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教研的实施策略论文_林艳丽

浅谈集体教研的实施策略论文_林艳丽

林艳丽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265300

摘 要:集体教研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小而言之,集体教研可以使教师相互交流、借鉴、提升;大而言之,集体教研是教科研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就是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向前迈进。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我们的集体教研颇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理念引领 博采众长 精抓细管 打团体仗

一个团队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从教二十余载,纵观教育的发展,一个学校的教育要走到前列,离不开集体的合力。作为一所地域性标杆学校,我们历来坚持“以学科组为教研单元”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合力,以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注重集体备课,夯实校本教研的每个环节;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同时在合作中受益,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一、理念引领,高屋建瓴

1.树立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认为:“责任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责任是一种精神、一份担当,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要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认真真地做好。身为老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双双对未来充满渴求的眼睛。我们身上有家长的重托,有孩子的期望,我们必须承担起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责任,而且责无旁贷。从个人层面上来说,责任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手段,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也就无所谓个人的发展。大凡有作为的教师和教育家,无一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教育事业深沉的挚爱。因而我们倡导老师们要有责任心,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教育事业负责。为了帮助教师树立责任意识,学校往往通过各种例会不断强化、通过各种典型随时感化,慢慢形成较强的教育集体,打造名牌学校。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明白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意识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是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一部分的归属感。团队并不是人数越多力量越大,只有当团队中每个人都在适合的位置做适合的事情时,团队的作用才能体现。

2.先进理念引领,博采众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年的远程研修与教研室培训,老师们都全员参加,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同时,每周的教研学习,都由组长指定一位老师引领大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且每个周老师们都能自觉学习,完成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学期开学之初,针对学校举行的课堂模式探讨公开课展示活动,我们特别邀请教研室孙主任亲临学校听课、指导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专家做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更有方向。

二、集体互助,打好团体仗

1.集体教研,是集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中、思想的互相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我校集体教研多年,已使众多老师从中受益,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效益。几经完善,已基本形成具有实效性的集体教研程序:分工备课——集体研讨——修改教案——观摩授课——教后反思。即:先由教研组长分工,个人钻研教材形成教案,打印下发给组内每个老师;教研时,老师们根据个人思路提出不同见解,解答疑惑,探讨学情,补充完善教案,最后交流达成共识,修改形成最佳教案;再由组内老师上示范课,其他老师听课评课交流学习,根据观摩课自己上课,然后写教后反思。

2.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近几年,我校新调入的教师较多,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紧张的教学工作,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学科组特指任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与新调入教师结成帮扶对子,由骨干教师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带领新教师听讲课,并在听取新老师的课后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结对子帮扶活动,我们新来的教师大多能够在一个学期即适应并胜任我校的工作,有的成绩名列前茅,一跃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可以说,没有集体的智慧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都得益于这个优秀的集体。

三、精抓细管,稳步提升

1.通过计划安排好学年工作,使教学工作得以有序进展。开学之初,各教研组根据学科大组教学计划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精打细算,工作井然。为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大学科组的计划要在开学之初的大组学科会议上宣读,个人计划在组内交流,一方面让自己的工作有目标,另一方面也给学科组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组内工作更好地开展。

2.抓好课堂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懂得“课上一分钟,胜过课下10分钟”的道理,一方面,学校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督导老师们抓好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以此探索高效的课堂模式,激发老师们的竞争意识,切实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3.通过录课活动,让老师们自查不足,互相学习,共同研讨有效的课堂模式。为了让老师们看到他人的优点与自身教学的不足,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常态课录课活动,让老师们精心准备自己的课堂,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要求各教研组在录课结束后进行交流探讨,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论文作者:林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浅谈集体教研的实施策略论文_林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