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论文_廖训平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论文_廖训平

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

美育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是一次美的熏陶。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的真情感染学生,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受美的熏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实施美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从视觉中感觉到音乐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相关挂图,音乐家的画像,有关节奏训练、乐理知识和乐器演奏挂图、资料等,将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唱好每一首歌曲或演奏好每一首乐曲,教师可先用讲故事的形式提示学生,提高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歌曲是诗、词的高级表现形式,是语音的尽头,能直接抒发、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为了从听觉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不能平淡、单调、枯燥,要力求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声调的柔和、和弦的协调等等。这样可以使音乐教学如同清凉甘甜的椰子水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要善于让学生用适当的词曲、各种类型的曲调生动描述,着意烘托出歌曲的诗情画意,使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指导学生欣赏古典乐曲《十面埋伏》,要引导学生犹如看到古代将士手拿兵器、身穿盔甲、骑着战马驰骋疆场激战的场面,从而感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能感受到民族乐器琵琶丰富的表现艺术。健康的音乐会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满怀信心地朝着美好的理想奋进。在学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才是我们音乐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美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一首好的歌曲,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使他们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

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然后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如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倾听那悠扬清丽的琴声,使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牧童们的乐趣。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使学生激起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是配乐朗诵激情。配乐朗诵激情法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中,朗诵能力好的一部分学生朗诵“星星眨着小眼睛,我在夏夜数星星……”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内涵。

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音乐的时间性、动态性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发展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大量的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发展其音乐才能,还可在感受旋律节奏美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感染。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音乐的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节奏训练势在必行,

一是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训练节奏。在教学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老师再在脚踏风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播放多媒体背景音乐,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节奏训练,同时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妙。二是让诗词歌赋为节奏训练导航。?诗词歌赋有着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三是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总之,音乐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翱游。

论文作者:廖训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论文_廖训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