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论文_褚玉华

浅谈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论文_褚玉华

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科技科研所 154200

辣椒的生产中,从播种开始到果实收获,几乎都受到病虫的侵害。为了使辣椒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对瓮安县地区近年来辣椒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1.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畸形、条斑等症状。后期植株上部明显丛簇状,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造成落叶、落花,以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早熟品种一般比晚熟品种抗病或耐病。(2)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进行浸种催芽。(3)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短畦垄作,采用薄膜覆盖栽培,培育健壮植株、根系发达、抗病力增强,使其早定植、早结果,清除田间路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4)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可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洒。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菌毒清200倍液。幼苗期或定植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3~4次,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2.炭疽病

果实表面初生水浸状黄褐色病斑,扩大成长园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稠物质。干燥时,病斑常干缩,呈膜状。破裂;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200倍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炭疽镁300~400倍液。或65%代森锌4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400倍液。或50%多菌灵400倍液。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尽量应用烟剂和粉尘剂。

3.疫病。侵染时间较长,苗期、成株期都易侵染该病造成整株死亡,损失较大;苗期发病,茎基部暗绿色水渍状软腐,造成倒伏。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墨绿色,扩大后呈软腐,遇晴天病叶干枯皱缩。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条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由下而上迅速凋萎。潮湿时,病部均有白色霉层。茎杆出现水浸、褐色病斑,病叶呈水浸状腐烂,叶片和果实迅速凋萎、脱落。病原菌靠水传播,发病速度快,所以雨水多的季节,湿度大的田块易发生,是辣椒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防治方法:(1)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2)用25%甲霜灵1000倍液浸种2小时后,用无病新土育苗,以防种子带菌。(3)采用高畦种植,避免积水,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次数。(4)定植后用氧氯化铜800-1000倍液淋根部和喷洒植株。(5)发病后用扑霉特、露克星、可杀得、瑞毒霉喷洒,防治效果较好。

4.白绢病

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部。病株最初在靠近地面的茎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病部健部交界处明显,最下部的几片叶片开始变黄或萎蔫。其后,茎部病斑表面布满由白色菌丝体形成的绢丝状霉层,故称白绢病。并呈放射状向上发展,也迅速向下扩展侵入根部,引起腐烂,最后全株枯死;防治方法:(1)3年以上轮作;结合整地深耕,每亩撒石灰粉50~100Kg,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2)用五氯硝基苯与细土(1:100)拌匀后配成药土,撒施在植株地面茎基部及周围地面上,每亩用药土50-75公斤。(3)用5%的石灰水或50%的代森铵800~1000倍液浇根,防病效果较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茶黄螨

幼螨吸食未展开的叶、芽和花蕾等柔嫩部位的汁液。受害后叶片僵直增厚,叶背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反卷。受害严重的植株矮小,丛枝,落花落果,形成秃尖,果柄及果尖变黄褐色,失去光泽,果实生长停滞变硬;防治方法:加强田间调查,在辣椒初花期发现茶黄螨及时喷药防治,以后每隔10~14d喷1次,连续喷3次。喷药的重点是上部叶,尤其是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上。可用药剂有57%克螨特乳油8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 500倍液、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

6.猝倒病、立枯病

苗床病害,折根或干枯,低温、高温、弱光均易引起此病。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

7.疮痂病

该病又叫细菌性斑点病,俗称落叶瘟。幼苗叶片沿叶脉发病,呈畸形,病斑疮痴状。成株叶片发病,近似水渍状绿色斑点,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稍凸起、中央褐色、稍凹陷,表皮粗糙,受害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果实上发病,初为黑色小点,后成圆形、长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狭窄的淡绿色边缘,后稍隆起,呈疮痂状。防治方法:秧苗期可喷0.2%—0.2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定植后喷0.3%—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也可喷0.02%农用链霉素液,每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8.日灼病

8.1症状。生理性病害,果肉腐烂,向阳面褪色变硬,失水变薄,淡黄色或灰白色。

8.2防治措施。合理密植,防止落叶;午前10时,浇水降温或喷清水;用硫酸铜溶液1 000倍液喷雾。喷硼:40 ℃温水50 kg加四硼酸钠0.1 kg喷株;午后3时,喷0.1%氯化钙溶液或过磷酸钙浸出液,叶背、叶面要均匀周到。

8.3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害虫。以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吃光叶片。严重为害时期一般都是在7~10月;防治方法:以1~2龄幼虫分散前为最佳施药期。可用40%毒死蜱1 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或47%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 000液等喷雾防治。

9.棉铃虫

棉铃虫以幼虫蛀食幼果为主,也危害叶片、幼茎,被害椒果虫蛀后腐烂,脱落。成虫不直接危害作物,白天在枯叶或杂草丛中,夜间飞出,吸食花蜜,交配产卵,对萎蔫的杨树枝和紫外线有强烈的趋性,因此可诱杀成虫。1年发生4代,喜欢温暖、潮湿处。与棉花上不同的是产卵不光在幼嫩的正面,背面也有。防治策略是压低1代,控制2代,重防3代,扫残4代。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用NPV核角体病毒、BT乳剂、白僵菌、阿维菌素、赤眼蜂、青虫菌6号,在3龄以前用药。(2)敌敌畏灌玉米芯熏蒸。用50%敌敌畏450mL/hm2灌玉米芯。1200—1500,根/hm2,椒田架枝熏蒸,可保护天敌。(3)化学防治。灭杀毙2000倍液、辛硫磷2500倍液、敌杀死3000倍液喷防。(4)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3号3000倍夜喷防。

论文作者:褚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论文_褚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