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颜慧琴

株洲市中心医院 湖南株洲 4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聋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7例聋哑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聋哑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聋哑;围术期;护理

聋哑人由于听力和语言的缺陷,以及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术前的心理负担很大。因此围术期应针对聋哑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现总结我院2009年01月至2015年12月间共27例聋哑患者择期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27例聋哑患者,男12例,女15例,年龄3~67岁。文盲或半文盲8例,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9例;未接受过正规手语培训11例,接受过正规手语培训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37.5±15.8岁、男性5例,女性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38.1±16.2岁、男性7例、女性6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两组手术类型为施行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剥除手术4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伤清创缝合骨折内固定术、前列腺电切术、腹股沟斜疝高扎术、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两组手术类型、年龄、性别、麻醉方法无差异。

1.2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

1.2.1术前访视

有效的信息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语言是信息的一个首要来源,语言性沟通-交谈是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聋哑患者由于语言交流障碍,术前护理访视更加重要,需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使患者了解手术室的基本情况以及术前的各项医疗操作,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确保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 有效沟通我们提倡术前访视由手术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同时完成。术前访视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沟通能力,部分患者为文盲或半文盲,无法用纸笔交流,且未接受过正规手语培训,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主要依靠其家属,因此术前必需与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并交待注意事项,并约定进入手术室后与患者的交流方法;对于能利用纸笔进行有效交流或者接受过正规手语培训的患者,交流相对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术前访视减轻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进一下了解患者的生理及情感需要,从而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2]。

1.2.3 手语培训我院每年都请我市聋哑学校的老师进行短期手语培训,参加人员为各科室的护理骨干,学习聋哑人的日常手语。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具有了简单的手语交流能力,为聋哑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我们还在聋哑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编排了手语的舞蹈并多次在医院的护士节晚会表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目前我院各科均有1-2名护士能利用手语与聋哑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

1.2.4 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聋哑患者其心情非常复杂,离开家人的照顾和面临陌生的环境,因自身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因此,术中应该针对聋哑患者的心理压力、交流障碍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 [3]。

1.2.4.1 安全核对

对于聋哑患者,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身份核对,确保手术患者接受诊疗过程的正确性、准确性。首先,卫生员去病房转运患者时,要求巡回护士陪同去病房,与病房床位护士和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等信息,并且要求巡回护士、管床护士及家属三方签字。其次,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医生要与运送以及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病区、床位号、手术房间、手术台次、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最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参与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

1.2.4.2 麻醉护理

麻醉开始前,应和麻醉医生一起向患者详细交待麻醉时的基本要求,说明需要患者如何配合以及麻醉操作可能带来的不适。麻醉操作时巡回护士一般站在患者一侧,握住患者的手并通过患者的手部动作了解有无不适,及时向麻醉医生反映以避免发生并发症。静脉穿刺部位我们常规选择前臂部位较粗静脉,一来穿刺成功率极高;二来可以避开关节处术后患者双手能自由活动,能方便的利用手语或书写进行交流。采用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术中应确保患者一侧的手能自由活动,以简单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1.2.5 术后护理

全麻苏醒期较易发生燥动,对于全麻的聋哑患者,应及时加以约束,防止发生坠床等事件。运送期间,一方面要确保约束带牢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输液通路,防止患者自行拨除。无论是转运至病房还是全麻复苏室,巡回护士都要亲自跟随,并向病房护士或复苏室医生护士详细交班,包括患者的聋哑特性、文化程度、交流能力和交流方式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

1.3.1 满意度 评分项目为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情况、术中关怀、麻醉护理等,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 计量资料t 检验,计数资料χ2,采取SPSS18.0 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 两组围手术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全国目前聋哑人超过2000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1]。聋哑患者与正常人群在语言表达、沟通方面存在障碍,护理人员很难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生理需求。这就需要护士加强围术期护理,从入院开始,细化每一个护理步骤,确保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时刻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避免因意外导致的并发症。同样本文发现研究组接受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本文认为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聋哑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Burley MB,Greene P.Core drivers of quality:a remote health example from Australia[J]. Nurse Educ Today,2012,7(3):611-623.

[2]潘晓琴. 聋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沟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5(8):50-51.

[3]徐华丽,张宇平,吴西枝,等. 有效沟通在聋哑患者胸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 2012,24(5):592.

[4]黄丽红,何细飞.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J]. 护理学杂志,2013,25(4):17-19.

论文作者:颜慧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聋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颜慧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