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论文_姜爱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论文_姜爱军

姜爱军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138000

摘 要: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情境,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如果我们不能在化学课堂上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造成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被动的局面,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让化学课程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化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正是站在这样的角度,化学教师有必要掌握好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模式,把化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势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关注化学、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课堂“活”起来、“亮”起来,从而创建化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生动展示化学实验,放大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传统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物,利用一定仪器、药品,人为地创造、控制和模拟自然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弊端。如实物小、仪器设备小、有小图而无大的挂图等等,以至后几排学生看不见,而那些瞬间完成的反应又不能巡回展示。如何利用好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克服上述弊端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传统的演示方法,对于仪器装置比较复杂的实验,如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合成氨以及一些带有燃烧、爆炸等明显现象的实验,往往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一些在试管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如产生少量的气体、产生极少的沉淀,或是体积有变化等,离讲台稍远的学生,可能就不容易观察得到。往常,我们都是举着试管,在教室中走一圈,让学生看到,但这样做很花费时间,势必会影响授课速度,课堂的节奏也容易被打乱。现在,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将此类实验放大投影在屏幕上,这样,全班同学就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现象了。例如,通过视频展台投影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清楚观察到电极两端产生气泡,且可以完整得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的演示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学生观察起来更方便,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必须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危险。以往的授课方法是教师讲述,学生记忆。“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后,先通入氢气,再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结束实验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氢气。”虽然通过解释原因,学生可以理解并记忆,但时间一长,单纯的语言性记忆就容易被遗忘或者混淆。而借助多媒体,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Flash视频,可以再现实验仪器的组装过程,并能完整呈现整个实验的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该视频还可以改变实验的先后顺序,并观察到由此所产生的后果,这是以往的演示实验所无法做到的。当学生看到开始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氢气时,随着一声巨响,试管炸裂了。而结束实验时,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时,红色的粉末又逐渐变黑以后,在声音以及画面的多重感官效果的刺激下,就会很容易记住有关于酒精灯点燃和熄灭的先后顺序问题。“眼看、耳听、心记”比单纯的机械性记忆所起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通过视频展示,也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述的时间。以往可能要反复强调好几遍的内容,现在只需要通过视频播放两遍,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课堂的氛围也更活跃了,学生会感觉到真正融入到了课堂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课。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诱发想象力,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如在《分子》一节教学中,运用自制的课件演示了高分辨率显微镜观察的水分子运动的动画、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减小的动画以及碘受热升华遇冷凝华的动画,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在《原子》一节教学中,通过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以及通过宏观处理的手法采用动画模拟演示微观反应的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在头脑中对微观粒子想象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节约时间

在初三化学的最后几章,例如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能源、材料及环境等,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比较零碎,有些内容在初中阶段只能做深入浅出和适可而止的讲解,具体内容要有待高中的进一步学习。这就给教师讲好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那整节课就会显得非常沉闷和枯燥,而且内容会非常庞杂。而利用多媒体,将授课内容设计、制作成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彩色幻灯片来放映,配合部分视频展示,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化庞杂为简明,节省时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姜爱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论文_姜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