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大学 》“止于至善 ”说及其相关问题

吴奇萍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大学》是圣人教化之学,更是君子修身之学。《大学》首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说是儒家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本着以经释经的原则,可以认为“至善”是儒家的一种追求,是生生之意,它既是一种静态的德,又是一个不息、动态的过程,它是人性中所本有的。根据《大学》首章而言,“明明德”即彰明或复原其固有之性(德)。“诚意”是修身的工夫,也是通达“至善”的方式,故大学之始功,莫先于诚意,诚意为修身之要。

关键词 :《大学》;至善;生生;知止;诚意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易传》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351“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2]99《大学》的基本思想是修己安人,可以认为,儒家的学问首先就是修身之学。《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5对“止于至善”句子的理解,要在整个章节和整个文本中进行。自古以来,诠释《大学》者都认为《大学》分为经与传,首句是全书的总纲,整个经文部分都是在诠释首句。所以,根据《大学》来诠释《大学》,“止于至善”既包含了儒家的学问追求,也有修身工夫之理在其中。《大学》重本末,强调本始先务。修身的首要之处就是要“知止”,知终才有始,这里的“知”不仅是认识论上的“知”,更是体验之知、体证之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5。《大学》是君子修身之学,故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主身者心,心之动为意,意不诚则心无由正,身亦不修。故曾子以“诚意”为明明德之要,即修身之要,亦即诚身之要。

一、释“至善”

《大学》首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5《大学》中的“至善”是儒家终身追求的一个目标,儒家教人立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不移。善,《说文解字》解释为:“善,吉也。”《玉篇》曰:“善,大也。”《广韵》曰:“善,良也佳也。”综上所述,“善”是美、好的意思。论儒家“善”的观念不能不论及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以心善论性善,心善是性善的根据,四端之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3]447,此四心为人心所固有,因而人心是善的,在孟子看来,心与性是统一的,因而,心善便性善。

Y市是中国第4个大规模的生产地区,魔芋的生产总量在省内位居第一,占比59%。与此同时,Y市也是该省魔芋生产加工的总基地,其中魔芋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6,魔芋经济效益非常高。

1.从大自然本善论人性

中国传统学术一直都着重讨论天人关系,而在天人关系中,人性的问题是重中之重。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性善论为主流思想,儒家主流的人性观就是人性本善。

生态园内北坑塘水面面积约为9 416 m2,南坑塘水面面积约为8 396m2,两处坑塘深度约2.5~3 m,容积约为3万m3,可收集区域内一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43 mm)径流 1.9万 m3。设计坑塘边坡不做硬性坡面防护工程,使用草皮及水生植物绿化护坡,边坡比为1∶3,部分动水位冲刷区采用鹅卵石码放,稳固岸坡。坑塘及周边可绿化面积约7 348 m2,坑塘常水位以下岸边浅水区种植菖蒲、水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水体中种植荷花。坑塘周边设置花园广场,广场内设下凹式绿地、渗滤草沟等生态措施。

“天命之谓性”,人性由天命,天人合一,所以,天人同性,天人同德。《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1]362“天地之大德曰生。”[1]381“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351天性、天道、天德是生,那么,人性、人德亦是生。天性、天德是善的,人性、人德亦是善的。人性本善,人性的根本在于生生,所以,善的根本也在于生生。

针对传统训练方式的不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程伯文等人开发了林木联合采育机虚拟训练系统,用于林木采育机的仿真训练[2]。张晓曦等人开发了工程船克令吊交互仿真系统用于克令吊操作人员的实操训练,解决了传统训练方式周期长、成本高且安全风险大等问题[3]。史艳楠等人开发了矿井提升机虚拟实训装置,用于矿井提升机的操作训练[4]

“知止”就是知其所止,知明德亲民的至善之地。再进一步,也是日有所止,时有所止。人的一生,以至于每一天,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知止。儒家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知终为始”,知其所终,其始才是真正的始。所以,“知止”可以理解为知终。“知止”即体证到仁义礼智乃我固有之,实有诸己。如何知止,即如何体证到实有,在于格物。张祥龙先生说:“格其亲亲之物,致其自明之知。”[6]129物,事也。人身边最重要的事就是孝,孝从亲亲开始,儒家说:“立爱自亲始。”[4]215(《礼记·祭义》)儒家的爱讲求亲亲之杀,是说爱有差等,应该从身边最亲近的人爱起,身边最亲近之人就是父母。格亲亲之物,从情开始。有情则有好色,“爱则玉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4]1214有诸己之情,即真情,“乃若其情,可以为善”。[3]447格物,即以情应物,即情显性,因情通物。对于真善美,西方重“真”,儒家却把“善”放在第一位。所以儒家的教化就是从体证实有出发,在生活中彰显实有、成就自己,即成己。格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己而成己,另一方面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

