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习题评讲论文_李钧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习题评讲论文_李钧

(四川省色达县城小 四川 甘孜 626600)

【摘 要】 习题评讲在提升学生素质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作者感触颇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学生素质提高和课堂优化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数学 评讲体制 评讲多样、灵活和实效 素质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3-039-0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改倡导,学习有效性并非单存的依靠模仿和记忆获得,亲身实践,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才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其中对于测试习题的评讲是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方式很少被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一般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习题的评讲,至关重要。一种有效的评讲方式对于增强学生数学素养和推动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一、数学教师应深刻研究习题,逐步形成完善的评讲体制。

1 在追本溯源中进行详细记载。我们很多数学教师在批改完学生习题以后,时常会发现,我们只是简单的将分数记录下来以后便将作业发给学生,有的教师通过黑板报的形式让学生自我修改。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水平能获得显著提高吗?此外,一些教师依旧主宰者课堂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的讲解,不管学生学校效果如何,此时,教师耗费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在课下也是一知半解。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将做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对于那些错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细细反思,如何教学,又怎么能巩固旧知识和触及新知识呢,此外,我们数学教师在进行批改作业之后,需要细致的讲解。比如:习题的难易程度、设计到哪些数学概念或者定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他们思维水平等等,综合这些问题之后,主动研究和积极实践,发现问题根源,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内在潜能或者在一些解题理念或者方式上的新颖性。在进行整体把握以后,我们数学教师就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评讲方案,评讲也应体现顺序性和知识性。

2 评讲应构建趣味和互动的课堂氛围。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缺乏学习兴趣的消极被动的学生只能扼杀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进行获取知识和增长技能的基础。缺乏兴趣的学习是没有驱动力的,假如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那么在他们内心深处一定伴随着畏惧和无奈,进而导致他们对某一学科丧失学习兴趣,假如他们对某一学科产生旺盛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进而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投身入学习中,另外,当学生们面对作者发放时,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的,而这些复杂情绪势必会影响课堂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给与充分关注,积极构建一个愉悦、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彰显个性和发挥智慧。此外,我们在批改学生习题时,对于那些新思维和新方式应给与充分表扬,或者组织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

二、数学教师评讲体系应多样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数学教师应贴近学生客观实际,在进行评讲中应切合时宜的运用不同方式,促使评讲多样性以便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增强解题技能。

1 群体评讲。群体评讲识字数学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运用一种方式进行评讲,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主体。为了进一步将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我们数学教师在评讲中应关注引导性和激励性,尽可能避免一些消极情绪,积极抓住学生一些优势,引导他们充分参与和陈述己见。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另外,我们数学教师还可以组织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公开表述,促使他们亲身体会成功感,由此一来,学生特长得到发挥,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校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

2 一对一评讲。教师通过自身实践发现:一些基础性习题或者相似性习题中,中下层的学生最容易打错,除了和他们智力水平有关以外,也和教师评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作者特将一对一评讲引入课堂,通过教师课堂讲解以后,课下由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组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他们协同能力。

三、评讲方式多样化。

结合数学习题的多样性,作者认为:我们数学教师应尝试从不同触角和不同方式进行细致分析问题和帮助学生纠正解题坏习惯。结合问题不同层次性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分别解题,在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强创新能力。此外,我们数学教师在进行评讲时,应结合那些易错的习题,彰显重点,详细讲解。以便促使学生明白在解题中应运用那些数学知识、运用那些解题方式,进而实现触类旁通。

言而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习题评讲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增强习题评讲有效性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不断研究、积极实践和不断反思。进一步藏线学生自主性和时效性,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和推动数学改革作出自身贡献。

参考文献:

1葛铁雷;;数学试卷评讲课的误区及其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05期

2姜永刚;;数学试卷讲解课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3彭业贵;;怎样评讲试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论文作者:李钧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习题评讲论文_李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