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陈兰

怎样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陈兰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中学

思想政治课是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学生眼里的政治课是抽象,乏味的,稍不注意就会进入发呆,打瞌睡等状态。因此,一堂“活”的政治课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第一:精彩导入,激活兴趣。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他说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学开始的导入艺术。。

1,故事导入。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以饶有兴趣的故事来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虽然初中生不是小孩子了,但是,他们仍然有听故事的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把非常有趣的故事用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当前政治课给人的枯燥乏味的状态。有一次,在上课前我给学生讲《珍妮的故事》,最后我问:“同学生们,你们说珍妮是因为头上的蝴蝶结变漂亮了,还是因为充满自信而漂亮呢?”这样,通过故事的启发,使得本课的主题“走出自卑,树立自信”一下子就明了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2,音乐歌曲导入。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政治课同样也需要音乐。如果教师能够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吸引住学生,而且还可以消除他们的疲劳,让政治课堂充满活力。我在教学《感受青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有一种语言全世界人都能听懂,那就是音乐,音乐无处不在,它时刻充满你我的心灵。请听歌曲《我是女生》。”这时,美妙,欢快的旋律在教室时响起,学生静静地欣赏,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听完歌曲后,有位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

第二:运用语言技巧,引起无意注意,使课堂活跃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联结二者的则是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语言要风趣幽默。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曾说:“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我认为:一个有趣的歇后语,一个富有哲理的笑话等等都可以提高课堂语言的幽默性,起到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魅力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讲到“自尊自信”时,我用了歇后语作总结:我们做人要自尊自信,绝不能矮子放屁——低声下气;弯腰树——直不起来……这样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也让学生在笑声中明确了主题。还有一次,在上“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这一课时,我讲了个笑话导入新课:新生入学军训时接受校长的检阅,“同学们好。”“校长好。”“同学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同学们晒黑了。”新生们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沉默片刻后一男生大声回答:“校长更黑。”话音刚落,同学们笑得乐不可支,在愉快的气氛中我问大家那个男生是诚实的吗?学生们都说他是愚蠢的,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记忆。

2.语言表达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语言的速度快慢,语调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学节奏的基本因素,处理教学语言的表达,明显可以调节教学节奏,增强感染力。为做好这点,首先,教师要合理控制语言速度,该快时快,该慢时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随时变化。例如:开始上课时,学生注意力还不够集中,这时的语速要稍慢,当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时,语速就可以加快些等。其次,教师要合理变化语调,所谓语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影响到教学效果。比如:我讲到高兴的地方就自然露出微笑并且语调要高一些;讲到命令或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变得激动,声音要低后高;讲到悲伤的地方语调就变得低沉一些。再次,要合理运用停顿。停顿是教师讲课时的语言间歇,它也是传达情意的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这样的课就像一部电影,按照故事情节,情感高低起伏,能始终牵动着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重视提问,使课堂显得有活力。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力,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通过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诱导学生的思维,突破重点难点等。要想在提问学生中产生以上的效果,还得注意两点:

1,目的明确,语言简洁。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正确分配讲授新教材的提问时间。”所以,教师的提问要根据教学目的去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提问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明确,切忌随便问,使提问流于形式。“语言简洁”要求教师提出问题应简明扼要,语速要平缓,吐字要准。如果教师的语言重复、拉得过长,不仅影响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还会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

2,选准时机,把握分寸。

提问时机选得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政治课中提问时机的最佳设置点为:在重难点时提问;在新旧知识衔接和转化时提问;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提问;在学生思维产生偏差时提问,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提问。“把握分寸”要求教师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还没有听课时或是没有认真思考时回答不出来的,而又是大部分同学在经过努力后能回答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问题太容易,学生随口说出,也觉索然无味。这都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

让我们把课堂教“活”起来吧,因为这样一个充满想象的丰富多彩的活的课堂,能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能力,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简介:陈兰(1984.3.29——):女,32岁,汉族,广西贵港人,现为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中学政治教师

论文作者:陈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怎样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论文_陈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