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一节公开课的反思论文_卢杰

探究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一节公开课的反思论文_卢杰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中学 266708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讲完《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这节公开课,我对陶老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节课从最初的教学设计到最后的课堂安排,无不体现了“老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的探究式教学思路。

问题导入:凝聚学生注意力。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这节课相对于其他内容,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常规教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这节计算课的导入新颖别致、亲切自然,确实让我费了不少脑筋。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导入:实验室探究氧气的性质需要3瓶氧气,学生在制取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小组制取过程中收集了2瓶就没有气体生成了,另一小组收集了4瓶仍然冒泡,究竟取用多少过氧化氢合适呢?我将问题一抛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围绕这个问题,我抛砖引玉,分析原因,讲明原理,使学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洞天大开的感觉,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扉。

问题亮化: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并理清计算思路。但学生很难建立微观与宏观、相对质量与实际质量之间的联系。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先采用从微观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再通过设置问题组及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理清计算思路,最后规范解题步骤的教学流程,取得了“在传统中实现突破,在平淡中闪现亮点”的效果。精妙的板书设计,也在破解这一难点过程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前准备期间,我就从计算依据、思路分析、规范步骤、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精心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板书样式。课堂上,我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规范的板书设计,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直观印象,又加深了学生记忆的知识容量。

师生换位:学生唱主角的尝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习惯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刚开始运用探究式教学很不适应,老师几句话就能讲明白的问题,学生探究半天也不一定有结果。探究式教学究竟有什么好处?通过这节课我有深刻体会,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考过程,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探究式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1)避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2)探究过程老师深入介入,逐渐淡出;(3)采用任务驱动,教师指导明确简单。

放手给学生,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随时关注学生动态,怎么放,何时收,如何点拨引导,这都需要技巧。“板块式问题组”教学是平度市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板块化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知识设计成问题组有意让学生在层层递进思考中,逐步生成完整的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意识,还能克服幻灯片上一闪而过“雁过无痕”,避免一些无效提问。本节课在探究含杂质题型的计算时,我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组:1.1000t是CaCO3的质量吗?2.它能直接作为已知量带到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吗? 3.如果不是,怎样计算可以求出CaCO3的质量?

有了问题引导,学生任务明确,有的放矢,避免了一放就乱。在问题回顾这个环节,我采用温馨提示: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只是溶质参加反应。我的深入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再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课堂上我尽量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反思本节公开课,受到的启迪主要有三点:

一、课前反思是讲好课的基础。要想讲好一节公开课,课前必须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调整,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深入剖析,充分挖掘、补充和开发教学资源,力求使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课堂上和导学案的设计中清晰明了地给学生提示,效果很好,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法指导。

二、用活教法是讲好课的关键。克服化学教学枯燥无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变讲课为聊课,通过与学生互动,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说起来,动起来、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既能产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增强学生记忆,确保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来源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中我运用“生本愉悦课堂”教学理念,力图使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也都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少了,给学生余留出自主支配的时间就多了,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交流讨论。但要对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避免课堂出现混乱;避免出现“一言堂”。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等能力能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精品意识是讲好课的诀窍。这节课之所以讲得比较成功,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得益于理化组各位同仁的鼎力帮助,得益于自己的反复锤炼。从备课到磨课再到最后讲课,一个个环节准备下来,教学思路越来越缜密,教学设计越来越完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授课技巧越来越娴熟,驾驭课堂越来越提高。

当然,教无定法,我们要遵循一定的模式,但又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在教学技能和观念上都有很大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尽心锤炼化学教学基本功,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

论文作者:卢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探究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一节公开课的反思论文_卢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