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对“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_施良君

在物理教学中对“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_施良君

施良君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中学 644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并结合学科实际就物理课堂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082-02

我曾经痴傻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常青树,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觉得自己的知识经验足可以应付初中物理的教学。但现实让我迷茫了,我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很难教,有点力不从心了。我不停的反思自己,忽然害怕了,因为我在用几十年前的教育经验教着几十年后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没有新颖的教学特色,我觉得自己老化了。我教了十四年的书,但我上了近二十年的学。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这个人的一生。我们真正应该交给学生的只有一条,就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本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组合作学习正好解决了我的困惑。

众所周知、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遵循教学应以“教为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理念,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将来是否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交流能力。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其轻松的学习氛围赢得了师生的欢迎,从而登上了物理教学的神秘殿堂,并展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着采用这种方法去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转变学生“要我学”的观念,变成“我想学”的动力,这种做法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本学科有时滥用这一学习方式,从而影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现就这一学习模式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的一点浅陋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成就学生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现代教心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教育方式。它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组间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此学习方式弥补了讲授课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让课堂更活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它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知识的承载负荷,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小组成员的个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发言,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倾听、互相探讨来获取知识,让学生学会关注他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学习基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素质,强调合作互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生,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明显高于班级集体授课下的学生。

二、小组合作、我们忽视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失,要真正达到其有效性,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我们不经意间忽视了。

(一)忽视小组合作探究内容的合理设计

如果老师在上课前没有认真思考课堂应该探究的内容,以及哪些内容适合让小组合作探究,就冒然的拿给学生搞小组探究,会导致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太肤浅,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但为了迎合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也无必要的地方做个样子探讨,造成时间的浪费,会让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留于形式,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有时内容过于深奥,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极限,没有探究的价值,反而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忽视讨论时间的合理分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在此模式下完成教学,有其固定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般采用“独学→对学→群学→检测反馈”的流程。要完成每一个流程往往会对每一个环节事先预设了时间限制。比如:老师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2—3分钟,便进行交流。两三分钟能探讨出什么结果。可能小组内学生没发言完毕或没得出结果就被老师草草结束了,这样何谈有效。当然,如果小组讨论时间太多,造成时间的过剩,学生便开始了休闲,而其它应完成的学习内容时间又不够,这样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故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规划,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充分而不多余。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合理把握时间要求很高,对课堂每一环节时间的合理利用,是对我们物理老师个人智慧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忽视了小组讨论的明确分工,优生成小组代言人

当教师给出问题,要求小组探究、讨论交流时,经过训练后的学生一般就会围成一团,讨论交流的声音混成一片,气氛热烈。老师规定的时间一到,同学们立刻停止。在结果展示环节往往是每个小组的优生在展示。学困生往往不敢说或怕说错,他们变成了课堂的看客,游离与课堂之外,这样不能达到讨论的作用。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要为学困生创造出彩的机会。但由于组内成员的差异,合作探究时成绩好的、能说会道的学生占了主动,其余的则成了旁观者,得不到展示的机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属于忽视了小组讨论时组内分工不明确,优生成小组代言人造成的。在展示时应分配好谁发言,谁记录、谁负责纠错,给每一个成员平等的机会。做好小组内的分工,让学困生多展示,即使出错,应引导其他学生常怀一个宽容之心。只有这样,优生优了思考的空间,学困生有出彩的机会,才会有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很多问题源于生活,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困生照样可以表达出来,只是可能没那么严谨罢了。让物理课堂成为每一个小组成员共同的阵地,那才是优秀的课堂。

(四)、在小组合作中请别忽视学困生

生活源于物理、物理始于生活,也就是说物理知识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的实用性较强,是能通过人们的感官感受得到的,他与其它基础性学科的联系不大。也就是说,所有人是出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还是出现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使我们以其它学科的成绩来看待他们,忽视了他们。要提高该学科的班级整体竞争力,学困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困生的真实意愿,去合理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并鼓励他们学会倾听,给他们独立思维的时间,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坚信、自我展示的背后就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我想,如果孩子们在上物理课时眼神中有了想学的欲望,还担心物理学不好吗?

三、着眼于学生、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一)、考虑是否必要小组合作

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学生的探讨具有有效性,需要我们在上课前做大量的工作,要细致深入的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因素,要估测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这节课要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哪些不适合。不适合的教学内容用班级集体教学为何不可。我认为,不是所有的物理课堂非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适合就用,不适合就不用,教师能操作的来小组合作模式就用,否则就不用。不适合的内容或不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把次模式生搬硬套上去,何谈教学的“高效”。要根据学生和老师的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正所谓“教无定法”。 我在讲《电阻》一节时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分组通过对“比较小灯泡的亮度”的探究后,初步感受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我再顺势引入电阻的概念,并用生活中相关的例子进行类比,并加以强调“阻碍”作用,学生很快理解了电阻的作用。紧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刚才的实验稍作改动,小组合作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此探究过程学生可组内或组间合作完成。在电阻的阻碍作用的理解上我没有用小组合作探究,对“阻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已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通过讲解学生还易于理解。对需动手操作的,则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环节紧凑,基本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寻找时机、合理分配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是共同参与探究,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人无法独立解决或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它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即学生完成“独学”的过程。当“独学”遇到困难时需寻求他人帮助,就会产生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即学生完成“群学”的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时间的保证,合理分配好时间,更考验我们物理老师的智慧。其次,老师给出的物理探究问题的内容要有主次之分,有的内容需要学生用较长时间去探讨,有的内容则不需要太多时间。故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让学生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

(三)、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做好引导

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是小组合作最终的课堂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在别人展示时必须学会倾听,让别人展示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认真倾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从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要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序而又有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应作为课堂教学的“总导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科学点拨,让学生的探究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

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他可以把学生和老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优化这种学习模式,使它变得更适合我们的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快乐指数和教师的幸福感。

论文作者:施良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在物理教学中对“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_施良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