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M-1与LFA-1粘附动力学研究及粘附力的测定

ICAM-1与LFA-1粘附动力学研究及粘附力的测定

李秀峰[1]2000年在《ICAM-1与LFA-1粘附动力学研究及粘附力的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可逆性的,它们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可反映两者结合的快慢、强弱、长短等。细胞粘附是二维空间的受体与配体特异性识别与结合的结果,二维动力学不能直接通过测量作用物与反应物浓度随作用时间改变求得。本研究用小系统概率模型和微吸管法探讨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l 1)与LFA-1(leuk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moleculel)相互作用的二维化学动力学行为是一种新的方法,它不仅可用于描述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或白细胞聚集的过程和特征,而且它对认识粘附分子表达及构象变化对细胞粘附动力学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在炎症过程中,白细胞要从血管中迁移到组织中发挥作用,需首先边集并粘附到内皮细胞上,粘附分子介导了这一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位于内皮细胞上的ICAM-1与位于白细胞表面的LFA-1。ICAM-1与LFA-1是特异性受体配体关系,粘附具有Ca~(2+)依赖性,它们可以作为利用生物物理近似研究分子化学动力学性质的理想系统。我们设计了ICAM-1与LFA-1介导的二维细胞粘附模型即分别用微吸管抓持表达LFA-1的淋巴细胞与表面结合有ICAM-1的红细胞并用步进电机控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红细胞无细胞核,柔软,能敏感地检测到10~(-12)牛顿的微小力,故只要在红细胞表面包被上特异性配体既可发生粘附,又可作为力的传感器和细胞粘附的指征。红细胞变形程度与粘附力有确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测定红细胞的轴向伸长值,就可计算粘附力。粘附动力学参数是不能直接测定的,我们须通过粘附概率、接触时间与粘附动力学参数的关系来求得。目前,我们已测得了粘附概率与接触时间的依从关系。此外,我们也尝试用微吸管法直接作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频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粘附频率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时间即不再增加,说明已达到饱和。此外,特异性粘附与非特异性粘附频率有显著差别,激活的内皮或白细胞与未激活的内皮或白细胞粘附也有差别,前者均高于后者。当加入川芎嗪或EDTA或ICAM-1及LFA-1单抗阻断时,粘附频率降低。本研究还着重探讨了粘附分子表达量、构象变化对细胞粘附的影响,对川芎嗪抑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机制作了初步研究。

李秀峰, 曾衍钧, 赵红, 庄逢源[2]2000年在《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受体(Receptor)与配体(Ligand)分子之间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可逆性的,其反应动力学特征通常用正向或逆向反应速度常数κf或κr,及亲和力κa表示.κf与κkr,可分别反映受体与配体结合与解离的速率, κa= κf/κr,表示两者的结合能力.当受体或配体分子至少一种处于游离状态时,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是三维的.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研究三维受体配体反应动力学.当受体配体均位于细胞表面时,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则局限于两细胞之间的二维空间.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研究二维动力学的方法,故直到90年代流动腔和微吸管技术的相继引入,关于受体配体结合动力学的研究才由三维转入到二维水平.二维动力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粘附概率与接触时间的相关性求得动力学参数.

吴超, 黄远成[3]2000年在《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细胞粘附分子(CAM)是指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糖蛋白分子,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CM)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54)与其相应配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11

