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感化美术课堂的“后进生”论文_陈欢

浅谈如何感化美术课堂的“后进生”论文_陈欢

陕西省商洛市小学 726000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作为一个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位家长满意,让我们无愧于心是我们的职责。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学习中,一些习惯不好、学习意识差的“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越是习惯不良,问题多多的孩子,在教育时越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说服,促使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感化 美术课堂 后进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作为一个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位家长满意,是我们的职责。在我们的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习惯不好、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时“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说服,促使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尊重关爱,唤醒成长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谁不想得到爱?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该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弦。我利用课余时间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慢慢了解他们,得知他们的一些想法和爱好,和他们聊天,偶尔投其所好,这样孩子和我拉近了距离,增强了师生情感。在生活中,他们经常因为习惯差,很容易和同学们相处不融洽,我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给予心灵的安抚。在课堂上,我经常关注这些学生,时常走到他们身边看看他们,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们,他们感觉老师还是挺喜欢自己的,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能主动认真听讲,愿意交流。让我们用关爱之心促使他们逐步成长!

二、小事入手,关注发展

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容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巧妙的教育方法,从小事着手,从意外开始,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花团锦簇》一课时,我为了激励孩子们,说谁表现得好,将会把老师亲手做的花送给谁,有一个平时表现很不好的孩子意外得到了我的这朵花,从此以后,生活中的他乐意与我交流,课堂上的他,能认真听讲,进步很多,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小晨,平时比较好动,课堂话多,习惯差,有一次手工课,他竟然带了学具,但他左手小臂骨折,作业时,我及时去帮他,并在全班表扬了他,他马上有了自信,课堂表现大有进步。作业时,我也会分层次布置,给他们降低难度,偶尔帮帮忙,帮他们完成一两次作业,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原来作业也不是很难,有信心完成下一次作业,甚至有点期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方法,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我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自主作业时,难免会有个别学生“耐不住寂寞”,做小动作,闲聊几句,我提议,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老师、班长、组长,如果谁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影响到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提醒阻止他。小组之间评比,看哪一组最安静,作业完成得最好,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强。 同学们一听每个人都可以当小老师、班长,都很高兴,都想尽力表现自己,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就有所收敛,也想当小老师、班长,也生怕被同学点到没面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由此刻开始慢慢生根发芽。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也关系到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学会自尊自爱,珍惜集体的荣誉,抑制自己不良行为,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善于发现,及时表扬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也许他们的优点是少而微、隐藏的,我们教师就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善于捕捉他们进步的苗头,及时用表扬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于这些“后进”的孩子来说,表扬显得更加珍贵。在学校,老师的表扬可能很少,在家里,批评可能更多于表扬,所以,老师肯定的一个眼神、鼓励的一句话都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盖杰和伯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所以,多表扬,少批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及时表扬。

教育的真谛是爱,这些“后进生”更需要我们要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让我们乘赏识之风,捧关爱之情,燃信心之火,播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健康、快乐,逐步成长为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彭兴顺 教育就是唤醒[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杨凤洁 唤醒学生心中的春天[J].新课程(小学),2008,08。

[3]李敏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J}.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

[4]彭建军 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J].中小学教育,2015,12,226。

论文作者:陈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感化美术课堂的“后进生”论文_陈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