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交融和形式多样定能为学生烹饪出可口的音乐课堂大餐论文_徐霞

真情交融和形式多样定能为学生烹饪出可口的音乐课堂大餐论文_徐霞

第三中学 徐霞摘要: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本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达尔克罗滋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的。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示这一音乐教学体系被我们所熟知。

关键词:教师艺术魅力;兴趣;情感艺术;自信心

分析当今音乐教育现状,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使音乐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灵活性和知识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甚至教师只放录音就算音乐课了。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学生也没有了向师性的趋势,对老师失去了信心,不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吸引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1 发挥教师艺术魅力,师生情感交融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记得我在校合唱团训练时候第一次演唱歌曲时,学生们都很惊讶的说“乖乖,和原唱一样也。”说明我的演唱有一定的水准,艺术魅力很强,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平时上课时,我都是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我会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中学生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最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我都是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初一年级教学时我就会多给孩子们一些赞美和鼓励。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可以给予高度评价,满怀激情的说一声“你真棒!”。我既要让学生们感觉我像妈妈,又要让学生们感觉我和他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2 改变以唱为主的课堂教学,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本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达尔克罗滋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的。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充分展现自己。歌曲《蓝天白云》充满着春天的气息,学生们特别喜欢春天,在歌曲的感染下会很想在春天去郊游没,感受春的浪漫。在教学中,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会闻歌起舞。在按歌词内容做各种动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由表达春游时愉快高兴的心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时,让学生当导演,把歌曲编成音乐剧,学生各抒已见,有的编出了割草、播种、赶羊的动作,有的搭起手由低到高表演谷堆越来越高,有的表演家乡各种动物的叫声。学生千姿百态和充满真情的动作,既是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他们创造音乐场景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诚然,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辩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3 拓展音乐教育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然而,对于现如今中学生,似乎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离他们更近些。例如,在欣赏歌舞音乐时,我先唱起了《大中国》,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和了进来,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将其中秧歌的音乐介绍给了学生,让学生明白流行音乐的创作也会以民族音乐作为素材。在欣赏民歌时,我将腾格尔、彝人制造、阿里郎组合等一些少数民族歌手的音乐引进课堂,同他们的民族——蒙古、彝族、朝鲜族的民歌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民歌的特点。讲到民族乐器时,我举例《真的好想你》,利用其中二胡的音乐来介绍二胡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在引导学生欣赏《大海啊,故乡》时,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我放了一首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很多同学都会唱,但都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我深情地把这首歌的歌词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同学们听,重点描述了亲情的伟大。再听这首歌曲时,教室里静极了。一种浓浓的温情在教室里悄然荡漾着,歌曲把师生彼此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完成教材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学生们喜欢听的。我也尝试让同学们分别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看谁能把同学和老师的眼泪唱出来,学会用真情去演唱,结果我和很多同学流出了眼泪,说明同学们对歌曲把握的很准确,力度控制的很到位,所以和大家的心灵产生共鸣,才会有人流眼泪哦。

4 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使得音乐课丰富多彩。

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比如在教唱京剧《唱脸谱》时,课前了解脸谱的相关知识,在学会歌曲以后大家试着自己画脸谱,也可以自己带着脸谱演唱歌曲,自己学着京剧的韵味去朗诵歌词,感受那种气氛;把学生分成唱组、练组、做组、打组、脸谱组等,然后选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和学生们一起作出评价;又比如我们在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创简单舞蹈动作,教师适当指导,师生边唱边跳,感受少数民族人们喜悦的心情,了解我国更多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以学习跳竹竿等有特色的舞蹈…也还可以利用乐器进课堂的要求,我在教学生吹奏竖笛时候,引导学生们进行音高和节奏的创作,例如教师在吹551,学生可以把节奏变化一下,变成55」55」1-‖。吹6和7时候也可以变化,56」67」57」6-‖…等等,总之这样学生们会很感兴趣的跟在老师后面练习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要认真解读新音乐课程标准,采取各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便会“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为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从而使他们真心地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论文作者:徐霞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真情交融和形式多样定能为学生烹饪出可口的音乐课堂大餐论文_徐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