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世道“穷诗”叙事的精神旨趣_陈师道论文

论陈世道“穷诗”叙事的精神旨趣_陈师道论文

试论陈师道述贫诗的精神旨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旨趣论文,试论论文,师道论文,精神论文,述贫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师道(1052—1011),字后山,北宋著名诗人。他文行高洁,却潦倒一生,《宋史》本传称其“家素贫,或经日不炊”。陈师道诗作的主要题材之一便是吟咏贫苦,其“述贫诗”熔铸了诗人不为外物所囿而张扬自我意志的主体精神,体现出刻意以完善道德人格来对抗贫困现实的旨趣,这与北宋崇尚刚健凛然士风的时代氛围及陈师道以人性修身为基础的文学观、诗学观密不可分。

一、陈师道的贫困生活

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绛州。到陈师道时,家境已衰落,《先夫人行状》云:“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①

作为一介传统儒士,陈师道获取谋生资本的主要途径是仕宦,自云:“仆家以仕为业,舍仕则技穷。”② 因此,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被苏轼、孙觉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时,陈师道欣喜异常,《谢徐州教授启》称:“惟兹五斗之禄,足为十口之生,追还妻孥,收合魂魄。扶老携幼,稍比於人;饱食暖衣,少缓其死。捧檄以喜。”③ 《代谢再授徐州教授启》又说:“公赐保全,怜其母子之穷,还以斗升之禄。原恩有自,揽涕无从,愿为执鞭。”④ 后山得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俸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宋代主要以科举取士。陈师道弱冠之年,正逢王安石经学盛行,他因不喜王氏新学而绝意科举,致使其仕途蹭蹬,一生只在徐州、颍州等地做过几年地方学官。与其他朝代相比,宋代官员的俸禄优厚不少,但两极分化严重,下层官吏俸禄十分微薄⑤。陈师道不过是一介小学官,又无积蓄,如果失官,就切断了经济来源。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因非科举出身,陈师道被罢官。直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徽宗继位,陈师道方复除棣州教授,赴任途中,改除秘书省正字,未上任即卒。在《与鲁直书》中,陈师道向友人黄庭坚述说了失官后生活的艰难:“罢官六年,内无一钱之入,艰难困苦,无所不有。沟壑之忧,尽在朝夕,甚可笑矣……某素有脾疾,今复得风旋,时时间作,亦有并作时,极以为苦。若不饿死、寒死,亦当疾死。”⑥ 凄惨悲凉,让人不忍卒读。

后山述贫诗形象地再现了其日常生活拮据困窘的情状:

盎中有声囊不瘿,咽息不如带加紧。人生七十今已半,一饱无食何可忍。公侯早岁有如此,奴婢蓐食知夜永。向来糠核之子孙,居邻无传家并存。⑦

昔作九日期,一览知四方。夜雨秋水深,裂风畏褰裳。尊空囊亦空,花且为我黄。官奴覆青绫,破屋任飞霜。⑧

密雨吹不断,贫居常闭门。东溟容有限,西极更能存。束湿炊悬斧,翻床补坏垣。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⑨

后山甚至穷到无力养家的地步,不得不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投奔岳父。《送内》、《寄外舅郭大夫》、《东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别三子》、《示三子》等诗篇描写了与亲人“贫贱离”的痛苦,如《别三子》: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此语哪可思。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⑩

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家庭,通常情况下,一家人要生活在一起。与家人“贫贱离”是相当残忍的事情,它不仅意味着与亲人隔绝、彼此思念的痛苦,更多的是其尖锐地展现了儒士的人生失意。因此,陈师道那些“贫贱离”诗充满了愧疚、凄凉和哀痛。元符三年冬,陈师道在郊外参加祭祀,无棉衣御寒而感病致死。据载,陈师道死后,家人无钱安葬,“朝廷特赐绢二百匹,尝与往来者共购之,然后得归。”(11)

二、述贫诗的内在超越性

据《后山诗注补笺》,陈师道现存诗篇690多首,其中直接描写其生活贫困的有30多首。虽然数目不多,但这些诗作体现出作者独特的题材处理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代表了陈师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绩。

