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拇指甲下血管球瘤1例论文_孙金磊,董乐乐

左拇指甲下血管球瘤1例论文_孙金磊,董乐乐

孙金磊 董乐乐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 内蒙古包头 014060)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47-01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73岁,主因左手拇指远节疼痛2年余,加重1月入院。患者约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拇指远节疼痛,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甲沟炎、末梢神经炎,手指感染等,给予抗生素、消炎及止痛等对症治疗,病情无改善。近1月来疼痛明显,并自觉影响日常生活,来我院治疗。否认左拇指有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查体:左手拇指无红肿,指甲有局限性隆起、变形,甲下隐约可见一0.5cm×0.5cm浅紫色组织,触之有剧痛。X线检查示:患指末节指骨上有骨压迹,骨压迹边缘骨密度增高。B超检查示:局部低回声区,包膜完整,与周围分界清晰,瘤体内血流丰富。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距肿物边缘0.2cm完整切除肿物并用尖刀搔刮骨压迹、电刀烧灼。术后病理诊断:血管球瘤。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2 讨论

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小型血管瘤,很少发生恶变,血管球是正常组织结构,直径约1mm,位于真皮网状层下,好发于手指、足趾、甲床下,亦可见于肢端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全身其他各处如肌肉、阴茎、躯干及内脏器官如胃、鼻腔、气管等也可发生。多为单发,多发者罕见。中青年人多发,女性略多于男性[1]。临床上血管球瘤多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中年女性多见,多发生于肢端,发生于手部的约占75%,而甲下是最好发的部位。血管球瘤有间歇性疼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及疼痛有冷敏感性的三联征[2]。术前X线,B超,MRI检查皆可考虑。

鉴别诊断:甲下血管球瘤应与骨疣、纤维瘤、黑色毒瘤等相鉴别,甲下以外部位应与神经纤维瘤和血管瘤相鉴别,鉴别要点为血管球瘤具有固定点疼痛及冷敏感性,病理检查可见大小一致的血管球细胞围绕血管壁排列。多发性血管球瘤需与蓝橡皮奶头痣综合征(BRBNS)相鉴别。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常为先天性,而本病常起病于儿童期;BRBNS常累及胃肠道,而本病很少累及胃肠道;组织病理学上本病可见特征性的血管球细胞,而BRBNS没有血管球细胞。

手术切除是口前治疗血管球瘤的惟一有效方法。但由于肿瘤体积较小,手术比较困难,若术中不注意常因切除不彻底而导致疗效欠佳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需注意的问题:(1)手指血管球瘤需要与末梢神经炎、痛风、骨性关节炎、雷诺症等疾病进行鉴别,根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鉴别并不困难。但在临床上本病发病率较低,因此误诊较多。(2)明确诊断后尽早行手术治疗,许多学者认为手术切除可以获得100%的治愈[3],术前要准确定位,术中小心剥离彻底切除瘤体,不论有无骨质破坏及瘤窝周围均以电刀烧灼,既可防止肿瘤组织残留引起复发。术中应用10倍显微镜操作,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甲床。而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在于瘤体的完整切除。

参考文献

[1] Geertruyden J,Lorea P,Goldschmidt D,et al. Glomus tumors of the hand: Aretro spective study of 51 cases[J].J HandSurg(Br),1996,21(2):257-260.

[2] 李瑞国,毛瑞君.甲下血管球瘤1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 ,11(21):1164-1165.

[3] 苏彦农,张友乐,田光磊,等.39例手指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1):36.

论文作者:孙金磊,董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左拇指甲下血管球瘤1例论文_孙金磊,董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