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王文娟

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王文娟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1-029-01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利用信息技术,综合课程内容,形成道德品质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堂则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制素养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中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养成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以此创造出不同的教学环境,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素养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实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当中,很多课程都会涉及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与法治并不是独立的,是融合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了我国的国情、政治、安全、民主等各个元素,这些元素都是能引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了解的重要方式。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对道德的是非判断,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要进行灵活的设定。教师在课堂进行之前一定要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备课。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对道德与法律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适合的情景下完成任务,达到合适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四、道德与法治并重,生活性与德育性有机统一

一般小学课程中不会单独对道德和法律条文进行详细的教学,而是将道德与法治融入现实的实例当中,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力量。在生活中道德的力量十分强大,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是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同时要让学生的生活与德育做到有机统一。同时一定要在道德与法治中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力量。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感知当前的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秘芳云. 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6

[2]张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学术交流》.2014.11.

论文作者:王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王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