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韩辉[1]2002年在《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各少数民族、亚文化群体,在文化交往与融合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的课题,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研究以西北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来自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的藏族大学生为被试或研究参与者,以编制的《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访谈提纲》、修正后较适用于藏族大学生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量主质辅”的研究方法,验证、建构了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模型,探讨了《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的信度和构想效度,并较系统地研究了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特点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 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模型(1)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一阶十五因素模型和二阶叁因素模型与数据拟合的较理想,说明理论建构较合理。两个模型中,前一模型是后一模型的基础,后一模型是前一模型进一步建构的结果,其存在比较清楚的层次关系。(2)编制并修正后的《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信度为0.955,问卷中每个项目的信度也较理想,问卷的构想效度良好。2. 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特点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1)总体上讲,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较高。(2)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地区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3)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存在年级、专业上的显着差异,但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4)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存在汉语水平、学业成绩上的显着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亦不显着。(5)总体上讲,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愈高,其自我价值感愈低。(6)总体上讲,藏族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愈高,其文化认同愈低。

常小松[2]2018年在《冲突与鸿沟:内地藏族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内地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并结合访谈和田野调查,分析了他们在内地学习、生活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对主流文化、藏族文化的认同情况。本文还从理论、现象出发,分析了媒介接触对文化认同的影响。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象及方法,回顾了学者在媒介接触、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介接触、文化认同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一章以理论分析为主,构建了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的联系,笔者认为,媒介接触在文化传播及文化认同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章详细分析了藏族大学生在内地的媒介接触情况。综合来看,他们在内地的媒介接触的类型以手机等网络媒介为主,接触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主要关注西藏、国家大事。语言方面,主要接触汉语媒介,但他们对藏语媒介的需求较高。同时,美国、印度、日韩等国的媒体他们也有一定程度的接触。第叁章从语言文字、社交网络、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结合媒介接触的特征,分析了内地藏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藏族文化的认同差异。研究发现,在很多方面,他们受主流文化影响较大,表现出了对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可。当然,他们对藏族语言、传统节日、历史及英雄人物、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认同度还是很高的。第四章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认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应该求同存异,包容并进,竞相争艳,共同繁荣。笔者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建立少数民族传播话语体系的措施。结语部分笔者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马得汶[3]2017年在《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文中认为论文以西宁市两家叁甲医院为田野调查点,对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医学作为科学发展的产物,将疾病治疗视为生理性病变的诊疗过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关注文化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中,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通常都存在几个基本环节,其中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这些事项都是理解疾病与治疗的重要方面。生物医学及相关研究较少从患者医疗实践角度进行关注,而民族学、人类学对文化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却可以在此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推进相关学科整体发展。本论文研究是在生物医学忽视医疗与文化关系的背景下,立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而实施的科学探索。生物医学提供当前医疗的主流思路和方法,患者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民族文化传承及宗教民俗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都很容易被掩蔽在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主导的诊疗环境中。突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揭示其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对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更加客观的认识。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是研究的基本方法所在。论文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重点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地方性环境中,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在西宁市叁甲医院展开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开放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者与患者、医生的面对面沟通,在医疗过程环境中获取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参与观察方法,对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实践进行记录。研究中使用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群体的整体情况。对于一些多发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使用了“患者主位评估”等方法。医患话语分析也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患者的话语是其心理和地方性文化最生动的反映。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进入田野前,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学习阅读,为医院调查做准备。进入医疗机构后,首先是实地观察,熟悉调查环境。接着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访谈。调查前期,笔者对多民族患者、两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患者和医生的话语中扑捉他们关注的事项,了解患者、医生的文化和治疗行为。这样,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关注的事项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如门诊环境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藏族患者的择医,回族、撒拉族患者的医疗实践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医患双方在医疗场域对各自需求的强调等等。