王志坚[8]2011年在《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动句作为俄语中一种重要的句式,在语法研究中受到特别的关注。一般来说,语法研究多是对语言系统中句法现象的研究,而句法体系是句法单位各个层次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封闭体系。俄语被动句的系统研究,不仅要研究句子,还要研究篇章等;不仅需要考虑到被动句的组织结构,还应该考虑到其意义结构或语义结构,这样才能对俄语被动句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和解释。被动句的构成要素有叁个。从句法上讲,被动句是由主语、谓语和补语这些成素构成的。从语义上讲,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动作,客体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表示受事客体。被动态属于动词词形变化范畴,是及物动词聚合体的构成部分。从功能语义场角度来看,表示被动语义的不同层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功能语义场是有层级的,分为中心和边缘部分。功能语义场的核心之一是主动意义/被动意义的对立。被动意义次场的中心是被动动词形式聚合体。俄语还有一些被动句变体形式,但都属于被动句的边缘或非典型现象。这些边缘性被动句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性质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性质被动句是俄语被动句中一种特殊形式,其句法特征表现为无施事、未完成体、现在时等,其语义特征是:语法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呈现出的某种属性特征。意义被动句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被动句范畴,它是通过词汇、语调等手段表示被动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表被动意义的动名结构,该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意义已经失去独立性,成为功能性动词。俄语被动句有两种不同意义类型:一种是动态被动句,一种是静态被动句。前者表现为行为的过程性意义,后者表现为行为的结果和行为的状态(静态)。俄语中,绝大多数被动句表示的意义为静态意义。其中静态被动句有可分为结果性意义和静态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进行态的转换。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句子的产生要经过四个层次:语义角色层→主客体层→主语补语层→主题述题层,其中,二叁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叫做角色配位,即句法层单位和语义层单位之间的对应模式。角色配位研究关于句法和语义接口问题,跟态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普遍语法原则理论来描写被动句的生成过程。俄语被动句的生成条件是:及物动词被动化和NP移位。首先是主动句中的及物动词必须经过被动化处理后,导致NP移位,即客体补语移动到主语位置,提升为主格。其中要经过题元理论、投射原则、格过滤、约束理论等核查检验,最后,通过语音形式和逻辑形式的处理,转换生成为被动句。这就是被动句的生成转换的全过程。被动句的实质是提升客体地位。只要客体变成主语,主体就自动失去了句法第一位,主体被抑制后,成为一个处于核心之外的情景参与者即附加语。要实现多层次地描写句子的句法结构还要考虑到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是深层结构,是言语手段进行编码的表现手段。语义模式的研究从分析句子的语义层单位入手。被动句的语义结构的完整模式为:受事客体+被动化动词+施事主体。在这个语义模式中,动词词汇对被动构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了被动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句子其它所有成分的统领者。被动语义结构模式是由叁个构成成素(施事、受事和被动谓词)的共同选择决定。这种选择关系主要反映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叁者语义角色不同,彼此分工合作,互相制约限制,最终能够彼此兼容、构成一个合格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的语义特征表现为客体对象的受动性以及行为作用下呈现出的结果性或状态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被动句不是由主动句转换而来的,而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认知语法认为,句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而语义是概念或意象的形成过程。选择被动句的动因是凸显被动参与者对事件发生所起的积极作用,因而在该结构中,被动参与者被选择为句子的前景(即主语)。通过前景和背景区分的凸显原则来选择不同的语态。凸显原则对主语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被动句的认知功能是从动作承受者和状态的视角表现事件,把承受者当成关注的对象加以凸显,即凸显事件的结果或受动性。被动句的显着特点是:受事主语的述谓特征表示状态。因此,被动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为“致使因素→变化→状态”。致使性事件不仅是主动句典型性事件,也是被动句典型性事件。该事件的前提条件是力或能量的传递,而力的传递具有方向性,在语言上体现为态的变化。主动态和被动态由不同方向的力决定。主动态由右矢量动词体现出来,而被动态则是由左矢量动词体现出来。矢量动词方向的变化导致态的变化。右矢量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而左矢量动词则是通过及物动词被动化后形成的,即通过增加被动形态词缀构成的。象似性原则是人类认知普遍规律的语言表征原则,体现为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对应关系。象似性原则同样体现在俄语被动句中,主要表现为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句法研究跟语体研究的结合是语言研究功能化转向的一个体现。被动结构的研究离不开语体。被动结构在不同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这跟被动结构本身蕴含的语义特征“中立化、客观化”有关。因此,这种特征跟科技、公文事务语体语言特征要求相吻合,被动结构故而较多地出现在这些书面语体之中,而在口语体中则很少见到。不同的句法结构可能造成不同的效果,作家利用这种可能并加以创造发挥,以此实现他的创作意图。从功能修辞角度来看,俄语语体间的相互作用中,一些语言因素由某一语体进人另一语体后往往发生修辞功能的转化。被动结构常出现在科技、公文语体中,如果频繁出现在文学篇章中,就会形成“陌生化”效果,产生一种新的附加意义。在艺术篇章中,作家有时会故意选用被动结构,聚集使用,巧妙利用句法功能,从而实现被动句在艺术篇章中特有的审美价值。