善,是人类学术与思想的根本追求。而善与不善,莫不以生生为标准。生生,就是生命及其展开与实现。杀人为恶,乃是由于其伤害人的性命,使性命不能正常地展开与实现。

《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1]362生本身即是根本的善,是善根本的价值尺度:有利于生即善,有害于生即恶。善的标准在于生,人以生为常,以完成其生为善,否则即为不善。善,与人性、生命息息相关,是生命的发生、展开、实现与完成。恶,即一切损害生命的展开与实现之物。

说生为善之准,是就一切善言善行得以确立的根本前提而言的。比方说,当他人处于危险困难之中时,我们肯扶危济困即是善,否则即是不善。可为什么扶危济困是善,而落井下石非善呢?是因为扶危济困是有益于他人之生的,既然有益于他人之生是善,那便意味着他人之生是善的。

生生作为善的标准,“生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让自己的本性得到充分的彰显、实现,成就其为什么生,更在于在成己之生的同时也成人之生。“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害。”[3]55天、人、万物处于同一个有机生命体中。成己的同时成人,同生共举谓之善。

至善在于心,不在身外,是实有诸己的,“止于至善”即复其本性也。万物本性是善的,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止”既有立定“至善之地”不迁不移之意,也有时时、不息之功。天地万物之中,人之性则为最贵或至善者,乃因人禀受天地中和、精粹、灵秀之气而生。“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4]608人本有善性,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3]443汉代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

3.至善是一种德行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1]363,天地生生之德,即仁。对于“仁”,儒家论述说了很多,但都没有给它下个定义,这是儒家自身的特色,儒家注重的是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而不是教给人一些既定的概念。圣人教人以学,不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是引导人在日常生活中感通圣人,在自己真切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体验、认知,这才是学。学的最根本内容是学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在孝,即亲亲。因此说“立爱自亲始”[4]1215。另外,“仁”也有生生之意。如“果仁”,是种子,有生生之能,也有生生之意。

“止于至善”之“止”即有“知止”之意味,不仅强调“止”的动静合一的工夫与状态,也重视于何地何时而“止”,所以要“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3]5

4.至善是一种状态

3.1 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及肠麻痹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操作及麻醉等可造成肠壁内源性活动的神经抑制,从而导致手术后肠功能恢复延迟及麻痹的发生[2]。另外,由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应用、禁食和卧床等都对术后胃肠功能有所影响,进一步使胃肠功能受抑制,胃肠功能恢复延迟[3]。临床上对腹部手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方法主要是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服用促进肠蠕动类药物,肛门排气,灌肠及针灸等方法。胃肠肿瘤老年患者,手术创伤大,胃肠功能恢复慢,早期下床活动不便,易发生腹胀、肠粘连等并发症。

1.诚意是修身之要

自古以来对“止于至善”的经典诠释不离朱熹和王阳明,但在二子的诠释中,“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至善”在心,是“明德、亲民之极则”。这些都没有完全囊括“至善”的意义。“至善”不仅仅是一种静态性的终极目标,更是不息的、时时动态性的。它只能是在日用伦常中,在真切的现实生活和鲜活的生命历程中通过感通与体验获得,体验到了,就是“至”了。所以,“止于至善”,一方面是指要立定于至善之地不迁不移,另一方面指的是一种不息的工夫。

二、释“知止”

德者,内有品德、外有功能之意,“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3]49。得性之本然之能即德。明明德即彰明(明而又明)己身已有之德,此德源出于天,成之于身,性主静,彰显出来即德,即性之能、性之德。

1.道德之“知”

何谓明明德之至?何谓亲民之至?只有止于至善之地,才有“明”之至、“亲”之至。在儒家看来,没有绝对的认识、理性之明,必须是在情境中,在行动中,在思维和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才有“明”、有“知”,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这里所说的“知”既是认识之“知”,更是道德之“知”。道德之“知”,指的是人伦关系之“知”,是在人伦关系中的一种体验、体证,而不是外在知识的一种把握。儒家重视当下体验、体证之知,即重“时”。“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但道并不是通过“知”而得,而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得到的。“成性存存,道义之门。”[1]364这里要“知”的并不是外在于人身的东西,而是本于人性的,本身就有的,实有诸己。“知”之内容是人本性所固有的,“知”的方式也是内求非外求,“知”本于性,通过“情”来传达。性发为情,性主静,情主动,即情显性。心生情,所以才有“心情”一词。“心之官则思”[3]456,这里的“思”不仅是指思想上、精神上,更指通过体验或体证而思,是本于性的思。简言之,这里的“知”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情感之知,是自身体验、体证之知,即梁漱溟所说的“情知”,体验到“明德”为人本身所固有,实有诸己,本于斯,通过工夫把它充分实现出来。

