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体育生态课堂论文_杨蒙蒙

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体育生态课堂论文_杨蒙蒙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生态课堂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在课堂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流动过程。生态课堂是点亮生命的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它追求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安全、自然、真实、灵动、开放、鲜活、和谐。生态课堂的建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堂的诉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中学体育生态课堂建构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

体育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学观点、思想、态度和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思考教学现象,让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在动态平衡之中寻求新的突破和持续发展。与传统体育课堂的最大不同在于,生态课堂的起点不是知识,最终的目标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的成长,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

一、体育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生态课堂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既有生物的又有非生物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它们的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形成了教学氛围。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且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开放性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生态系统是开放的。体育课堂作为一种微观生态系统,也是开放的。体育课堂生态系统不仅要与外界生态系统通过信息流和知识流的输入与输出发生联系,而且其系统内部各组成因子之间也在发生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引领学生获取体育知识,认识体育对身心健康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同学之间进行知识、情感及智慧的交流与碰撞。

2.共生性

共生性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互利共生是指双方的共生关系有利于彼此的存在和发展。在体育生态课堂中,构成课堂生态系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教师的教学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两者互为依托、密不可分,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

3.动态平衡性

生态学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体育课堂就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场,具有生态的一般属性,也有一种“平衡―不平衡―平衡”动态生态发展过程。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相对稳定,师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对话与交流,彼此了解、相互适应,共同创造了生态课堂所特有的课堂规范和学习氛围。同时,师生的交流互动又如同川流不息的小河,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认知结构也伴随着这种变化不断被打破和重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平衡地发展。

4.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按照生态学观点,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比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更为稳定。体育课堂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表现在学生的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

二、营造课堂生态环境是建构中学体育生态课堂的前提

1.营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主动地建构关键在于主体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衡量他人所提供的各种知识并赋予其意义。因此,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获取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经验主动建构。体育学习过程是学生互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应该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性学习,营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

2.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是课堂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能给学生生理和心理带来一份安全感、愉悦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没有拘谨感、压抑感,能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敢于申辩,容易发现问题,获得灵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取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构建体育生态课堂的关键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前提条件

教育平等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教育平等,它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和地域等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我们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应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进展和方法适合个人特点。

2.转化体育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点

体育后进生在人格上与其他学生应当是平等的,应该得到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任何放弃少数体育后进生的想法与做法,都是“教育歧视”的表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对于体育后进生,体育教师没有权力嫌弃他们、冷漠他们、歧视他们,只有更加热爱、关心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才有可能亲近他们、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后进生实现的自我超越。从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来看,他们对体育学习大多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体育的料。体育教师应帮助他们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他们一点一滴地学,一点一滴地进步。三是加强课外辅导。要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仅靠课上的时间是不够的,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他们的课外辅导,或请体育尖子辅导,还可适当地给他们布置双休日与节假日的家庭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胡祖吉.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教育探索,2008(4):12-113.

[2]郑确辉.论对我国主流教学观的完善[J].教育探索,2007 (1):10-11.

[3]刘海仁,等.体育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5):53-55.

[4]杨志宏,等.教师观念错位的现实表现与成因[J].当代教育论坛,2013(1):27-30.

论文作者:杨蒙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体育生态课堂论文_杨蒙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