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大学》蕴涵的核心价值观论文

    论《大学》蕴涵的核心价值观论文

    论《大学》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张翠爱(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有益于今人...
  • 汉字之旅,从声音开始-“仑”字串教学实录论文

    汉字之旅,从声音开始-“仑”字串教学实录论文

    汉字之旅,从声音开始——“仑”字串教学实录执教:黄毅一、谈话导入,探讨“根源”师:同学们,还记得《大学》中的这句话吗?(出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来,一起...
  • 《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吴奇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大学》是圣人教化之学,更是君子修身之学。《大学》首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 试论《大学》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文

    试论《大学》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文

    试论《大学》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孙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350007)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 环球政治哲学中“独有的宝贝”-《大学》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环球政治哲学中“独有的宝贝”-《大学》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阅读传统·书香社会】编者按:曾子文章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而且是世界人类的,其跨时空的流传具有探索中外文章比较阅读的史学意义。本刊2017年第2期刊登的首篇《世界阅...
  • 儒家敬畏理论及其道德、政治价值析论论文

    儒家敬畏理论及其道德、政治价值析论论文

    儒家敬畏理论及其道德、政治价值析论张桂超儒家经典《大学》的“释知本”章描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种“无讼”的状态,是以一种据于道德、合乎礼义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达致和...
  • 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大学》中的幸福观及其逻辑进路论文

    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大学》中的幸福观及其逻辑进路论文

    【文化哲学】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大学》中的幸福观及其逻辑进路冯超摘要《大学》中的幸福观浓缩着儒家德性幸福思想的精华,是指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拓展功业境界、安身立命的基本价值取向,...
  • 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论文

    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论文

    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聂威(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朱熹把《大学》的“格物近道”改进到“格物合道”,格物由“近道”理论转为“得道”方法;王阳明把格物...
  • 从《大学》诠释的几个基本问题论刘宗周《大学》诠释方法之基础论文

    从《大学》诠释的几个基本问题论刘宗周《大学》诠释方法之基础论文

    从《大学》诠释的几个基本问题论刘宗周《大学》诠释方法之基础王涵青(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摘要]对于刘宗周《大学》诠释的关注通常以诚意为主体。然而,《大学》...
  • 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论文

    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论文

    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王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徐复观研究“诚意”思想,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意”如何在行为中发生作用。基于此,他将...
  •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论文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论文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张慕良(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130012)[摘要]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
  • “修身”从“知耻”开始论文

    “修身”从“知耻”开始论文

    “修身”从“知耻”开始贵州省册亨县/吴海明中国文化在个人品行德行方面,历来讲“修身”。“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全自己的人格,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准备条件。逻辑上讲,如果“身...
  •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析论-兼论朱、王之别论文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析论-兼论朱、王之别论文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析论——兼论朱、王之别吴瑶摘要: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不同于朱子的格至事物之理,而是正其意念以归于正,因此,“穷理”在王阳明的理解中是指通过正自己的意念而...
  • 浅析《大学》中儒家思想的内涵论文

    浅析《大学》中儒家思想的内涵论文

    浅析《大学》中儒家思想的内涵张美宏(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南宋被列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