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论文_蔡彩娥

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论文_蔡彩娥

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

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

蔡彩娥 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朝阳中心小学 063500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际上,要真正做到这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通过多种途径,去体现。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课前,应尽量采用简洁、新颖、贴题的导语。结合课文内容,可采用沟通式,如讲《长城砖》一课,开头可简洁沟通: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城”吗?(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长城上的事----《长城砖》。接着解题,引入新课。也可采用音乐导入,如:学《小草》一文时,可在课前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一段歌曲《小草》。实验导入,如《杠杆的力量》。故事导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可猜谜语,如《小蝌蚪》一文,课前,可说一则关于小蝌蚪的谜语。或直接引入,或解题,设置悬念,看图片等等。总之,要选择利于课文内容的最佳形式,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为本,理解内容。

语文学科是基础科,具有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的特点。而“读”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在课堂中,我们应结合课文内容,在一堂课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听录音、范读(配乐)、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选读、连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只要便于理解课文,可灵活采用。亦可出声读、速读、默读。使学生在读中问,在问中学;达到理解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

三、气氛民主,大胆发言。

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一、二年级学生,上课发言“手臂如林”跃跃欲试,五、六年级学生上课发言,寥若晨星,“沉默是金”。性格开朗的学生上课总爱“表现”,性格孤僻、腼腆的学生上课总是“保留意见”,不敢发言。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心理障碍。多数学生怕读不好,说不准,被老师批评或同学笑话。因此,老师上课应倡导五点:1、重在参与。老师要做到,学生说错了,决不批评。2、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求解。3、求异创新。要善于发掘新观点。4、注重鼓励。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多说:“说的好”、“不错”、“你真聪明”、“你真棒”、“有进步”等话语,鼓励点滴进步,委婉提出希望,指出不足。 5、准确评价。在课堂上让学生互评、自评,发现自己的优缺,扬长补短。做到了这些,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改变了孩子的性格、心理方面的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其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形式多样,优化课堂。

1、巧妙利用体、音、美学科的辅助手段,发挥学生特长,投入学习。如讲《小草》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小草的品质,我让学生课前画画,以“体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为主题。上课时,学生拿出自己画的小草,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孩子们不仅画的很美,而且,讲的很漂亮。有的同学用画笔表现了小草在石缝中生长,在干烈的土壳中生长等情景。有的同学深情地说:“我们应该赞美小草,学习小草的优秀品质”。由画到话,以画促话,理解课文。同理,课堂上也可结合课文内容演课本剧、做游戏、唱歌、复述课文故事、动作表演等,丰富课堂环境,优化课堂效果。

2、选择时机,恰当介入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采用幻灯机、录音机、cd、电脑等电教设备,或制作课件,或呈现精彩片段,或观察、或记忆、或感受……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开展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适当采用接力赛、擂台赛、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与学生比,学生与老师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调动积极性。

4、注重感情投入,角色转换。

加里宁曾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老师在课堂上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在组织学生、组织整个课堂环节方面,教师要当好“导演”;在讲课,引导学生学、思、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又要当好“演员”;用自己的言行、感情感化学生。做好从教师到文中角色,再到读者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进行相应角色的转换,体会文章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理解作者的写法。

5、全体参与,分层要求。

课堂中,教师在设计问题、回答问题、掌握知识、布置作业方面都应分层。可分优、中、差要求,由易到难,逐步理解。这样,既减轻了差生的学习压力,又激发了优生的学习欲望,顾全了整体。

五、板书巧妙,浓缩精华。

反映课文重点内容的板书,应规范、简明、美观。低段学生可采用粘贴画、板画、简笔画等形式展示重点内容。高段课文内容较深,可采用与课文结构相符的总---分---总、总分、台阶型、圆型、链型等形式。总之,板书的形式和内容,能准确展现课文重点,触动学生思维。

六、画龙点睛,简炼总结。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重视各个环节。注意采用精炼的语言,做好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总结语太长、太罗嗦。并注意总结要有深意、新意。

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中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活学、多学。

论文作者:蔡彩娥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月总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论文_蔡彩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