陈师道述贫诗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力求以崇高的道德修养超越贫困现实,具有突出的内在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面对贫穷,陈师道心态平和内敛。唐代著名的穷诗人孟郊说:“贫病诚可羞”(12),常气咻咻地抱怨贫穷和失意。而陈师道视贫穷为不得不接受的事情,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可言。他用平实客观的语言描写贫困生活,很少夸张或情语渲染,只是平淡自然地道出日常生活中物质方面的窘迫。在与亲人“贫贱离”这种极其悲惨的时刻,后山也很悲伤,但他有意克制情感的流露。《别三子》诗中,一句“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那似乎要冲破胸膛尖锐凄厉的痛楚,但诗人并没有任感情横溢,而是将笔锋转入真实情景的细节描写,最后用“我怀人得知”涵盖了一切悲怨。清代卢文弨召说:“孟东野但能作苦语耳,后山之诗,于澹泊中醰醰乎有纯味,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与流连往复,而不能自已。”(13) 后山平静、有所节制的笔调正体现出他不为贫穷所困、以平常心待之的主观努力。

其次,后山常常在诗中进行不畏贫苦的自我鞭策。物质贫穷会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引发生理上令人难以忍受的诸多问题,如饥饿、寒冷、生病等,这些具体问题常常会动摇士人的“固穷”信念。每到这个时候,陈师道就自我鼓励,获取精神力量来克服当下的困难,如: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14)

前六句通过晚风、木鸣、及鸟、犬的情状表现了雪夜寒冷,婉转地透露出作者捱冻的窘况。结句“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用了后汉王仲孺妻“败絮自拥”和《汉书》所载的王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两个典故,典故的主人公都在“固穷”中遭遇到现实的挑战,陈师道以此来鞭策自己。后山时时提醒自己:即使贫苦,也要挺直胸膛,不丧失气节。如《次韵晁无斁东夜见寄》(15),先言:“寒窗冷夜欲生尘”,后面接着说:“危坐犹能坐直身”,冒广生对此句补笺,说:“可见其一生劲节”,不愧参得后山的心志。

再者,后山述贫诗具有安贫乐道、淡泊自甘的意趣。后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套严肃的理念和自我规范,其饥寒交迫的生活困境很大程度上与他坚守人生信念有关。因此,后山坦然地接受因自己的人生选择而导致贫苦的命运,并从中体会“道”胜“贫”的精神愉悦,如《春怀示邻里》: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笑语,却嫌归鬓逐尘沙。风翻蛛网开两面,雷动风潮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16)

诗人被屋外的欢声笑语所吸引,意欲与其同欢,“却嫌归鬓逐尘沙”,他仍然退回到自己陋敝不堪的屋舍,面对颓墙、蛛丝、燕子,享受着心灵、道德上的完满。方回是元代著名诗学理论家,他对后山诗情有独钟,常能深契其旨趣。他评论此诗:“淡中藏美丽,处处著功夫,力能排天撼地。”(17) 所谓“美丽”,不就是诗人不屈就尘俗、不为境遇所囿、安贫乐道的精神吗?

陈师道述贫诗的内在超越性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所表现。他常在一首诗中,前句描写酸苦的现实场景,后句则跳脱悲苦情境,是景语,或豪言壮语,以此超越世俗生活的困窘。这种技巧被方回称为“变体”。所谓变体,就是突破唐人格律诗的传统对仗形式,如名词对名词,颜色对颜色,景句对景句。后山不拘于此,常景句、情句相对,如“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18),方回评论这两句诗是“以一句情对一句景。轻重彼我,沉著深郁中,有无穷之味。”前句写病患的痛苦使人生垂暮之感,读之令人悲凉,但诗人并没有顺着此情感写下去,而是笔锋一转,开始写时令景物。虽然春将逝,花儿将谢,却迎来了樱桃、竹笋的上市时节。这种以景句对情句的描写使诗作跳出令人沉重的现实,淡化了人生苦感,还以自然界息息不已的生命给人以生机无限的希望。面对相似处境,孟郊是“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崩”(19),视线始终不离个人的悲苦。后山另一首《早起》,也运用此法:“寒气挟霜侵败絮,宾鸿将子度微明”(20),同样前句为悲凉的现实情景,后句以超迈的自我期许来引领自己摆脱现实困窘。这类诗句表面上是句法结构形式的变化,实际体现了诗人刻意过滤悲情,以内在超越来摆脱现实困境的努力。

