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管理模式论文_董旭军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管理模式论文_董旭军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可提供安全的生活用电,输电网络的运行与管理难度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对电网中的输电线路进行全面严格的检修具有十分的作用,在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当前,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检修输电线路运行情况的主要方法,该模式能够针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完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检修人员的作业水平,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也能最大程度地使电力系统提高效益。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在积极改革传统电力检修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运营体制,促使电网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然而在电力企业管理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自然因素、外力因素及技术人员自身作业水平等因素导致的问题,使得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电力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未能协调一致地发展,导致企业资源浪费、竞争力不强等。因此,电气企业应跟上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积极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并完善其管理模式,利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效率与工作质量。

1.当前 110kV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因素的影响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线路对树木

放电常常会造成跳闸现象,大风等异常气候刮起树枝也会造成放电产生,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其排查工作的难度增加。还有一些容易发生坍塌的地段,雨水、暴雪等气候造成路段被冲垮,使得输电线路的维修与检查难以进行。同时,由于输电配电线路的架设距离较长,对其运行检修与维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害区域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十分严重,复杂的地理环境也给其维护造成了阻碍。

1.2 外力因素的影响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还会受到工业区开发、施工不当等因素

的影响,导致检修受阻或损坏发生。例如,输电线路周围的大型机械作业、建筑设施的施工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包括人为恶意盗窃线路、切断或破坏等行为,都会直接使输电线路损毁,并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威胁,无法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用电。

1.3 检修技术人员的影响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工程建设范围也在增加,使得输配电线路的检修、维护等工作量大大提高。而相应的检修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却与工作量不符,使得检修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证。同时,部分技术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达不到标准等,检修输电设备的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不仅对设备造成了损害,输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和保证。

2援110kV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设计

2.1 建立并完善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高校的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是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及检修工作有序的前提,通过全面评估和优化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审核和综合分析,并结合其运行状态的实际数据进行研究,以实现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质量得到保证的目的。在输电线路的实际检修过程中,需要先对检修计划进行校正,并通过对多个电网模型中的供电设备状态、负荷数据及其运行状态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排查,并做出检修行为,使得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

2.2 建立相应的设备信息数据库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检修难度带来的阻碍,建立相应的设备信息数据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信息混乱问题导致的运检错误。首先,应对运检设备的各项初始数据进行记录,其中包括出厂数据、运行参数、实验数据、检修数据及异常数据等。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能够与设备检测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设备的采购及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以实际物资需求作为采购依据,对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综合分析设备的更换率、故障率、运行数量、运行时长及项目物资的型号等信息,从而保证设备库存量的合理性,并通过管理工作提高物品备件的使用及采购效率,有效降低物品的库存量。

2.3 提高输电线路的运检技术

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行与检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一体化管理系统的

检测能力,对检测方案进行优化,同时也是提高一体化管理整体水平的前提与保证。对管理系统中涉及都的多项技术进行提高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如设备状态检测技术、负荷预测技术、安全校验技术及智能分析技术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将输电线路的运行与故障检修等工作有效整合,通过对运行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检测,并将设备是否需要检修的情况进行记录,以其实际运行状态为依据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修工作,能够最大化降低资源浪费情况,并提高整体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

3 提高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对策

3.1 加强输电线路的抗干扰能力

保证电能产品的传输质量是提高其运行能力的前提,提高整体电

力线路的防雷、绝缘能力等对检修工作来说十分必要。同时,由于外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影响因素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因此,应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输电线路的抗干扰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中由于受到外在因素导致的跳闸等事故。当前,利用现有技术保护 110kV 输电线路避免受到雷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安装避雷器、避雷针等。其中安装线路避雷器十分重要,在其安装过程中应将避雷器与绝缘体连接,使雷击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器进行导向,使区域内的电位升高并降低两端的电位水平,从而使闪络事故得到避免。

3.2 提高检修技术人员的作业能力

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作业能力为支撑,电力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能够使电网运营中的故障得到有效解决,保证供电设备正常运行。因此,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企业不断引进高能力、高素质的作业人员,通过将线路的运行与检修工作整合使整个管理系统更加完整,在保证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3.3 发挥智能化平台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模式,基于智能化平台的运检一体化

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工操作方式产生的失误等问题,保证运检信息的精确性,并及时进行记录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可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减小线路检修信息传达的环节,提高信息共享性与流通性,从而提升运检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时间。智能平台系统能够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分析与采集功能,利用GPS 定位系统对需要检修的输电线路的数据及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监督检修工作的进程和质量。智能化平台与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模式的结合是实现运检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有力措施,对保证线路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网的建设和运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通过利用先进的新型供电设备与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能力并优化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管理模式。通过应用一体化的运检管理模式不仅要求电力管理系统提高规范性与可行性,相关技术人员也应不断更新电力知识,提高自身的作业能力,同时,还应按照具体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炳煌.简析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和基本思路[J].科技与创新,2014,(7).

[2]佘明波.500kV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故障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0).

[3]李正明.探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问题改善措施[J].中国信息化,

[4]王超.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133-134.

论文作者:董旭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管理模式论文_董旭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