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察点为引擎,驱动课堂环节最优化论文_宋海峰

以观察点为引擎,驱动课堂环节最优化论文_宋海峰

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264500

通过近两年 “环节对比评”活动的开展,我校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运作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意识到了操作面比较广,提升点比较小,散而杂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课堂很难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势必影响学校质量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本学年,学校把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节进行细化,确定每个教学环节中的观察点,以小观察点为切入点,通过集体教研、对比评课,自主提升,实践论证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升课堂实效。

一、教研活动,观察点优化的平台

1.确定观察点。通过教研活动,汇总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初步确定某个环节的某些问题,然后进行整合,初步确定本学科的课堂观察点,为教研活动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指明方向。

2.研讨观察点。观察点确定后,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经验,确定本观察点的初步思路;然后利用集体教研活动进行研讨,初步形成本学科组的意见。

3.论证观察点。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最后都要回归到集体教研中来,进行论证、总结,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实现观察点的最优化。也就是说,集体教研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搭建的一个平台,以观察点为主线,观察点优化的过程就是课堂效率提升的过程。

二、对比评课,观察点优化的抓手

在“环节对比评”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我们悦纳了教研中心领导的意见,结合干部培训及教育局关于开展微课活动的意见,确定了观察点对比评,通过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小点切入,面上提高。

1.开展磨课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开展了以“强化课堂观察点的剖析,完善课堂观察点”为目的的磨课活动;趁热打铁,我们针对前段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以“课堂打磨,深度研讨”为主题的第二轮磨课活动。

第一轮磨课活动中,学科组成员全体参加,以剖析为主,第二轮磨课以骨干教师示范为主,通过两轮磨课活动,对比评观察点的授课思路。

2.开展精品课活动。我们开展了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精品课堂展示活动,每位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点的授课思路及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拟选一节最具个性化,最能凸显执教水平的课,进行学科组内展示。组内所有成员进行对比评课,通过教研活动,深入解析各教师精品课堂中观察点的操作情况,以此达到互学互促、共提高的效果。

3.开展最佳课堂展示活动。我们开展了以“我的最佳复习课”为主题的复习课展示活动。让每位教师把最优的课堂教学设计,最优的课堂导学案给展示出来,并对教师观察点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价,列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之中。

这四轮课堂打磨活动,是递进式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对比评课这一提升课堂效率的抓手,实现观察点操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三、自主提升,观察点优化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这个问题上,首先是学校的总体氛围,我们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以拉动,这是外因(前面已经阐明),教师必须自主反思,自我提升,这是内因。教师自主提升的过程关键是习惯的养成,所以本学年,我们加大过程督导力度,促教师自主培训的习惯养成。

1.教师读书。起初,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学习理论的情况,要求教师读教育专著,记理论笔记,教师一味地应付,结果发现效果很差。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读书习惯问题,所以我们不再强求要求教师读理念专著,与我们的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我们开展了教师读书系列活动:读书征文、教育叙事、荐书等活动,促推教师读书习惯的养成。

2.教师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听课教师和听课内容。要求教师在听课前要进行预备,特别是针对观察点要做好预设,然后跟听课教师的课堂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横向对比,主要比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学生为主体,确定本观察点的运作情况。

3.教师借鉴。我们教师与名师课堂接触太少,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我们鼓励教师网上听名师、名家的课堂,吸纳他们的优点;同时,我们购进了一批名家的课堂实录,发到校园网供教师学习借鉴。这样教师通过与名师的课堂的纵向对比,实现自主借鉴,发现自己的不足,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四、成果推广,观察点优化的实现

1.领导干部荐课活动。开展了以“挖掘典型,树立典型”为主题的领导干部荐课活动,目的是通过为期两周的荐课活动,把课堂效率高、有较大的借鉴性的课堂给挖掘出来,并进行全校通报,列入教师教核。

2.校级公开课活动。开展了“校级公开课活动”。执教校级公开课的教师都是通过干部荐课活动推荐出来,都是在课堂的某些方面处理得当,课堂高效的典范。为了确实掀起课堂比拼的氛围,我们把执教公开课的教师纳入学校重点培养对象,纳入年终评估,同时在各种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具有优先选择权,这样通过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一批真正的课堂骨干,打造一批名师,以此掀起全校性课堂大变革,这也是下阶段我们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3.组织学案展评。为了使我校各学科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再上一个台阶,真正地实现与课堂教学有机对接,我们开展了学案展评活动。通过展评,对比找差距,对比找出观察点的最佳授课模式,在对比中实现共促共赢,实现观察点的优化。

论文作者:宋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以观察点为引擎,驱动课堂环节最优化论文_宋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