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非关系_非洲大陆论文

21世纪中非关系_非洲大陆论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中国论文,关系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关系愈益发展,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更加巩固。继双方领导人的一系列互访之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今年5月8~22日访问了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等非洲6国,进一步将中非友好关系推向新阶段,揭开了面向21世纪的中非关系的新篇章。

一、中非友好关系的现状

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外交和经贸关系发展势头看好,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出现了不同于以往时期的特点。

1.政治上,通过扩大对话和磋商,进一步巩固友谊,加强团结,密切合作。

非洲共有53个国家(不包括尚为前殖民宗主国领有的属地),其中45个与中国建立并保持着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与这些国家保持了高层领导人互访并对话、磋商的良好传统。80年代末,由于中国国内出现政治风波,某些西方国家掀起“制裁”中国的反华逆流,非洲国家普遍立场坚定、不与为伍,一如既往地对华交好。当时,访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外长都来自非洲。从那时至今,中非之间部长级以上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不下百次。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对华访问共49人次,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领导人都前来访问过,不少领导人如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苏丹总统巴希尔、加纳总统罗林斯和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等均是数度访华。中国领导人李瑞环、杨尚昆、李鹏、朱镕基、钱其琛、李岚清此前也相继访问过非洲,足迹遍及大洲的东西南北。互访期间,双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主要是经贸合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磋商,既勾通了信息、交换了意见,又澄清了认识、协调了立场,为中非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基础,中非双方在国际斗争中相互支持,加强了团结与合作,既维护了自身利益,也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非洲国家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打破西方制裁、挫败西方反华人权提案和其它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都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在发展同非洲国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与和平共处等原则,支持其巩固独立、维护主权和发展经济的斗争;尊重其根据本国国情自由选择本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尤其是利用自己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支持其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各项努力。今年4月11日,非洲42个国家在开罗签署《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中国签署了该条约的第1及第2号议定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非洲正义事业的坚决支持和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真挚友谊。实践证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是经受得起考验的。

江泽民主席今年5月访非,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对非洲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会谈的主题涉及双边关系、有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等,其中令非洲领导人特别感兴趣的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其对非洲国家的借鉴意义。此次访问本身就是中非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的象征,它表明中国正在面向非洲,不仅将加强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理解与合作,而且会有利于提高非洲的国际地位、促进非洲的发展。正如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4月30日在会见来访的津巴布韦外长斯坦·穆登盖时所说:“值此世纪之交的重要转折时期,江主席对非洲的访问将有助于进一步密切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建立中非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兄弟关系。”

2.经济上,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

中国现与非洲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90年代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非双边经贸关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突破。

(1)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非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1990年为16.65亿美元,以后除1991年略有下降外逐年递增,至1995年已达39.21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36%;其中中国对非出口24.94亿美元,非洲对华出口14.27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93%和536%。从国别看,中国与埃及、阿尔及利亚、加纳、肯尼亚、索马里、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国的贸易额增幅较大。其中,南非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对华贸易发展最快的非洲国家之一,中南贸易额1995年已达13.2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47%以上。

(2)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在双边贸易的带动下,中非经济合作全面推进。一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合作对象看,中国现已同30多个非洲国家发展了形式不一的互利合作。从合作领域看,中非合作现已涉及建筑、农林渔、工业、水利、电力、商业和饮食服务等部门及行业。二是合作方式日趋多样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非洲国家经济技术援助在资金数额和项目数量上呈增长之势,双方在生产、贸易、技术、工程承包及劳务、职业培训、管理等领域的合资合作也有显著增加。从开始对非援助的1956年至1995年,中国共向52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不包括物资和技术援助),援款额为195亿元人民币,依靠这些援助在各有关国家共建成项目560多个,从公路、供水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到桥梁、住宅和工厂均有,著名的如坦赞铁路、扎伊尔的体育场、津巴布韦的医院、加蓬的议会大厦、毛里塔尼亚的国际会议中心等等。中国自1979年开始在非洲承包工程劳务,到1995年共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约5000项,合同总金额7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2亿美元。1995年,中国在非洲开展贸易和承包工程劳务的公司大约有300家,工作人员超过2.5万人。中非双边投资往来也逐渐进展。据粗略估计,目前中国批准在非直接投资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在35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建立中方独资和中非合资企业约200家;以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利比亚等为首的10多个非洲国家在华直接投资也有约4000万美元。

3.科学和文化教育上,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中国与大部分建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教育和文化交流协定。根据这些协定,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已经或正在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并与这些国家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合作与交流活动如“中国电影周”、“中国文化展”、“中国陶瓷艺术展”等,一些国家或省市级艺术团体如辽宁和河南杂技团、大连歌舞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也先后前往坦桑尼亚、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南非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另外,中国还向许多非洲国家派遣了医疗队、体育教练及大学计算机教员,赠送药品和医疗器材、文体用品、农机具及其他物资。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目前在33个非洲国家派驻了医疗队组,应职医务人员726人,对34个以上的非洲国家提供了350多个奖学金名额;非洲国家在华留学生达768人。

二、跨世纪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条件

当前正值新旧时代转折的世纪之交,中非友好关系的全新发展既有中非传统关系作基础,又可依托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1.共同的历史遭遇、斗争经历和历史使命是中非友谊的基础。

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都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民族国家,双方都曾遭受过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进行过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独立以来又一直在为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懈努力。几十年来,中非领导人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培育出光辉灿烂的中非友谊之花。如今,中非友好深入人心,扩大交往、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合作已经成为中非人民及双方领导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要求。

