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论文_赵广胜

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论文_赵广胜

山东省莱西市第七中学 26660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带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一、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代入感,盲目地带入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不适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入到法律中,如消费时买到了假的商品、寄快递时发生了破损、丢失等情况,如何申请赔付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接触到的问题,带领学生掌握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能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这样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与学生产生互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道德法律学习的实践意义等。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书籍、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学习等。

二、创设多种类型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服务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情境设计外,还应到有一些教学组织相关的情景。合作情境,是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些事情,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合作能力以及在其交流中实现的学生之间的礼貌、尊重等品德,本身就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观点等,推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创建竞争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小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创造学习情境,设计参与教学等;或者是针对某一情况,让学生进行劝导帮助等,竞争的模式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的课堂组织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并且增强了课堂组织效果。

三、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通过一些小游戏、小情境等与学生形成互动。例如,在组织《青春期的烦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条写出自己的烦恼,然后在搜集整理后选出或随机抽选出一些“烦恼”,与学生共同讨论应当如何解决。通常情况下,学生写出的这些烦恼都是能激发学生之间共鸣的,然而经过大家的讨论,能够给出许多解决的方法,最终由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能够简化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步骤,推动教学发展。也能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扮演“知心姐姐”引导学生摆脱青春期的烦恼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只是平等交流情境的一种情况,还有很多时候,平等交流的氛围体现在教学中,而不是特定的一种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为精细化的设计课堂,注意细节及氛围的处理。

四、在课堂实现角色扮演

将生活情境带入课堂,除了典型的情景教学创造情境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模拟场景的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去体味、去尝试。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尚小,参与意识、表现意识还较为强烈,采用这样的场景模拟,能够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一幕幕短剧,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感悟体验,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处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选择素材的情况,教师可以尽量选择近来报刊电视上播放的热门话题,让学生讨论,这符合政治学科的特色所在,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给学生讨论热点的机会,能够体现他们的参与性及建设性等。

五、关注生活热点

课程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热点焦点事件,会瞬间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师产生认同感,迫不及待地听取教师的见解,如果有与教师或其他学生意见不同之处,学生会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选取最近学生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尽量让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热点事件与之匹配。学生也会觉得关注热点的教师能够跟上潮流,愿意和教师成为朋友,也更愿意投入学习。此外,食品安全问题、马航MH370坠机、韩国客轮沉没、长征精神永存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教师如能把这些事件合理运用到《生命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又有生活气息,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和道德觉悟。

六、回归社会生活

关注社会问题,应该让学生走向广阔社会,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实践为载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让学生在学雷锋月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弱势群体,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

七、紧贴学生的生活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之,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制,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论文作者:赵广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论文_赵广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