通过门诊与临床观察、医患话语了解到这些事项后,接下来的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式访谈在医患群体中对这些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更为高效和精准地收集案例资料。同时,在医生、患者群体中展开医患需求问卷调查,在藏族、回族、撒拉族患者中进行疾病治疗与民族文化调查。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对地方性文化与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认识。论文作为田野调查的成果,是一部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医疗民族志。文化和疾病治疗及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是论文的基本观点,重视文化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是论文的基本主张。论文各章节通过对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事项的具体研究,将人们对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即能够使用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是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对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的新的审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针对患者需求、藏族患者择医、医患相互理解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医学人类学研究而言,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启示意义在于:医疗过程中有医生主导的一面,也有患者能动的一面。研究强调患者主位视角的医疗实践,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医疗和健康,为全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挖掘文化、重视文化、运用文化提供铺垫作用;对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研究,有助于医疗界和医生重视社会生活、心理因素对疾病诱发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从供求对接障碍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相关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医患关系一般性的认识。对藏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影响的分析是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为认识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文化调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疾痛叙事部分,研究不但记录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表述,更注重医学人类学所一贯秉承的关怀和道德立意,为人类心灵提供文化滋养;研究突出患者主位视角,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疾病认知,就是从医疗角度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动反映,因而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和地方性医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推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对民生、政策调整都是一个详实的参考。论文第一章是对田野点的描述。内容包括医院社区的定义,两家医院的生态和运作,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理特点。第二章考察了疾病认知环节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是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的起始阶段。本章在简要回顾了西医、中医、民族医学疾病认知的基础上,指出患者主位疾病认知也是疾病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着结合甲状腺疾病,从社会生活、心理因素探讨了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第叁章关注择医环节中文化因素。本章考察了民族文化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很多藏族患者或其家属请活佛、阿克打卦,将活佛建议视为择医的重要依据。打卦择医的患者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探讨治疗环节中的文化因素。这两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第四章藏族文化对疾病治疗影响的研究因为是在藏族医疗文化氛围浓厚的Y藏医院做调查,所以分为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两部分。患者的行为又分为医生的治疗和患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中寻求治疗两个方面。藏药加持突出体现出了治疗物的文化属性。藏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五章是从民族宗教文化视角对回族、撒拉族患者治疗实践的考察。回族、撒拉族患者普遍认为疾病和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多元的,既有医学领域的寻医问药,也有民族文化领域的做都哇、吹都哇、举乜贴等,但是这些治疗实践都是行赛拜布,最终疾病能不能治愈,在患者看来都是真主的前定。回族、撒拉族患者强调举意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病痛忘记真主,也不能将治愈归功于医生从而举伴真主。第六章是对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环节的探析。本章通过对多民族患者的访谈与观察,秉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需求”关注,分析了患者和医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进而提出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供求形成的相互关系状态。这种双向供求关系在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沟通层面、角色层面、道德层面、管理服务层面都可能出现对接障碍,从而影响到医患关系和谐。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文化的调适作用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第七章是从疾痛叙事中探寻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可能性。在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疾痛叙事语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疾病是患者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通常都意味着一种苦痛,这是疾病的本质;二是身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健康十分重要,负面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贪欲追求也是制约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叁是道德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一味药,医疗场域中因为患者及家属处于苦痛之中,所以道德认同是一种普遍共识。最后,论文从文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医患关系中文化的调适作用、传统医学理念的时代价值叁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经过研究提出:首先,多元医疗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对于多元医疗的理解,我们以往是从多种医疗方式并存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从具体患者的疾病治疗经历这一视角中,同样也可以形成多元医疗。其次,民族宗教文化对患者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例如藏族患者和回族、撒拉族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择医、治疗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次,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不能机械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论文对此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双向供求关系中存在的对接障碍是分析和理解医患关系的较新视角,文化对这种对接障碍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总之,论文研究说明:文化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文化对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疾病治疗不仅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论文研究正是从患者医疗实践中,揭示了一个与生物医学完全不同的医疗面貌,由此推动医疗和健康事业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更好地转变。