2.新的世界潮流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加强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日益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世界经济也在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发展,各国为发展经济、实行现代化更加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因此更加要求平等参与和处理国际事务。在此推动下,中非双方及时调整了各自的对外战略,实行外交多元化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政策,从而为中非双方相互扩大外交往来、加强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此意义上说,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成果,是新时期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国家关系的榜样。江泽民主席访非前夕,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就此发表谈话时即称赞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合作已成为国家交往中的典范。因此,中非关系的发展,对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非洲国家与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相互支持。

前几年“多党民主”浪潮一度冲击大多数非洲国家,目前它们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政局趋向平稳,经济开始好转。发展经济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由于基础薄弱和过去的某些政策失误,再加上战乱和旱灾的侵害,非洲国家大都贫困落后,缺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因而亟需外援。但是,非洲在事实上却面临被忽视的危险: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为富不仁,对非援助往往附加政治等方面的条件,打着“人权”和“民主”的幌子干涉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非洲昔日的最大援助国苏联不复存在,其继承国俄罗斯为内部稳定与发展所牵制无力对非洲提供必需的援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她正经历堪称世界之最的快速经济增长,其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借鉴意义。因此,与过去相比,非洲国家更加需要中国的援助,而且对中国的援助更加寄予希望。埃塞俄比亚议长达威特·约翰内斯不久前就对采访他的中国记者说过,目前非洲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它面临成为世界“被冷淡的一角”的危险,只有中国能够真诚帮助非洲摆脱这一危险;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非洲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非洲发展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以后,中国更加需要各友好国家予以支持。非洲国家约占不结盟国家的一半和联合国成员国的1/3,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非洲友好国家的声援和支持,对于中国战胜形形色色的反华活动弥足珍贵。再有,随着中非经济的发展,中非经济的互补性日益增强。非洲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地位重要,均可用以推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国已先行向现代化迈进,中国经济改革与市场建设和运作的不少经验可供非洲参考借鉴,其资本货物、消费品和技术非常适合于非洲的需求。中非经济上的互利合作前途光明,并可望成为南南合作的楷模。非洲需要中国,中国需要非洲;中国与非洲相互支持、团结合作,不仅有益于中非自身,而且也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三、缔结中非面向21世纪的新型友好关系

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丰硕成果,举世皆知。然而,毋庸讳言,中非关系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中非友好合作的长足发展还面临一些障碍。为了推动中非友好关系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以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非双方都应该再接再励,努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从中国一方来说,笔者以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并加强对非关系和对非工作。非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国党和政府对于非洲和对非关系的重视也始终如一;近几年来,以高层领导人访问非洲为开端,中国对非洲的重视程度日趋升温。接下来的问题是要切实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重视非洲的指示精神,将发展对非关系作为一项大政方针和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加强对非宣传、勾通、交流和磋商工作,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同时遏制台湾当局在非洲的所谓“银弹外交”,既巩固外交阵地,维护国家统一,又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二是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对非工作队伍,尤其是要按朱镕基副总理所说的那样,“培养一批有志于振兴中华的人认真研究非洲”。三是加强对以非洲市场为重点的非洲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调研工作,加深对非洲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为此,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创造条件,使调研工作遵照“走出去、请进来”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扎实、做准确、做圆满,从而为发展对非关系真正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

2.加强对非经贸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运作力度。目前中非经贸关系在双方各自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仅占微弱份量,比如1995年双边贸易额在中非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分别只占1.4%和1.96%,因此双边经贸关系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地努力挖掘。一是贯彻实行对外经贸关系多元化的战略,贸易、援助、承包劳务及其它合作形式一起上,中央和地方、大中小企业齐努力,首先在数量上继而在效益上实现突破,全面推进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二是在具体操作上实行统一立项、审批和控制,但要减少程序和手续,谨防一窝蜂地买卖商品、上项目、给援助;同时恪守商业惯例和非洲民俗,严格履约践诺,提高对非经贸工作的效率和信誉。三是解放思想,拓宽对非合作的渠道。比如,在贸易上,可采取直接或间接贸易的各种方式;在援助上,应将贷款、无偿援助与合资合作结合起来;在承包劳务等方面也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经营。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中非经贸合作今后应主要着眼于资源贸易和以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生产性合作,尤其要努力推动双方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朱镕基副总理1995年10月曾明确指示,要采取鼓励政策,推动中国的优秀企业到非洲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主要是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中小型项目,在当地建立合资经营企业。具体实施时则应按照非洲的国情特点和要求,根据中国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因势、因时、因地制宜。

3.积极拓展以南非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市场,借助其辐射功能进一步扩大在非洲市场中的份额。南非是世界闻名的资源大国和非洲头号经济大国,也是非洲其他国家的主要经贸伙伴,市场潜力巨大;它扼东西方通道的中心,是非洲大陆的门户和印度洋区域的纽带,战略地位重要。拓展以南非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市场,可以使中国与非洲北、西、中、东地区业已建立的经济联系形成网络,从而覆盖整个非洲大陆。另外,南非目前是台湾当局少数所谓“建交”伙伴中的最大国家,是台湾当局搞所谓“银弹外交”以图稳住阵脚的重点拉拢对象,因此,拓展南非市场还有利于对南非开展外交工作,打击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反动气焰,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贡献。中国与南非尚未建立外交关系,双边经贸合作也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要多方借鉴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经验和这些国家对外合作的经验,认真努力地推进各项工作。

总之,中非关系的发展值此跨世纪之际正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只要双方一如既往地齐心协作、共同努力,中非友好关系就一定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步入21世纪。

标签:;  ;  ;  ;  ;  

21世纪中非关系_非洲大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