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论文_吕国娟

浅谈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论文_吕国娟

吕国娟 身份证号码:220519196401152765

摘 要:林永柏教授曾经说过:“教师的科研能力差,教学工作好也好不到哪去;教师的科研能力强,教学工作差也差不到哪去。”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水平与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水平的关系。本文简述了中小学教师科研与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对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科研 课堂教育教学 培养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与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了新问题、新现象,就要思考如何去解决,即教科研研究的课题;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最终寻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教科研的过程、结果和意义。时间久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探究精神、探究习惯和探究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都会轻松解决,教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教师的科研成果还会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

做科研,会使教师的眼睛变得更敏锐,思维更敏捷,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或视而不见的问题;心思更缜密,能够对教育问题和现象有深入的、独特的思考,并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创新之法。

1.强化科研意识。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强化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杂,既要教学,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之所以大家都那么忙碌、忙乱,恰恰是因为我们缺乏科研意识、不做科研导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科研有利于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花费点时间还是非常值得的。

2.善于观察和思考。做科研首先要有课题,也就是问题。没有科研意识,就很难发现问题,或者看到了问题也不会做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没发现问题一样。摆着架子做科研是做不出什么科研的。做科研,首先要学会留心。

3.要有创新精神。做科研,还要加强学习,并树立创新意识。有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思考了,也想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很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创新精神,我们给出的方法多是囿于传统的观念。

三、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1.立足课堂教学。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体验,教研只是纸上谈兵。落实常规教学的学生观、时效观和评价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是确保优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必经之路,更是教学科研的源泉。

2.重视课后反思。就教研而言,课后反思尤其重要。要及时回顾和总结每课的心得体会,并写出教学后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只有这样,教师的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反思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学中的失误,包括过程和结果,这是反思的首要内容。(2)成功的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如何适时变换教学法,如何自然、恰当地导入新课,如何充分准备教具,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选用了什么典型例句、创设了什么情景和意境,发现并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等。(3)回忆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4)回忆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以及临场变通或调控的闪光点。课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课后反思既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身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虚心听课,诚心评课。虚心听课、诚心评课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之余听课评课是学习交流的好机会。经常去听同年级或跨年级新、老教师的课感受不同,受益匪浅。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价值更大。只有广泛汲取众家精华才能快速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展示课和公开课呈现的是共性化、典型化的学习资讯,靠互动交流达到预期目的。而同事之间的随堂听课获取的是更为切合实际、真实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技能技巧,靠自己去感悟——分析、思考、评价、判断。一般说来,公开课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和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通常是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开放课堂,它为听课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一起听课,学习、交流、研讨某一课题或教学模式并从中找出可供教学实践参考和借鉴的有效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有发现的快乐,又有创造的快乐。

四、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教科研任务。教科研是为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又为教科研提供了研究的课题和实践检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李瑛 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

[2]张家祥 等《教育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3]高长峰 提高培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科技资讯,2013。

论文作者:吕国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浅谈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论文_吕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