王亚鹏[4]2002年在《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文中指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成员,藏族大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陌生的异文化后,他们一方面面临着民族认同的困境,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文化适应的考验,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心理疏离感的困扰。本研究以285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等叁方面。民族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汉族朋友的数量、学习汉语的时间、父母的民族身份以及汉族的接受性等可以预测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2.藏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整合、同化和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叁种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因素互有差异,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父母的民族身份、汉族朋友的数量以及年级等因素可以预测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3.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叁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但是就总体而言,主流文化认同不但会影响文化适应策略和无范感,而且会影响消极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认同。只不过这中间有些影响是直接的,有些影响是间接的;有些影响是正向的,有些影响是负向的。4.同化与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不但可以分别直接影响消极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认同,它们还可以影响心理疏离感。除了这种直接影响外,同化和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还是主流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的其它两种成份和心理疏离感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

李姝睿[5]2016年在《热贡多元宗教的社会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热贡多元宗教为视角,研究多元宗教对热贡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要功能。选取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隆务寺、本教文化中心文嘉寺、隆务老街清真寺,曲库乎、黄乃亥的宁玛教徒以及保安四寨子的民间信仰等多个田野点。研究路径有四:第一,通过考察宗教仪式的涵化,研究其对族群内部凝聚力的影响;第二,通过考察多元宗教信仰的现代嬗变,考察其对当地群众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乃至对当代社会秩序的影响;第叁,通过考察多元宗教在当地的宗教交融、文化博弈,研究由此带来的信徒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变迁;第四,通过考察现代化所引起的不同宗教信仰的祛魅现象,研究多元宗教在现代文明冲突中,对地方社会和谐的制衡作用。从以上路径出发,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多元宗教文化,尤其是热贡主体宗教文化内部的互动、与当地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论文的谋篇布局结构贯穿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时间纬度是历史与当代,借以呈现宗教信仰的发展;空间纬度是神圣地点与世俗生活,借以解释不同人群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全文围绕宗教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展开,从宗教的核心元素信仰、宗教仪式的涵化、宗教文化的互动切入,讨论宗教信仰对维护社会秩序、信徒的认同和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博弈。热贡的田野经验表明灵魂和此在、命运和责任、幸福和救赎等一系列概念共同构成了宗教内容,它们又被共同赋予价值判断和情感因素,也因此获得了重新创造世界的功能,即生活规范和社会整合。全文分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交代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及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两章,从介绍热贡的自然、文化环境出发,描绘了热贡多元宗教信仰共存的现实场景;并将当地的宗教信仰圈,按照其中心地带----寺院、清真寺和神庙等神圣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宗教社区,考察不同信仰在各自宗教社区中的功能。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信仰的形式、信仰的观念、宗教的组织叁个要素切入,研究它们在当地的功能。包括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讨论宗教仪式涵化、宗教信仰文化变迁、多元宗教之间的互动等叁个方面,研究宗教信徒行为准则、心理认同和文化资本博弈。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主要考察现代化冲突中,宗教的世俗化发展以及祛魅后的宗教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变迁。文章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多元宗教对热贡社会的空间与时间维度中如何建构动态平衡。研究发现,由于历史传统和周边文化体系的影响,热贡的多元宗教现象以藏族宗教信仰文化为主体,多种宗教信仰共存。多元宗教共存历史上承担着当地社会与人类活动中最核心的发展机制,当代社会里也担负着民族心理调节、文化整合、社会秩序维护等多项功能。热贡的多元宗教共存现象,一方面将宗教道德和审美隐含在系统的观念和情感中,另一方面将宗教伦理外化在严格的组织和规范的生活习俗中,形成群体生活的内在凝聚力;热贡的多元宗教模式,通过在信徒中建立普遍、持久的情绪和动机,维护当地多民族杂居的秩序,并在社会中建立“道德共同体”,应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冲突。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影响日益强化,宗教祛魅的普遍,宗教功能逐渐退居到道德关注和心理调节的层面,由此持续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生活方式和群体交流,这种影响必将在未来对热贡的社会生活带来质化改变。

