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万艳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万艳

刘万艳

(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外经贸希望小学校广安638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远主题。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就是在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具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在学习、思考、讨论问题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针对语文阅读与理解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认知行为,兴趣是认知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是教学内容新颖别致。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还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二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基础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最有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是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加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作用。语言形象准确,能使学生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是鼓励质疑与讨论,培养创新思维萌芽。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提问就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教学《木兰诗》时,我鼓励学生提问,一个学生的提问很独特:“诗中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木兰12年没洗脚吗?古代女子是裹脚的呀!”我表扬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花了很多时间,我终于在《陔余丛杂》中查到:躬足“条目”:躬足,始于南唐宫中,有一窈娘,喜欢打斜足,宫女学她,到了宋朝才流行民间。而木兰生于南北朝,距北宋有370多年的历史,显然不裹脚。学生听了这解答,提问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是重视猜想教学,引导学生创造。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会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猜想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中对人物性格分析以及用自己的话说说等,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素材,在学生自学课文或思考后,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猜想动机,鼓励、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猜想。引导学生在猜想中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课文不同层次的理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不依常规、标新立异,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寻求思维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机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面临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而语文课堂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壮大,是极其重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论文作者:刘万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万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