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蒋宗辉

关于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蒋宗辉

蒋宗辉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已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有效教学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入手,寻找有效教学的路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应对策略

高中数学课程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学习高中物理、高中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人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运用有效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能渗透课堂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觉得教师应掌握好高效的课堂导入的方法。比较有效的导入方法有设疑导入、类比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视频导入、复习导入、生活实际导入、多媒体导入等。比如:类比导入法可以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与已知的数学知识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 “圆锥曲线”一章的学习,学习“椭圆”知识可用学生已有的“圆的知识”类比导入,而后续知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学习则可用已有的椭圆知识类比导入。比如:设疑导入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矛盾对立观点,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兴趣,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山高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折纸”这种常见的活动出发,让学生体会一张薄薄的纸片只需对折不多的次数,其厚度就会大幅增长,那么教师指出“有一种纸板的厚度是1mm,只需将其对折23次其厚度就可超过一座山的高度”的论断,使学生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引导者,教师应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动起来。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积极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让学生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习分组讨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轻松环境下,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将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去。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要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平时多替学生着想,消减他们的精神压力;信任那些不易被信任的学生,从而得到学生的理解。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爱护也会敬重和爱戴教师,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好感,主动学习。教师还要时刻表扬学生,教师要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无论是否与学习有关,经常给学生一句肯定的话语,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动力。教师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嘲笑,不责备,并给予适当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四、适当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学习的时候总有一个效果最佳的适当的量,如果没达到这个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够透彻;超过了这个量,学生就会觉得厌烦,如此一来,学习实力也几乎不会有什么提高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后即出示参考答案,然后讲解解题思路。这样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教师也能确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变化和发展。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总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不断努力实践,认真反思教学,从多角度思考和总结,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省北海市合浦一中 536000)

论文作者:蒋宗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关于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蒋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