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古韵新声——浅谈古诗词教学审美教学论文_张灼辉

步步为营,古韵新声——浅谈古诗词教学审美教学论文_张灼辉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北中学 511600

摘 要:古诗词审美教学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立足于古诗词自身的审美特性,激发和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遣词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使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审美教育 引 读 品 联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蕴涵着无限的自然人生与艺术道德之美,它们既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块瑰宝,又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学的活水之源。所以,古诗词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通过多年对古诗词的教学,我认为可从引、读、品、联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只要这几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定会让古诗词奏响新的乐章。

一、引

引,就是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古诗词审美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审美活动,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在诗词的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妙用导入语言。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可以设计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在夏天的夜晚在院中乘凉或出外散步的经历呢?在那星辰满天的仲夏之夜,有明月与清风相伴,树上的知了与田里的青蛙竞相奏乐,静谧的乡村弥漫着阵阵稻花的清香,那香味在人们的鼻尖浮动,似有若无,不绝如缕,这也许就是我们曾经历过的某个美丽的夏夜,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夏夜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致呢?”这样的导语为学生描述了一幅美丽的仲夏夜之图,学生的情绪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了。

2.善用老师语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认为,老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学习古诗词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用自己的语言能力,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去朗读古诗词、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巧用教辅手段。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前,可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组优美清新的山水画,同时播放一曲抒情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山中秋景的的幽静和空灵之美。这样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直接而鲜明的形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绪,营造出相应的课堂气氛。

二、读

读就是朗读。学习古诗文,朗读是关键。只有反复朗读,烂熟于心,才能前后联系,浑然一体,真正领悟文本,对文本才有发言权。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中,我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对文本的赏析结合起来,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1.要善于朗读指导。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古诗词的这一特点,精心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读背诵,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在指导学生朗诵时,教师要注意两点,首先在学生朗诵前要介绍一些有关吟诵的基本常识,如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声音拖长、什么地方重读以及语速、语调等等。其次,在朗诵前要指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做初步的了解,诗的节奏与诗人的内在情绪是和谐一致的。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的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的节奏。学生只有在初步把握诗歌内容及其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以抑扬顿挫的声调读出古典诗词在表情达意时的咏叹意味,也才能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要营造朗读情境。如在教学《江城子》时,我把朗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师生共同研讨《江城子》内容,第二步再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朗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就避免出现为了诵读而诵读,学生明白怎样诵读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不仅要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更要进一步思考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境。再运用古筝曲《天地孤影任我行》,学生就能很好地体现作者那种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了。

3.要变换朗读方式。单一呆板的活动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指导诵读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读、比赛朗读等。比方说长篇叙事诗,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

三、品

品就是品味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大都具有概括凝练、含蓄生动的特点,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揣摩作品的语言,认真体会古典诗词的遣词之美。

1.品诗歌语言的画面美。诗人的情感大多熔入到所写的形象中。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在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直”字点出沙漠无风。两句诗让人感受到戈壁黄昏静谧死寂的气氛。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圆”,是因为夕阳光弱,可以直视,“圆”给人印象深刻。再者,大漠之上一览无余,残照如轮,更为突出。两句诗写尽沙漠向晚苍凉静穆的壮美,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超然世外的心态,虽然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这是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品出来的画面。

2.品诗歌语言的动态美。中国古代诗人特别强调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例如: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对这两字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玩味诗人遣词炼字的艺术。

3.品诗歌语言的色彩美。诗歌的语言不仅要表现出形象和动态美,还要表现出物象的色彩。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翠”“白”“青”写出了所拥有的景物,也寄托着诗人浓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

四、联

联即联想。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古诗词教学中能够运用联想法进行学习,将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展开联想,开拓美的境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指导学生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一系列典型的意象,幻化成学生脑海中的活动画面,让学生跟游子一起融入那苍凉、萧瑟的画面中去看、去听、去想,那么学生的审美就会被调到起来。

2.运用联想,拓展学生思维。如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时中的“酒”展开联想,可以发散思维到与“酒”有关的语句;王翰的《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总之,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好好地把握好“引、读、品、联”四个步骤,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古诗词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充分领悟并从中接受美的熏陶,那么,古老的诗词将会焕发新的青春。

论文作者:张灼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步步为营,古韵新声——浅谈古诗词教学审美教学论文_张灼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