黄红英[6]2009年在《论西藏自治区中学体育课程中族群认同感的构建》文中指出随着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西藏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中华民族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西藏的学生群体特别是内地西藏班的学生,由于接触主流民族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在对自身民族文化和主流民族文化的认同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和主流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必对未来民族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现实环境看,内地办学实际上是脱离了西藏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许多藏族群众看到了内地西藏班给他们的孩子带了的巨大变化,希望可以学到更多的主流民族文化,从而促进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人担心学生在内地是否忘却了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自身民族文化出现断层,甚至影响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延续。教育建立在人类文化基础之上,必须受到文化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为文化服务。同样,内地办学也不可能脱离西藏的传统文化,需要根据藏族的具体文化特征和社会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有效促进西藏教育的改革、调整、提高和完善,以及藏族学生的全面进步。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藏族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试图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构建学生合理的族群认同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藏族中学生的族群认同感特征及差异(1)藏族中学生的族群认同感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存在地区差异(包括生源差异及学习环境的差异)(2)藏族中学生的族群认同感存在学业成绩及汉语水平维度上的显着性差异(3)藏族中学生的族群认同感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在行为上能明显反映出来二、本研究的启示(1)藏族中学生的总体族群认同感处于适中水平,对本民族的文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矛盾。对学校而言,有责任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一些调适策略。(2)藏族中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心理述求,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重视学习环境之间的地区差异,学校有必要加大体育校本课程与第二课堂的开发与实施。(3)对藏族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大培养力度,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族群认同感构建机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及地区差异。

孙晓庆[7]2017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承诺对其未来取向的影响》文中认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一直都是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和探究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将研究视角放在了这一方面,这必将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本研究即立足大学生心理发展这一方面,运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试图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承诺和未来取向的发展现状,探讨叁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两者对后者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高专业承诺水平以利于其未来取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民族院校的健康、良性发展,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积极、阳光成长,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成功开展而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5份,有效回收率为86.88%。问卷采用张妍、许芳等人编制的"生命价值观问卷(LVS)"(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9)、连蓉、杨丽娴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7)和大学生未来取向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83)。随后,采用自编访谈提纲,抽取了 10名西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民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根据统计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如下:1.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在专业、年级和民族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文科生在存在价值因子上显着高于理科生;在生命价值观叁个因子和总水平上,不同年级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存在显着差异,大一和大叁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维吾尔族和藏族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得分。2.民族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以及母亲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民族和父亲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大一学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显着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因子上,大一、大二和大叁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大四学生的得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情感承诺因子、理想承诺因子和专业承诺总体水平上,得分显着高于其他民族;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理想承诺因子和专业承诺总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以及父亲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年级、民族和母亲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在未来受教育取向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着高于男生,且探索因子和评价因子差异显着;随着年级的增长,未来受教育取向因子和未来取向总分呈现出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大一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叁个年级,而大二学生的得分低于其他叁个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得分显着高于其他民族学生,且探索因子和投入因子差异显着;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未来职业取向因子上差异显着。4.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结论,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叁个因子、专业承诺四个因子与未来取向叁个因子之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承诺对其未来取向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能共同预测未来取向43.4%的变异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中的目标价值因子和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叁个因子能共同解释未来取向45.3%的变异量;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在其生命价值观和未来取向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承诺及未来取向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应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水平;应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应重视大学生情感承诺的培养与强化;应重视大学生理想承诺的培养与强化;应重视大学生目标价值的培养与强化;应重视发挥大学生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认为需要重视生命价值观与专业承诺共同对未来取向产生的影响,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

