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论文_钱晓燕

新时期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论文_钱晓燕

钱晓燕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 215021

摘要:在新的时期,我国的疾控机构不再以疾病的防控作为唯一的工作重心,而是将“健康体检”“公共管理”作为新的工作中心。这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有关身心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必然导致医疗需求不再限于疾病的防治,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对健康的保持与促进。本文就新时期我国疾控机构在健康体检中的具体公共管理措施进行一定的探索,试析疾控机构应该怎样更完善地实现对健康的管理。

关键词:疾控机构;公共管理;健康体检;疾病防控;新时期;工作中心转移

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得以有更多的资本来满足自身对健康的需求。人们维护健康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改善自身生活水平,而是将疾病作为关注的中心,结合药物与手术两种方式为自身进行疾病的控制与治疗。纵观我国病人与医疗卫生费用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占绝大多数的健康人,仅使用了1/10左右的医疗费用,而人数占比较少的病人,却占用了七成以上的医疗费用。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面临着慢性病高发、健康保险风险大的新形势,对此,必须要加强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以此来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 新时期的特殊背景

1.1 国外已有成功经验

国民健康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为之努力的目标,欧美各国都在各级疾病防控中心中建立了关于健康的管理。在美国,健康管理模式已经成功建立起来。立足于卫生经济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健康的公共管理可以实现卫生医疗资料的高效合理配置,还能减少企业或个人在医疗费用上的花费,甚至还能获得与健康有关的经济收益。面对着国外的成功案例,我国在新时期也必须加强对疾病防控中心的管理。

1.2 疾控中心需要加强公共管理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一直在不断地加快,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至2013年为止,我国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超过2亿。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越多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国民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就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年死亡人数中有超过80%的死因为慢性病,在所有因病死亡的人中,也占到了70%左右。这样严峻的形势给疾控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疾控中心必须加强公共管理,以此来提高对慢性疾病的防控力度。

1.3 国民健康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党中央从“十七大”起就将国民健康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对国民健康的关注使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人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待到“十八大”,又在其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健康使人全面发展,必须在为人民健康全力服务上坚持这个方向不动摇。由此可见,国家不再以“疾病治疗”为卫生工作重点,更是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健康的保持”,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民健康都是政府的工作重点。

2 公共管理探索

本文旨在加强对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故选择疾控机构中的体检机构进行相关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针对疾控中心下属的体检机构要在组织领导上进行强化

体检中心一般是疾控中心下属的一个科室,是医疗机构中的一种,在对人群进行体检发现疾病隐患的传统模式上,正逐步发展至实现对体检人群的健康管理,故必须加强体检中心的组织领导,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体检流程化,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体检中心的工作目标,确保相关技术要求以及体检项目的实施进度符合现实需求。

2.2 针对体检队伍在素质上的参差不齐必须加强教育培训

体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体检结果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实现疾控目标,必须加强体检队伍的素质建设,即通过组织体检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内部调整实现人员合理分配、鼓励体检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体检人员的专业水平,以确保体检工作人员能够在日常的体检工作中做的更准确、更完善。

2.3 针对体检中心落后的布局和设备配置要加大在硬件上的投入

在我国,体检中心的布局与设备通常多年不会更新,这种落后的布局和设备使得体检结果难以与时俱进。故需要疾控中心加强对体检部门的硬件投入,通过改变其传统布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设备、研发更符合新时期需求的体检软件,来提高健康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2.4 针对体检中心传统无靶向的工作模式要进行创新

体检中心的传统工作模式很少对人群进行健康状态分类,健康受检者和亚健康受检者通常被混在一起,这大大降低了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故新的模式必须建立起来,必须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级干预,为其制定个体化的体检方案,然后给予符合其自身健康情况的保健方案,只有这样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才能使患者给予体检中心以更高的认可度。

3 具体措施

3.1 完善健康体检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制度执行结果的评估与监督

无论是省级还是县级,所有疾控机构都应该建立健全有关健康体检的相关制度,还要基于这样的制度建立起对执行效果的评估机制。这是为了在遇到执行不力的情况下,对存在漏洞的机制进行及时调整,以便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疾控机构的健康体检工作并不仅仅承担着医疗保健作用,也要承担着许多的责任,如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因此,健康体检工作的公共管理,必须要对其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务必保持健康体检工作的上下畅通与左右协调,以免在健康体检工作中遇到利益就盲目哄抢,遇到责任就全员躲避、互相推诿,可以说,对健康体检工作的监督,可以确保健康体检工作人员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积极面对健康体检中存在的责任,进而更好地履行疾控工作。

此外,对于公共卫生制度以及相关政策,要保持时时更新。国家针对医疗卫生及保健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其数量与种类都非常多,间接地影响到体检制度的执行效果。故疾控中心应该将制度更新纳入到其管理范围内,同时将自身的一些制度与政策法规挂钩,以提高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与监督力度,以此来实现疾病的控制和健康的管理,进而使健康体检得以发挥出在公共服务、公共卫生管理上的职能与主导性作用。

最后,疾控机构除了评估制度与监督制度,还要建立一些专项制度来确保体检的质量,如: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检测水平考核制度或者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等。

3.2 针对当前的网络管理机制推进其网络一体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使得大部分疾控中心都建立了网络管理体系,但是在网络信息的共享和运转上却普遍效率低下。为了在体检工作中实现操作的全面与规范,应该针对慢性病及其致病高危因素建立起检测系统,然后根据受检者的健康状态进行分级处理,以此来实现对体检结果的数据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对健康信息的共享进行强化,提高信息的网络运转效能,以此来实现健康体检工作的网络一体化管理,进而实现体检信息管理的便捷化。

结语:

疾控机构人员日常需要进行各种健康管理工作,健康体检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故疾控中心必须要为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大众健康的管理与监督。本文对此制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旨在促进公共卫生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高社会医疗的疾控能力。

参考文献:

[1]丁莉.新时期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05):565-566+570.

[2]郑红英,李海麟,许信红.疾控机构体检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05):625-626.

[3]徐勇,程云舫,王琪薇.疾控中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05):92-94.

[4]付立新,邓甘露,田炳秋.疾控机构健康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05):105-106.

[5]高彬.对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02):243-245.

论文作者:钱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新时期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公共管理探索论文_钱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