语言的功能是在交际过程即篇章中实现的,而篇章功能则通过交际语用功能来实现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篇章的特征表现为语义和形式上的连贯性和完整完整性。被动句可以用于不同的交际目的,通过实义切分手段实现交际语用功能:交际意图功能、突出主题功能、凸显焦点功能等。篇章的连贯性是指篇章构成成素之间的连贯。俄语被动句可以确保篇章的统一和连贯。它在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主要体现在主题推进、主题转换等方面。本文的研究对俄语语法教学和句法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在类型学和其它句法语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实用技术领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李兵臣[9]2013年在《语言接触视角下俄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俄语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词汇部分,引起了许多新词汇的产生,尤其是借词的产生。随着英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其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英语成为一种席卷世界的全球性语言,以及世界多国语言新词汇单位的来源,其中包括俄语。从16世纪英俄语言接触开始,俄语历经了数次英语借词高潮,且涉及领域广泛。这些借词是俄罗斯社会变迁的标记,它们定义了俄罗斯民族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等。本论文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结合语言接触相关概念,对俄语中的英语借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俄语和英语语言接触的历史事件,分析了英语借词的不同使用领域及其特点,进一步探索了影响借词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外部因素,并从语言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借词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以语言接触影响词汇借用为理论依据,把英俄语言接触、语码混用、语言干扰等社会语言现象与借词过程相联系,将其分为叁个阶段:渗透阶段,吸收阶段和巩固阶段,描述了借词发展演变的轨迹,揭示了英语借词进入俄语历经的叁个阶段与语言系统内部变化的密切关系。最后,结合以往俄语借词历史、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俄语言接触以及俄罗斯群众崇拜美国和西方文化的社会心理,从英语的国际地位和当前俄罗斯英语借词的状况分析了俄语中英语借词发展的未来走向。此外,尽管俄罗斯学者历来对借词持不同态度,但由于具有国际通用性的英语原词,不仅能准确表达词义、避免歧义,还便于交流和沟通,致使大量英语单词和表达方式原封不动地进入俄语,为英语渗透到俄语成为借词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阿雪[10]2008年在《俄汉指示代词功能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指示是各种语言的共同范畴,具有普遍性。它是通过说话人将语言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指示代词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指示语言的手段,它的主要功能是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指示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承载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样的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需要。本文以俄汉指示代词中最典型的“этот”、“тот”、“这”、“那”为研究对象,从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方面对俄汉指示代词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其异同并探讨其深层原因。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本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目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指示代词研究概述。对指示代词的定义和基本体系作了陈述并进行对比,阐述了参照物、语境对指示代词的使用和理解的影响;并阐述了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及两者之间的异同。第叁部分是俄汉指示代词指示功能对比研究。本章是全文的研究重点。主要从姿势型用法和象征型用法两方面进行俄汉对比分析。第四部分是俄汉指示代词照应功能对比研究。本章也是全文的研究重点。本章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俄语前向照应与汉语回指的对比;第二部分是俄语后向照应与汉语下指的对比。第五部分是结论。

参考文献:

[1]. 论俄语的空间范畴[D]. 任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2]. 俄汉语对比研究[D]. 吴兴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3]. 洛特曼诗歌文本分析的符号学研究[D]. 张祎.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4]. 论俄语的时间系统[D]. 孟英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 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D]. 吕婧玮. 黑龙江大学. 2016

[6]. 俄语成语中的女性社会性别定型语用研究[D]. 陈春红. 苏州大学. 2016

[7]. 俄汉语垂直方向类运动动词隐喻对比分析[D]. 朱国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8]. 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D]. 王志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9]. 语言接触视角下俄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D]. 李兵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0]. 俄汉指示代词功能对比研究[D]. 李阿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论俄语的空间范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