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赏孩子,浇灌爱心论文_沈萍萍

“心”赏孩子,浇灌爱心论文_沈萍萍

——《我们互助我们分享》教学课例研究

沈萍萍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322200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我们互助我们分享》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互助的含义,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互助、分享,通过活动、身边的事来体验感受互助带给人的快乐,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二、课例研究的过程

1.描述一:第一次教学实录:(1)故事导入:①故事一《天堂和地狱》:课件出现文字,老师讲故事。②品尝葡萄干。(2)故事二《瞎子和瘸子》。(3)说说身边的帮助:①班级里的帮助。②学校里的帮助。(4)公益广告(文明在身边)。(5)传递文明,互帮互助。(6)结束:《互相帮助》儿歌。

2.听课老师课后分析与交流:品德课应该以活动、体验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体验中感悟。品尝水果这一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在活动中互助分享,有效且有趣,建议保留。最后一个《互相帮助》儿歌建议换成有启发意义的公益广告。“身边的帮助”这一部分,建议再延伸范围,从班级里的帮助、学校里的帮助,延伸到陌生人之间的帮助、社会上的帮助,活动就从学生身边的事展开,课堂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师教学评语能有效地协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既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同时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3.描述二:改进后的教学实录:(1)活动一:品尝水果。①谈话。②品尝规则:课件出示规则——只能用右手将水果送到嘴里,不能用嘴直接去吃;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③个别学生尝试品尝。④采访。小结:谢谢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智慧,让两位小朋友成功品尝到水果。⑤全体学生按品尝规则品尝水果。(2)活动二:蒙眼送水。①谈话,活动规则。课件活动规则:蒙上眼睛,按规定路线把一杯水送到老师手里,不能把水洒出来。②学生送水。小结: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即使是短短的一段路,对于盲人而言也是有困难的,拥有明亮眼睛的我们如果遇到盲人一定记得主动上前帮他一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身边的帮助:①班级中的帮助:师:105班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老师打心底里喜欢你们。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班,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班级中,你受到过同学的哪些帮助?你帮助过同学什么事?②学校里的帮助:师:我们大溪中小是一个比105班更大的大家庭,我们同样关心帮助着彼此。你还记得吗?(课件:于灵萍捐款的图片,背景音乐。)③浦江县2.16三联大搜救。(课件播放视频)。小结:三个孩子走丢了,亲人、朋友、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帮着找,心中有爱。大爱无疆,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板书:爱。)(4)公益广告《文明就在身边》: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师:你看到了什么?(5)课堂小结:爱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起点,也是我们每一个善良的言行,让我们共同传递爱的真心,延续爱的希望。

4.专家点评:(1)邵彩仙(金华市品德教研员):这一课是在一年级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整个单元就是一个序列,我们可以把教材进行梳理,形成各个点,穿成一串珠子,这样目标就很明确了。课堂中沈老师还需要更充分地去相信学生,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说,不要担心孩子不会说或者说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在一起,心灵是有感应的,“心”赏是真正地从内心发出的奖赏、喜悦、鼓励。课堂教学中真正被欣赏的孩子,他一定会是上进的孩子,他会自己去努力做努力学。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感知世界的能力,让他去感受,让他去经历,让他去体验,让他去感悟,最后他自己才能自主建构内在的一些品质。在蒙眼送水游戏中,来帮助同学的那个小朋友有点胆小,他既不扶蒙眼的同学,也不说话,一个同学指出后沈老师如果及时进行引导:帮助也是讲究方法的。然后再让两个孩子进行一次送水体验,相信这样的体验会终身难忘。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样的课堂才能更有趣,更有说服力。(2)姚荣金(浦江县研训中心副主任、品德教研员):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课程进行开发整合,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蒙眼送水”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盲人的生活,通过体验,明白帮助他人为他人解决困难,自己也能收获快乐。沈老师课后要继续关注学生互助品质的形成及发展,课堂是40分钟,课外才是一辈子。(3)黄双丽(金华市品德教坛新秀、浦江县实验小学副校长):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以活动、体验为主,教材上就那么几句话、几幅图,沈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创设情境,增加了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老师要有效地利用资源、演绎精彩。首先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生活即课堂”,沈老师运用了学校去年为患白血病的于灵萍同学捐款、“2.16大搜救”这两个真实的事例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就有那么一群有爱心、帮助别人的人,帮助别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其次,老师要巧用其他学科的资源,比如媒体、音乐,给活动增加紧张气氛。

三、课例研究的思考

本课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什么呢?爱心?一定是的。一个会爱别人的人一定是个会生活的人,那么怎么去爱别人呢?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就是爱。因此,教学设计时我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学校延伸到了社会。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已学知识、到社会中实践,从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去爱别人,在锻炼中提高“爱”的能力。

论文作者:沈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心”赏孩子,浇灌爱心论文_沈萍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