石晓帆[8]2011年在《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了解当代朝鲜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状况,并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间的关系,以此来把握当代朝鲜族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丰富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促进朝鲜族大学生积极正确的民族认同、提升其自尊和幸福感水平。本研究在对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问卷(《少数民族民族认同问卷》、《自尊问卷》、《Ryff心理幸福感问卷》),对延边大学612名朝鲜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回收的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论如下:(1)朝鲜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上均表现出了积极的特点,即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和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2)朝鲜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学科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朝鲜族女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朝鲜族男大学生;朝鲜族文科生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朝鲜族理科生。(3)民族认同的两个分变量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自尊及心理幸福感,在0.01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4)自尊对中华民族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着,但是却显着调节了本民族认同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5)民族认同总分对于心理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强,而本民族认同对自尊的预测力较强。因此,民族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双重教育,提升其自尊水平及心理幸福感指数,使其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

马瑞芬[9]2015年在《民族地区中学生疏离感、自尊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的关系研究,了解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状况,并找出疏离感、自尊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一方面丰富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降低民族地区中学生疏离感,提升其自尊并促进其积极正确的民族认同的教育措施。本研究在对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问卷(《青少年疏离感问卷》、《自尊问卷》、《少数民族民族认同问卷》),对贵州省某高中225名中学生的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回收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疏离感、自尊、民族认同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论如下:(1)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疏离感整体水平良好,在疏离感的叁个维度上,社会疏离感最高,其次为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2)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性别、民族、中学前学习模式、汉族歧视性、汉族朋友数量以及汉语口语流利程度等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社会疏离感在年级上有显着性差异,高二显着高于高一;环境疏离感在父亲文化水平上有显着差异,小学及中学中专的都显着高于文盲;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及总疏离感在母亲文化水平上也有显着差异,文盲的显着高于小学的。(3)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较为积极,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在人口学变量上,仅在年级变量上表现出显着差异性,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高叁学生的自尊水平显着高于高二。(4)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各部分得分的平均值都较高,其中中华民族归属认同(M=20.15)接近总分。总体而言,该地区学生都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民族认同。(5)民族认同在父亲民族身份、母亲民族身份、汉族的歧视性、汉族朋友的数量上等变量上无显着性差异。在年级、民族、母亲文化程度、中学前学习模式以及汉语口语水平上,都有显着性差异。(6)自尊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以及总疏离感均为显着负相关,表现为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程度越高,自尊就越低。(7)社会疏离感及人际疏离感均与本民族社会认同呈显着负相关,即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越高,本民族社会认同就越低。而环境疏离感及总疏离感与民族认同的各个维度均无显着性相关。(8)自尊与本民族归属认同呈显着负相关,即自尊水平越高,本民族归属认同感越低。自尊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社会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社会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归属认同均呈显着正相关,即自尊水平越高,民族认同的这些维度得分就越高。(9)自尊可以预测疏离感的各个维度;自尊、本民族文化认同可以预测社会疏离感;自尊、本民族文化认同可以预测总疏离感。(10)自尊在人际疏离感和本民族社会认同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在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制定具体政策,定期举行相应活动,并加强监督。(2)学校要多方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3)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4)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互动互助,解决自身问题。

高一丁, 张进辅, 龚勋, 吴钰[10]2012年在《土家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土家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为促进土家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繁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10名西南地区土家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土家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居住地和父母民族身份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华民族认同在总分和社会文化维度上显着高于对本民族认同(p<0.01),而在归属感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都与自我价值感呈正相关;民族认同对自我价值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土家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对自我价值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 韩辉.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2]. 冲突与鸿沟:内地藏族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研究[D]. 常小松. 南开大学. 2018

[3]. 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D]. 马得汶. 兰州大学. 2017

[4]. 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 王亚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5]. 热贡多元宗教的社会功能研究[D]. 李姝睿. 兰州大学. 2016

[6]. 论西藏自治区中学体育课程中族群认同感的构建[D]. 黄红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专业承诺对其未来取向的影响[D]. 孙晓庆. 西北民族大学. 2017

[8]. 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石晓帆. 延边大学. 2011

[9]. 民族地区中学生疏离感、自尊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D]. 马瑞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5

[10]. 土家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 高一丁, 张进辅, 龚勋, 吴钰.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2

标签:;  ;  ;  ;  ;  ;  ;  

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