凌旭[4]2003年在《体外白细胞—内皮细胞动态粘附模型及其定量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研究及与各类疾病的相关性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重点。尤其剪切力条件下内皮细胞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荧光显微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模拟血流,建立了一套研究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在剪切力条件下的粘附的新方法。整套系统包括平板流动小室系统部分和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及显微图象处理部分。通过平板流动小室装置(Parallel Plate Flow Chamber System)产生剪切力,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成像,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定量地研究了流动状态下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且分析了药物地塞米松的抗粘附作用。针对实验得到的大量图像的测量和统计,本设计编制了一个实用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的软件,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和图像分割技术等对获得的图像中粘附的白细胞加以识别和计数,并测量白细胞在内皮细胞上滚动的速度,从而可以定量、客观的研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该实验模型及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深入研究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反应和一些心血管疾病中血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赵佳慧[5]2003年在《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性靶向结合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筛选技术,获得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特异性靶向结合的小肽,并明确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肽导向药物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固相包被分子和冰冻病理组织切片两种方法对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进行亲和淘选,利用ELISA法筛选出能与人ICAM-1特异结合并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阳性噬菌体单克隆,提取其质粒DNA进行测序,分析阳性序列的特点。利用ELISA法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技术从阳性噬菌体单克隆中选取出与人ICAM-1亲和力最高的单克隆作为目的肽序列所在的噬菌体单克隆,计算目的噬菌体单克隆与ICAM-1的亲和常数,进一步推论目的肽的氨基酸序列,并在体外合成、纯化及标记目的肽进行体外和动物体内研究。采用ELISA法检验合成目的肽与人ICAM-1的结合性能并行拮抗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比较合成目的肽、ICAM-1的单克隆抗体在炎症组织中结合部位。将等剂量的合成目的肽和对照无关19肽注射入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的动物模型体内,观察两种小肽在动物模型双侧肾脏的分布。结果:采用两种方法分别经过4-5轮的亲和淘选,经ELISA筛选并测序后得到6个与ICAM-1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单克隆,6条氨基酸序列未见共有序列。经ELISA法反复比较6个噬菌体单克隆,其中14#与ICAM-1亲和力最高,同时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也显示14#与人ICAM-1胞外1-2功能区的连接部结合,结合能最低,复合物最稳定,所以认定其中14#噬菌体单克隆是可与人ICAM-1特异性靶向结合,并且亲和力最高的噬菌体单克隆,14#氨基酸序列即为目的肽序列,为 解放军;总医院车厂进修学防则k学位论义 GRGEFRGRDNSVSVV。计算目的噬菌体单克隆与ICAM-1 的亲和常数约为 7.78X10E7 L/mol。按目的肽的氨基酸序列在体外合成、纯化并 N端标记生 物素,得纯度为99%目的肽冻干粉。在体外,ELISA法验证合成目的肽与人 ICAM刁的结合呈现浓度依赖性,但ICAM-1多克隆抗体不能桔抗合成目的肽 与 ICAM习的结合。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合成目的小肽和抗ICAM-1单克隆抗 体与两种炎症组织中的分布部位完全一致。将标记荧光的合成目的小肽经 静脉注射入单侧输尿管结扎(急性肾小管问质炎症模型)的小鼠体内后, 结果发现荧光颗粒集中分布于梗阻侧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而在同样 血流动力学条件下,与 ICAM-1无关的 19肽则未见荧光颗粒的聚积。结论: 本项研究通过亲和淘选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获得了一种新型的,能与 人ICAM-1靶向结合的目的小肽;在体外,该目的肽与人重组ICAM-1的结 合呈浓度依赖性,在体内,其具有向高表达ICAM-1的炎症部位特异性聚集 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以ICAM-1为靶标的“肽导向 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探讨ICAM-1在机体炎症中的生物学 作用提供了条件。

李盈[6]2006年在《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其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及其基因第4外显子G241R(721G→A)与第6外显子K469E(1405A→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Graves病(GD)的相关性。 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了202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血清sICAM-1水平和ICAM-1基因第4外显子G241R(721G→A)与第6外显子K469E(1405A→G)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其中初诊Graves病患者139例,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GD组(发病年龄<40岁,78例)和晚发GD组(发病年龄≥40岁,61例)两个亚组;健康对照组63例。应用统计软件SPSS11.0分析,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比较用卡方检验,不同基因型的GD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 结果:(1) GD患者外周血中sICAM-1水平较健康对照增高;(2) ICAM-1基因第4外显子721G→A多态位点存在G、A两种等位基因和GG、GA、AA三种基因型;(3) ICAM-1基因第6外显子1405A→G多态位点存在A、G两种等位基因和AA、AG、GG三种基因型;(4) ICAM-1基因第4外显子721G→A多态位点的A等位基因和GA基因型频率在早发GD组高于晚发GD组和健康成人组;(5)ICAM-1基因第6外显子1405A→G多态位点的两种等位基因和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之间无差别;(6) 外周血中sICAM-1水平与上述两种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7)上述两种基因多态性与GD患者的其他生化指标无相关性。 结论:(1) GD患者外周血中sICAM-1水平增高;(2) 中国北方汉族人ICAM-1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721G→A多态,A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GD的易感等位基因;(3) 中国北方汉族人ICAM-1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1405A→G多态,但这种基因多态变化与GD患者发病年龄无相关陛;(4) 上述两种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中sICAM-1水平无相关性。

侯辉, 张丽琴[7]2000年在《T淋巴细胞向炎症组织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感染、炎症及损伤条件下 ,T淋巴细胞通过膜受体、抗原特异性受体、可溶性介质等感知炎症信息 ,各组织亚群再根据信息识别病变部位 ,并调整淋巴细胞自身特性 ,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向炎症部位迁移[1] ,其迁移过程是由T细胞通过粘附分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