陈师道生活贫苦,精神却没有因此而寒陋卑下,其述贫诗鲜明体现出他有意识地通过完善道德人格,以内在超越来对抗贫困现实的旨趣。

三、以“道”提升述贫诗的精神品质

早在先秦,孔子提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从此“道”成了士人所追求的终极真理。在不同的时代,“道”具有不同的具体而微的内涵,但都指涉士人之所以为士人的要旨。陈师道以内在超越来消解尘世生活的困顿,这种做法在北宋并非特立独行。实际上,这与北宋大力弘扬“道”来塑造士风的时代氛围有关。陈师道述贫诗所体现的旨趣正是诗人将“道”灌注诗中的结果。

在“道”的观照下,孟郊、贾岛遭到了宋人严厉批评。欧阳修说:“下看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21) 苏轼不满孟郊:“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嚎。”(22) 严羽也看不起他们:“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23) 苏辙《诗病五事》的一段话可以代表宋人的批评角度和价值取向,他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孟郊尝有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郊耿介之士,虽天地之大,无以安其身,起居饮食有戚戚之忧,是以卒穷而死……甚矣!唐人之不闻道也。孔子称颜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虽穷困早卒,而非其处身之非,可以言命,与孟郊异矣。”(24) 苏辙认为孟郊内心没有一个能引领他超越日常起居饮食局限的“道”,所以才耿耿于一己之得失,才会感到人生空间逼仄,处处碰壁。

陈师道生活在北宋中后期,政治革新运动已对士风产生了重要影响,弘扬“道”、践行“道”已成为士人的共识。陈师道秉信“修身则道立”(《中庸》),其《取守论》深化了儒家关于士人修身的重要性:

古之取天下者以身,其守之者亦以身。故君子修身而天下平,修身非致天下,而天下归之。(25)

“修身”不仅是士人提高道德修养的个人行为,更具有“家国天下”的宏阔。当士人“修身”达到一定高度,即使并不刻意招罗天下,追求功名,这一切也会如影相随,跟踪而至。

后山不仅在理论上强调道德修养,更在日常生活中一丝不苟地实践。陆游说:“字所以表其人之德”,认为一个人的“字”往往能昭示其品行、精神趣味等道德人格方面的特点。后山的字“履常”便意味深长,暗示着他要在平常中践履他心中的“道”。后山的“道”不是高高悬挂在缥缈虚无中,而是深植于现实生活的点滴言行中。因不喜新学而不参加科举、因恶赵挺之的为人而拒穿其衣以至于受风寒而死,这些亢厉行为都是后山对“道”一丝不苟地践履、弘扬。

后山仕途失意,不能在广阔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实现志向,但他可以通过生命实践来弘扬“道”,从而达成其人生价值。后山对“道”的推崇已化成一种穷而弥坚的精神力量,心中有“道”使后山不仅没有被贫苦击倒,他还培育了自信自足的一心态:

春去花随尽,红榴暖欲燃。后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叶叶自相偶,重重久更鲜。流珠沾暑雨,改色淡朝烟。著子专寒酒,移根擅化权。愧非无价手,刻画竟难传。(26)

这是一首托物咏志的诗。诗人以盛开的石榴花自况,独处时,不祈求“遇于他者”。石榴花的红艳象征着诗人因弘扬“道”而美丽饱满的生命。

当一个人能自我满足时,就不再祈求外界的赏识。“妙年失手未须恨,白璧深藏可自妍”(27) 便表达了后山这种自足自悦的心态。敖陶孙评价他“如九皋独唳,深林孤芳,冲寂自妍,不求识赏”(28),就是对其身处贫困,不自卑乞怜,却以培养弘毅正大的道德胸怀为蕲向这一精神的赞扬。心灵强大就可以抵御外界的侵扰与世俗的抵牾,内在的自足甚至使后山觉得“舂黍作糜甘胜蜜”(29)。正如许总所说,后山“主要通过完善自身品格与强化心灵世界来抵御、消解现实世界的困厄与艰危。”(30)

