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_谭正强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_谭正强

(重庆市垫江第三中学校,重庆市 408309)

摘要: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大部分都停留在课堂教育上,因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可是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显得有些低。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求学心态低落、师生互动少、教学任务单一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了语文课堂效率低。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步入,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逐步退下历史的舞台,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如何让我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领学生实现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的语文课堂学习,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自己也要积极思考,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赋予我们的枷锁,我们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

一、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国家教育体制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先进的教育理念所改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我们的学校以及社会都比较看重的是学生们的智育方面。并没有把学生的德育和体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必要的重视和考虑,这样就会出现一种重视学历轻视能力的倾向,往往是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其次,就是我国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我国的教育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教育体制和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在一些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的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在一些农牧区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潺弱的现象。

(二)教师方面

1.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古代的教育理念,老师的职责是给学生们去传输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们解答他们的疑惑。这就是说学生们并不会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们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

2.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存在了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主要是采用把自己知道的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直接的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的手段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在学习之后并不会得到应有的效果。反倒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国的教学中,老师们要遵循课堂的教学进度,这就导致老师们不会抽时间在课堂上去抽查学生的听课效果,只有把自己的教学进度完成才是老师们的首要目标。

(三)学生自身方面

1.对高中语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国的高考中仍然坚持的是文理科进行分开考试,在理科班级中,往往普遍存在的是重视理科而轻视文科。这就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

2.对语文课有畏难情绪。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虽然学生们对于语文的重要性是有认识的,但是由于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本身对于语文的学习基础较差,最后使得自己的语文成绩不理想,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大部分都停留在课堂教育上,因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可是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显得有些低。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等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潮流,学生的思想、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学生不能只是填鸭式的被动的做课堂的参与者,而老师也不能总是做课堂的主导者。作为现代的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学会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比如在课堂授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多采取一些办法去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何引导?

1、可以采用提问式,这里的提问不是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请同学们一起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2、也可以采用悬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开始故意留下问题让学生去带着问题来听课,给他一个自我思考的时间,在下一节课的开头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自己对地坛的感觉,并且结合课文的学习之后有什么新的感觉。这样一来,既结合了自身的体会,又结合了课文,让学生能更加透彻的理解。

3、还可以采用互动式,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课文,老师在教学计划中可以将其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课堂的老师,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由学生派代表来讲解。最后由老师总结课文主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且掌握、熟练。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语文课堂中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上,应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如果教师对学生特别关心,学生也就比较喜欢教师,就会对其所教的课程特别感兴趣,并特别努力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翱翔,尽情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领航员的作用,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地学习”“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四、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至关重要。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语文教学,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也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开拓了学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

五、教给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时所采取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正确的思维和优良的思维素质,使学习轻松有效,事半功倍;而被动、拙劣的学习方法,则会阻碍学生潜能的发挥,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学到知识。

1、教给学生处理知识

对不同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或了解或一般掌握或重点掌握,在学习要求上应该按层次有所侧重。对那些最基本的内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基础知识要求摘录,深入理解,反复识记,准确掌握;而对于一般内容,要求能理解就行;对那些有关阐明内容的文字,能理解类推即可。

2、要培养中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强调动脑,而且强调动手,要求坚持做到让学生边读边思,用笔在自己的课本上圈点出重点,归纳知识内容,为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知识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要比其他学科丰富许多。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做到顺应时代发展,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多与学生沟通,加强彼此的了解。完善教学方法,有条理的安排教学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苏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09).

[2]王锋,浅议如何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J],新课程学习,2011(07)[3]赵枫,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7)

论文作者:谭正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_谭正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