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林桂东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林桂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高中,547500)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对老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效率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之一,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本人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效性;有效教学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当前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实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数学学科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影响实效性的几个因素

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会出现盲目教学,教学的方法不适合,教学任务目标不明确,因此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吃透,理解到位,对课程标准要清楚,知道自己要讲哪些内容,所讲这些内容是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否则就会出现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说了一堆,致使实效性差,还有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时,要使难点不难,抽象不难懂。例如,在讲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许多学生对推导公式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不理解,我在教学时就先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探究:求原点到直线x+y=2的距离,这样许多同学都能说出几种办法来解答,其中有一种就是利用等面积,还有一种是利用向量法,再一种是利用求两垂线交点的坐标,然后再给出一般情况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就教给了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改前教师教学大都是“一言堂”,而课改后虽有改进却也不能完全脱离旧观念,使课堂教学不能够适应新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就是讲授式,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无兴趣,对知识的产生发展不明白,一天天困惑着,成绩不够理想。相反一些老师更新了观念,调整了教学方法成绩就非常的理想,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提高高中数学实效性的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本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做实时的调整和转变,特别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理念,都要从新的教育发展规律出发,从传统教育理念转向现代教育理念。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变课堂教育管理为课堂教育服务,由整齐划一教学模式转向尊重个性充分发展教学模式,要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将教学结果考核转变为教学过程考核,充分尊重学生,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还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分析技巧、提高数学分析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学之间先相互点评,老师最后进行结,这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课本知识,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重基本原理及相关数学公式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有的老师甚至直接把原理和公式拿出来,给学生进行硬性灌输,然后通过题海战术、反复练习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不过是一个“搬运工”,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而不是知识的掌握着和运用者,题海战术让学生丧失掉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扼杀。因此,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增进师生的互动,比如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说课、讲课,教师还可多采取问题导向法,让学生进入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和探索热情,孕育创造精神。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师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研究者,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分享思考和创造的喜悦。

4、善用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的一种潜在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能促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知道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不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数学意识也比较差,经常出现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哪个公式,寻找并模仿已做过的题型,而面对稍微改动的题型就无从下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做充分的准备,做到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使其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每位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徐青.如何提升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J].学子月刊,2015(13):60.

[2]宫雅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J].现代阅读.2013,05(5):127-127.

[3]武燕飞.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效性[J].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1(13):408-408.

论文作者:林桂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林桂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