2.“知止”之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贯穿理解为:倘若明德有一丝不明,亲民有一毫不亲,则不为至善,则不当止;只有明明德与亲民,做到极处,没有一毫的差离,方为至善,此谓君子的至善之地,当止而不移。“止”的意思透露着强烈的行动与体验感,这也说明儒家所谓的大学之道,不仅仅是一个知识、观念问题,道是动态的、运行不已的,不是客观外在之物,它一定是需要行动来践行和体验的。善有“生生”之意,“止”就是复其初,初是至善。“生生”本身有运行不息之意,既然运行不已,则日行日有至善,时行时有至善,事事有其至善。因而“止”既有“立”静的一面,也有“行”动的一面。

儒家明确反对视任何现成的、教条的、规则的东西以及超越人类本身生活经验的东西为人生之追求和意义之本身,强调完全从生活中、体验中生发,不对象化,孔子提出“四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1448“止”是“不息”这样一种永恒运动的静态表达。“不息”的意义在于强调“时”,即“时中”。荀子说:“学也者,固学止之也。”[5]481这里的“学”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是人伦道德之学,是本源之学。道家解释“止”为“适可而止”,这里的“止”主要是人伦关系、道德上的“止”。“止”是兼乎内外而言的,内心依止于仁义礼智信,外在行为上合于道。

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资料表明,在蒙家一带存在As,Sb,Pb,Zn,Cu,Ag地球化学异常;与香夼矿区的矿致异常(Au,Ag,Cu,Pb,Zn,As,Sb,Bi)具有类似元素化探异常特征。

2.生生为善之标准

三、诚意之工夫

“至善”是一种至德,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孜孜不倦地追求之物,它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的目标,更是一个时时、不息的工夫。儒家注重在鲜活的生命中通过自己的体验、体证获得圣人之道,对“至善”的追求只能付之于生活、实践之中。而在生活、实践中,人的本性通过情发之于外,最开始之地,就是人的念头(意)。故,诚意为修身之要,是“至善”之始。

从现实层面上讲,“止于至善”蕴含着自尽其性也尽人之性、物我和谐的生活状态。《大学》第一章中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3]8之语,向来被认为是用来诠释“止于至善”的,这里涉及“位”和“时”的概念。这里的“君臣”“父子”等,指在其位就谋好其事,做好其位的本分,也就成就了相对应的他人,当然人是多种角色的复合体,不管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只要做好其本分就好。儒家还重“时”,时时都不违背本性,即时中,尤其是独处时。这里的“仁”“敬”“孝”“慈”“信”,不是指一般的道德原则,而是指向真切笃实的生活实践。它不仅是指外显的行为,而且包括内在的思想情感。简而言之,“止于至善”是知行一致、身心如一、情理相融的。

想要究明人的本性,必然涉及人与万物、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讨论人性不能不以世界观、宇宙观(天人关系)为前提。中国传统思想秉持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庄子曾说天地与他并生,万物与他为一。《易传》则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1]406这些都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阐释。简单地从命与性的关系来说明性善论,《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3]25性由天所赋予,天赋予人的东西,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性。动植物亦有天赋的本性。作为人,应当在现实的生命历程中充分发挥、实现自己人之为人的根本,从而不断地尽性成德,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作为动物、植物,也要在生命过程中充分地彰显自己的本性。那么,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3]6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解释道:“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2]135王阳明所说的“一物”和“一事”指的就是修身。曾子言大学之道,归本于修身,修身从格物开始。从格物中体验、体证到实有之德,再把实有之德实现出来。修身以成己,成己以成人,修身就是教化。刘咸炘在《一事论》中说:“莫非人也,莫不学也。”[7]《甲辑·一事论》14学即是学做人,即修身。王阳明曰:“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又曰:“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恶而心可正矣。”[2]136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也。明德与亲民是体与用的关系。盖《大学》之理,尽于“明明德”。德在于身,而心为身之主,心之动为意(念头),意不诚则心不正,心不正则身不修。故曾子以“诚意”为修身之要,而“明德”“至善”等义无不在于此诚焉。修身即诚身矣。那么,“诚意”究竟为何意呢?

