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的美——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孟芳

感受诗歌的美——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孟芳

◆ 孟芳 江苏省沛县安国镇朱王庄小学 221614

摘 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诗歌的国度,世人称之为“诗国”。 诗歌是我国文学创作中最为久远的一种文体,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集音乐、语言为一体的最凝炼的艺术表达形式。 它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内容丰富多彩,节奏鲜明、语言优美,是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诗歌方面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融入到诗歌中,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 教学方法

古典诗歌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是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作品,诗歌教学,也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 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还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批判、拼搏奋进的精神,而如今,他的作用更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把握好诗歌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更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为了让学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经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因为《毛诗序》中说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之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呢?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这种诵读法,跟让他们正襟危坐、面目严肃地“念经”比起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用“美”的画面,帮助学生想象

教学古诗,还应该图文结合,驰骋想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古诗本身就是书画结合的艺术品。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短短两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瑰丽的图景。教学时,我经常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想象诗的画面。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增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三、通过讲故事,激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诗的理解

有些古诗虽然只有短小的几句,却包含着一个优美的故事。 通过老师给学生复述,创设一个故事情节,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中就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李白一生豪放,喜欢游山玩水,结交朋友。 有一次,到桃花潭这个地方游玩,结识了一个叫汪伦的人,两人义结金兰。 当李白乘舟将离去的时候,汪伦唱着歌,并以脚和着拍子为李白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感叹道,“桃花潭水纵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啊!”由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诗的进一步的理解。

四、多样整合,将诗歌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 除了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美,陶冶情操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还需要细水长流,对诗词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如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安排学生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 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如学习了《村居》后,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春之韵”古诗竞赛;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的快乐之旅……一系列的整合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五、鼓励小学生简单写作诗歌

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炼,但意境丰富多彩。诗歌创作大多是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创作。虽然诗歌比较简练,创作起来有一些困难,但是对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鼓励小学生创作诗歌,不是拘泥于形式上的诗歌创作,而是在于诗歌意境的体验。《草》这首诗歌早已是家喻户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根据这首诗,教师可以让学生换另一种事物进行模仿,或者可以让小学生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事物或者一些美妙的声音等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中国诗歌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快餐文化的风靡、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认真把握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提升诗歌教学质量,以实现诗教结合、以诗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覃发青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科技资讯,2011,[2]。

[2]贾红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原则分析[J].语数外学习,2013,[3]。

[3]魏小玲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中外教育研究,2011,[3]。

论文作者:孟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感受诗歌的美——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孟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