四、文学观、诗学观与述贫诗创作的互动

宋人对“道”的追求也表现在文学观上。与政治革新相伴而来的诗文革新运动,其宗旨是要建立宗经明道、经世致用的文学观。范仲淹批评晚唐五代以来文坛上“非穷途而悲,非乱世而怨,华车有寒苦之述,白社为骄奢之语”(31) 的颓靡文风。欧阳修同样以“道”为改变文风的武器,他说:“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存,道存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32) 提出道德修养对文学的重要性。诗文革新运动一个重要成果是使“道”成为创作的旨归,即在文学作品中张扬社会责任感、道德自觉感。具体到诗歌领域,则要求因诗见道,在诗作中弘扬至刚充实的道德人格。

陈师道登上诗坛时,正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成熟期,它所建立的浓厚儒家正统文学观紧紧裹挟着他,深刻影响了他的文艺思想。在《答江端礼书》中,后山阐述了他的文学观:

学,始于身而成于性。欲善其身而不明于善,徒善者也。徒善者,非善之正也,是故学者所依明善也。学,外也;思,内也。学以佐行,思以佐学,古之制也……言以述志,文以成言,约之以义,行之以信,近则致其用,远则致其传,文之质也;大以为小,小以为大,简而不约,盈而不余,文之用也;正心完气,广之以学,斯至矣……(33)

后山认为“学”是“文”的根本,是基础。学,不仅仅是知性的学习,更是实践性的体悟,即“学,始于身而成于性”。他强调通过亲身践履,最终将日常的行为内化为高尚的人格,有了这样的“学”为基础,创作主体便可提升人格,从而志向宏正,做出好文章。具体到诗歌创作,后山提倡“陶写胸次”的诗学观。他认为诗是德性的显现,是人格境界的映像,诗歌创作同样应以道德修养为根本。后山说:“故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肚中泄尔”(34),强调做诗不是靠一味死板地从诗学技巧方面下功夫就可以学会的,更重要的是要涵养诗人的心胸、培育充实的内心情志。后山最欣赏人格修养达到高迈境界而能“发溢为诗”的诗人。在他眼里,陶渊明就是这样的典范:“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35),“胸中无一尘,笔下有千纸”(36),只要内心丰厚、胸襟清旷,笔下自然会源源不绝。这种文学观、诗学观要求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身自持,在诗歌创作中张扬创作主体的道德意志、人格修养。

如果说后山从本体论上要求诗歌应“陶写胸次”、以道德修养为根本,那么他在《王平甫文集后序》一文中有关“穷”与“达”的论述,则从价值论方面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意义,原文如下:

王平甫,临川人也,年过四十始名荐书。群下士,历年未几,复解章绶归田里,其穷甚矣。而文义蔚然,又能于诗。惟其穷愈甚,故其得愈多,信所谓人穷而后工也。虽然,天之命物,用而不全。实者不华,渊者不陆。物者不全,物之理也。盖天下之美,则于富贵不得兼而有也。诗之穷人又可信矣。方平甫之时,其志抑而不伸,其才积而不发,其号位执力不足动人而人闻其声。家有其书,旁行于一时,而下达于千世。虽其怨敌,不敢议也,则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37]

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首先,陈师道认为人在“穷”的状态下(物质贫瘠或事业志向实现方面的困境)能体验更多,有助于诗歌创作;其次,人无完人,不能兼天下之美。如果一个人有了诗才,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这是正常的;最后,陈师道指出,王平甫虽“志抑不伸”,也没有什么权势,但他凭借创作而声誉耸动,因此“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