老板娘听了我的话后,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她说:“真是作孽哟,许春花也真是个命苦的女人。就在前阵子,她把娃娃放在摇篮里打了个盹,娃娃就被人偷偷掉包抱走了,那遭天煞的贼在摇篮里面给她放了一个洋娃娃。许春花发现娃娃不见后,哭得死去活来,当时好多人都跟着一起抹眼泪。后来许春花就变得更加神神叨叨的了,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抱着那个洋娃娃在树下逗着、哄着。”

2. 诚意即毋自欺也

《说文解字》释“诚”为“信”。“诚”“信”互训,意思是言行一致,心口如一,真实无妄等。《尔雅》《广雅》皆训“诚”为“信”。朱熹则解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3]45“诚,实也。”[3]6天道本诚,天道无私。诚,如其所是;诚,一也,不贰为一。李景林说:“诚者,是其所是。”[8]126所是,即人之为人的根本,本性中所固有的,物也是如此。诚,即是对自己实有(固有)是其所是,不自欺。诚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工夫;既是一个最高点,又是每时每刻每个念头都应该做到。“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3]48从教化的意义上讲,是指人自己要诚,自愿诚,不是外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天道自己运行,人行中庸之道,也是自己本身就有的道引着自己往前走。诚是每时每刻都该做到的,尤其在独处时,更要对自己诚,因而《大学》《中庸》都重“慎独”的工夫。“诚”就是做真正的自我,做好自己。

意,念头,朱熹解释为:“意者,心之所发。”[3]6实指心之发动处。人每个念头、时时能诚,这心就满满地诚了,此心即正心,但心时常被外物所惑和牵制,这就需要正心。人在幼童时,念之发动处,实好其善,实恶其恶。然长大以后,为外物、外欲所牵制,不能诚其意。为此,道家提出“反”,回到最初的状态、自然。《易经·复卦》曰:“不远复,无祗悔。”[1]128儒家认为:“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11(《礼记·大学》)欺,一为欺骗之意,二为欺凌之意,也就是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诚其意者,就是不自欺,不自欺有两层涵义:一是对待善恶真心而力行,必如此而后为诚;二是回到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做回真正的自己。刘沅在《大学恒解》中说:“毋自欺,不欺其善恶之明。”一念之动,几微之处,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君子于一念之发、己知独知处更要慎。慎、独都有自修的意思。《大学》言:“修身在正其心者。”[3]12心为身之主宰,介于性、情之间,性通过心发于情,心通于性、情,起到桥梁、节制的作用。心动,则人身上的血气流通,情即通过血气来传达,所以重情必重心。人发的每个念头都诚,心就正了。心不正,是因为心无定,容易被外物所牵引。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情之所偏滞,都是心不正的表现。而心无定,是因为德不明,不知其所止,诚不致。只有知止,心才能静、定,才不动心,而后诚,每个念头都诚了,心才正了。此谓修身之要在正其心,正其心要先诚其意。诚意,即明明德之要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3]11意诚则形于身有此,诚于中形于外。

莱芜山水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杨桂钊委员就对此非常关注:“请问下一步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精准脱贫呢?”

其实,《大学》所谓“至善”,总而言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从本原上说,“至善”是生生之道,万物承继此生生之道而不息,即是善;二,从实践上说,“至善”是人身心共举、物我和谐的生命和生活状态。此生生之道、此种状态,必须是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体证圣人之道,而后自我兴发获得的。由此,“止于至善”作为儒家的根本追求,它蕴含着儒家的修身工夫说,是以知止、诚意为修身的开端与关键。同时,这种工夫说体现了儒家的学问是体验、体证之学,重视人的生命实践,极其鲜活、灵动。

这些职责要求,为我们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责即角色定位指明了方向,成为思政课教师“三师”型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

1.2.3.2 实验内容 共进行为期13周的体育舞蹈课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学的组合动作为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技术等级教材中华尔兹、探戈、伦巴、恰恰铜牌和银牌动作[16](表3)。

参考文献:

[1]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二[M].北京:线装书局,2014.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

[4]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 [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张祥龙.先秦儒家哲学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刘咸炘.推十书[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96.

[8]李景林.教化视域中的儒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On the “Supreme Goodness ”in the Great Learning

WU Qiping

(Institute of Confucian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00,China)

Abstract :THE GREAT LEARNING is not only the study of being humanized by saints,but also the study of the self-cultivation of Junzi. Thebeginning of THE GREAT LEARNING says,“the way of THE GREAT LEARNING is in pursuit of illustrious virtue,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and the goal of Supreme goodness." " Supreme goodness " is a kind of pursuit of Confucianism,and it is also a problem that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en discussing.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supreme goodness" is considered to be a pursuit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velopment. It is not only a static virtue,but also an endless and dynamic process. It is inherent in human nature.According to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GREAT LEARNING,"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 means to express or restore its inherent character (virtue). "Sincerity" is the effort to cultivate one’s morality,and also the way to attain "supreme goodness". Therefore,THE GREAT LEARNING work should begin with sincerity and sincerity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one’s morality.

Key words :THE GREAT LEARNING ;supreme goodness ;life ;knowledge of stop ;sincerity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8-11-10

作者简介 :吴奇萍(1992-),女,安徽安庆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家哲学与中国教育思想。

文章编号 :1004-1877(2019)01-0007-05

(责任编辑 颜 健)

标签:;  ;  ;  ;  ;  ;  

《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