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追问进行到底论文_王仁旭

将追问进行到底论文_王仁旭

王仁旭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汪宅小学 311700

[摘要] 有效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本文针对当前课堂追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与探寻,深刻认识有效追问的作用、意义及有效追问的实施策略,真正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探究欲望,有效激发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策略探寻 

一、对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审视

(一)案例回放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疏导、点拨的技巧,是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二次提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对课堂追问缺乏精准认识,课堂追问技术欠缺,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笔者曾在一次校级教研课中,听到以下两节课的片段:

镜头一:《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师出示例题“38+21”

师:请你们说说怎样进行口算?

生1:先算30+20=50,再算8+1=9,最后算50+9=59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先算8+1=9,再算30+20=50,50+9=59

师:还有吗?

生3:先算38+1=39,再算39+20=59

师:你真棒!还有吗?

【我的思考】上述案例中,教师除了追问“还有吗?”还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还有吗”?这样单一的追问,学生的思维漫无目的,浪费了时间。

镜头二:《等腰三角形》教学片段。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9厘米和5厘米,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师:题目中的9厘米和5厘米谁是腰,题目中告诉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9厘米为腰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5厘米为腰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那么,本题有几个结果呢?

生齐答:两个

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

生:23厘米或19厘米。

师:很好。如果本题中的数据改成9厘米和4厘米,结果怎样?………

【我的思考】该案例中,师生的问答交流在本质上没有问题,但这样的追问缺少对学生思维深度的激发,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追问的时机、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评价、问题与思维深度的结合等方面缺乏策略。

(二)现状归因

在课改深度推进的今天,虽说现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多见,诸如“满堂问”的变相灌输的教学方式还是司空见惯,这样的追问是低效的。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通过课堂观察、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了当前课堂追问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追问”意识----模糊淡薄。在课堂观察中,我发现大多教师没有关注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设计,或追问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充足时间,课堂追问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追问”对象----标杆独秀。教师没有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设计的追问内容出现偏难或偏易,这样的追问往往成为了优等生抢答的“专场秀”。

3.“追问”方式-----单一拘束。课堂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地进行着,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在“问”而有“答”处“戛然而止”。教师所求的是完整的“答案”,忽视了追问的意义。

4.“追问”时机----随意频繁。教师为了营造一个“热闹的”、对话氛围,追问的时机随意,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追问不止,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提升。

二、对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探寻

(一)选择适合的追问方式

1.正向追问。所谓正向追问就是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当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的首次回答往往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遇到此环节教师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直到学生能够理解,表达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2.反向追问。所谓反向追问就是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追问。教师在学生已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基础上,反问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如此,对学生思考过程的追问,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既可以对不同的思考途径和方法加以总结,还可以检索其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二)引导适度的追问走向教师

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对象

应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

引导适度学生的追问走向。

追问追问

学生学生

追问

1.教师引领,破解谜团

当课堂中有学生出现无法准确表达的情况时,这正是学生思维混沌、甚至混乱的具体表现。学生的“混沌”恰恰说明他们有想法,这时候老师必须助学生一臂之力:点出重点问题,要求学生再度回答,发挥教师引领的作用,破解学生学习的谜团。

[案例]《年、月、日的认识》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平/闰年平平平闰平平平闰

在探究平年和闰年时,教师出示上表。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填表。

师:通过表格统计,你认为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有何规律?

生:三个闰年,一个平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追问:3个平年,1个闰年,换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四年一次

师:对!所以我们可以用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以点带面,同步提升

追问的对象是灵活的,可以追问同一个学生,同一个小组,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转而询问其他的同学,其他的小组。询问其他的学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更多的互动,也是问题答案生成多样化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经常提出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从尽可能多的学生身上索得多种答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案例】《搭配中的学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2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搭配方案。交流反馈。

生1:我是用连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2:我是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3:我是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的,2×3=6种。

师追问:你们能听懂他的发言吗?

最后,教师马上追问:“你们听懂他的发言了吗?”短短的一句话,这个追问是产生在学生发生疑问的基础上。因此,追问起到了辅助性的疏导作用,达到了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把握适时的追问时机

有效的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什么时候的追问才是有效的呢?

1.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把握追问时机

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追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障碍,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的知识。

(1)知识的关键处---逐个击破

每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要在关键处设计追问,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第一轮游戏中,两个队的代表已分别抽出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黄河队准备抽千位上的数字,教师适时追问黄河队:希望自己抽几?

黄河队的同学齐答:抽9。

教师又问:长江队的同学,你们希望黄河队抽几?

长江队的学生有的说抽1,有的喊抽0。这时,长江队的一位同学抢着说:不能抽0,因为规则规定,哪一队抽到的四位数大,那队就赢。比的是四位数的大小,千位是0的话,就不是四位数了。所以应该希望他们抽1。

教师通过及时的追问,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弄清关键问题,学会新知识。

(2)教材的深奥处---顺利闯关

课堂教学是一系列由旧到新的知识迁移过程。新知识如果没有疑难也就不成为新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有一定的难度,新知识的疑难之处就是教材的深奥之处。这样的环节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应有计划地精心设计系列问题,帮助学生顺利闯关。

例如:学习小数除法12÷5时,除式上先商2,余下2,再添0,成20,教师追问:“这个20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清楚了这是20个十分之一,所以,4在十分位上。

2.从学生思维的角度来把握追问时机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唤起学生好胜心和创造力。追问在错误处,可点石成金;追问在矛盾处,可独上高楼。

(1)出现错误时追问----点石成金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并纠正失误,引领学生从错中探究,使错误资源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案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教学片段

出示练习题:“A、B两地相距27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另一辆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要求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1)270÷(65+70)(2)270÷65+270÷70

老师追问:“这两种解法哪个正确?”有学生认为都正确。于是就请他们把这两种解法的答案求出来,一会儿,很多学生发现得数不相同。

这时再追问:“得数怎么会不相同呢?找找原因?”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计算结果没有错误,而算式270÷65+270÷70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270÷(65+70)是不可以转化为270÷65+270÷70。

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的追问能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出错处追问,使之点石成金。

(2)产生矛盾时追问---豁然开朗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当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现实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他们思维认知的矛盾,进而产生解决矛盾的欲望与冲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案例】我在“年、月、日”教学导入时,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爷爷今年过第16个生日,孙子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爷爷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追问一: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

生:一年过一次生日。

追问二:现在爷爷过的生日居然比孙子少,说明了什么?

生: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追问三:生日跟什么有关系?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关系。

追问四:那么,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爷爷生日的那一天,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

师:是的。究竟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爷爷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学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针对学生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给予一定的思考的时空,学生豁然开朗。

四、对数学课堂有效追问探寻后的成效

有效的课堂追问使班级的数学成绩有长足的进步;有效的课堂追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明显提升;有效的课堂追问也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愈加浓厚,让数学课堂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2]庄志勇恰当的课堂追问,有效的课堂教学http:// www.xkzxxx.com/blog/

[3]徐艳关于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第7,8期。

论文作者:王仁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将追问进行到底论文_王仁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