这样,陈师道对生活、诗歌创作及生命终极意义三者的思考建立起一个可以自行消解的渠道:“穷”有助于诗才,诗才可以使人闻达于世,闻达于世也就化解了人生的“穷”。因此,陈师道把诗歌创作看成可以“立言”的伟大事业,自云:“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不共卢王争出手,却思陶谢与同时。”[38] 魏衍说他:“左右图书,日以讨论为物。盖其志专欲以文学名后世也。”(39) 这种欲通过立言而达致人生不朽的期望加深了他诗歌创作态度的严谨性。诗歌创作不再是自娱自乐的消遣,它不仅是一门技艺,更具有严肃崇高的使命,可以促成诗人实现人生价值。后山也的确做到了,黄庭坚称赞他:“陈侯大雅姿,四壁不治第。碌碌盆盎中,见此古垒洗。薄饭不能羹,墙阴老春斋。惟有文字性,万古抱根柢。”(40)

作为一介报国无门的寒士,后山把一切的抱负浓缩为自我人格的完善,诗歌创作更成为其人格、道德的写照。门人魏衍说他:“未尝无谓而作,其志意行事,斑斑见于其中”(41),可谓识得其述贫诗的真意。描写贫苦的生活本是极易感情悲怨而透显心灵脆弱的,后山的述贫诗却展示了其傲然矫健的心胸。后山喜爱描写雨中的霞光,如:“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42)、“黑云黄槐度百鸟,映日急雨回斜风。”(43) 疾风骤雨,乌云压顶,却霞光同照,这种壮美的景色正是诗人不畏苦难、风雨中昂扬其主体精神的象征。

生活是艰辛的,但只要涵养心胸、培养坚定丰沛的人格,人就可以因此而自贵,生命就可以因此而豁亮开阔,这就是我们从后山“述贫”诗中得到的启示。

注释

① 陈师道撰:《后山居士文集》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宋刻本。

② 《后山居士文集》卷十《答张文潜书》。

③④ 《后山居士文集》卷十二《谢徐州教授启》、《代谢再授徐州教授启》。

⑤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页。

⑥ 《后山居士文集》卷十《与鲁直书》。

⑦ 陈师道撰,任渊住、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逸诗卷上《拟古》,[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本文所引陈师道诗皆出自此版本,以下省略。

⑧ 《后山诗注补笺》逸诗卷上《秋怀十首》之六。

⑨ 《后山诗注补笺》卷一《暑雨》。

⑩ 《后山诗注补笺》卷一《别三子》。

(11)(39)(41) 《后山诗注补笺》卷首《彭城陈先生集记》。

(12) 孟郊撰:《孟东野诗集》卷二《卧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3)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 《后山诗注补笺》卷四《雪》。

(15) 《后山诗注补笺》卷五《次韵晁无斁东夜见寄》。

(16) 《后山诗注补笺》卷十《春怀示邻里》。

(17) 同(16),见该诗补注所引。

(18) 《后山诗注补笺》卷五《次韵春怀》。

(19) 《孟东野诗集》卷四《秋怀十五首》之十三。

(20) 《后山诗注补笺》卷九《早起》。

(21) 欧阳修撰:《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五《太白戏圣谕》,[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22) 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十六《读孟郊诗二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3)(34)(35)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8页。

(24) 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十八册《苏辙集》卷七三,[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25) 《后山居士文集》卷七《取守论》。

(26) 《后山诗注补笺》卷七《和黄充石榴花》。

(27) 《后山诗注补笺》卷九《送孝忠落第解南归》。

(28) 傅璇琮编著:《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503页。

(29) 《后山诗注补笺》卷十一《答黄生》。

(30) 许总:《宋诗——以新变再造辉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31)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六《唐异诗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2) 《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八《答祖择之书》。

(33) 《后山居士文集》卷十《答江端礼书》。

(36) 《后山诗注补笺》逸诗上《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37) 《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王平甫文集后序》。

(38) 《后山诗注补笺》卷四《绝句》。

(40) 黄庭坚撰、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第六卷《次韵秦观过陈无几书院观彼句之作》,[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42) 《后山诗注补笺》卷二《九日寄秦觏》。

(43) 《后山诗注补笺》卷九《绝句》。

标签:;  ;  ;  ;  ;  ;  

论陈世道“穷诗”叙事的精神旨趣_陈师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