张新海[8]2003年在《小鼠PTA1/CD226分子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布和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是1985年发现的一个表达于血小板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分子,1997年基因克隆成功,并在2000年第七届国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大会上获准了新的CD编号(CD226)。自从发现该分子以来,对其结构、分布、功能以及与临床的关系等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PTA1/CD226分子参与了T细胞的分化,也参与了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在结构上人PTA1/CD226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并具有信号转导的功能;新近的研究更证实人PTA1/CD226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在结肠癌等多种来源的细胞系表面发现有人PTA1/CD226分子配体的分布,另外LFA-1、4.1G、hDlg以及Rap1等分子可能与人PTA1发生作用。在临床上,与血小板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PTA1/CD226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潜在应用前景的分子。 本博士论文是基于人PTA1分子研究的基础之上,克隆了小鼠PTA1分子的基因,并进行了其相应的表达、分布、分子特性、以及初步的功能学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有: 利用人PTA1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从GenBank的EST数据库中检索出一段与人PTA1分子在氨基酸水平有51%的同源性的小鼠EST序列,并根据此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ACE方法从BALB/c小鼠胸腺中克隆出小鼠PTA1分子的全长基因以及三个不同剪切体(异型)。结果表明,小鼠PTA1分子cDNA的开放读框有1002bp,编码333个氨基酸残基,比人PTA1分子少3个氨基酸残基;与人PTA1分子在核苷酸水平有67%的同源性,而在氨基酸水平有53%的同源性;在结构上,小鼠PTA1分子为穿膜蛋白,其胞膜外区由四个半胱氨酸组成两个免疫球蛋白V样结构域,而胞浆区具有磷酸化及与信号分子相作用的位点;编码小鼠PTAI分子的基因定位于小鼠第18号染色体,由7个外显子组成;通过对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三种异型均符合mRNA的剪切规则。 将小鼠PTAI胞膜外区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ZB,通过转染COS7细胞、表达上清经抗MyC抗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融合蛋白dTA IMyC,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小鼠 PTA多克隆抗血清;将小鼠PTAI胞膜外区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Tl,转化大肠杆菌BLZI,IPTG诱导表达,用所获融合蛋白GST-mPTAI免疫BAsB止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鉴定表明,兔抗小鼠PTAI多克隆抗血清可以识别天然的小鼠TPAI分子,因而可以用于免疫荧光、免疫沉淀、以及功能阻断实验等研究中;小鼠抗小鼠PTAI单克隆抗体7G10可以识别变性的小鼠 PTAI分子,因而在 Western Blot中检测小鼠 PTAI分子效果较理想。 采用逆转录PCR 原位杂交、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小鼠PTAI的组织细胞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其中,RTICR的结果表明:小鼠 PTA明确地表达于胸腺、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组织,以及 EL.4和 P815等小鼠细胞系;脾脏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小鼠PTAI mR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脾脏被膜下及动脉周围淋巴鞘区域,亦即成熟的T淋巴细胞所分布的区域;对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骨髓来源的不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小鼠PTAI分子主要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其中以CD3+CD4CDS+细胞表达最强,另外,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NKT细胞以及活化的DC也有一定水平的表达。 对小鼠胸腺瘤细胞系EL-4的PTAI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L-4细胞在静止时 PTA有一定水平的表达,当受 TPA刺激活化后PTAI的表达上调;对活化的EL-4细胞进行PTAI兔疫沉淀可以获得分子量为60kDa的主带,另外还有两条分于量略小的条带,活化EL-4的培养上清亦可沉淀出一个小分子量条带,表明上清中有可溶性形式存在;提取 EL-4细胞的 RNA进行 Nowhern Blot研究,发现在未刺激 EL-4细胞即有PTAI mRNA的转录,当 TPA刺激一天后,转录水平大大提高,但当联合使用 TPA和 A23187后,PTAI的转录水平反而明显下降,该结果与在Jurkat细胞上研究人PTAI的结果相类似。 取C57BL历 /J’鼠的DC细胞作为刺激细胞,BALB儿小鼠的纯化CD4+和CDS+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并在该系统中加入抗小鼠PTAI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抗小鼠PTAI多克隆抗体对由异品系DC引起的小鼠T细胞的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中以CD4+T细胞为明显。为了使功能阻断实验更为精确,我们又构建了能稳定分泌小鼠PTAI胞膜外区FC融合蛋白的细胞系CHO-11LAlffg,大量制备融合蛋白hal/lg,交联亲和层析柱,亲和纯化出特异性高的抗小鼠PTAI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的功能学实验创造了条件。 4 通过对小鼠PTAI所进行的各种研究表明,作为人PTAI同源分子,小鼠 PTA在核酸和氨基酸组成、分子结构、分布等方面有许多相似性,但亦存在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尽管小鼠PTAI分子在胞浆区含有与人PTAI相同的结合SHZ?

参考文献:

[1]. ICAM-1与LFA-1粘附动力学研究及粘附力的测定[D]. 李秀峰. 北京工业大学. 2000

[2].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研究进展[J]. 李秀峰, 曾衍钧, 赵红, 庄逢源. 力学进展. 2000

[3].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关系[J]. 吴超, 黄远成. 江苏医药. 2000

[4]. 体外白细胞—内皮细胞动态粘附模型及其定量方法的建立[D]. 凌旭. 浙江大学. 2003

[5]. 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性靶向结合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赵佳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

[6]. 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其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李盈. 青岛大学. 2006

[7]. T淋巴细胞向炎症组织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J]. 侯辉, 张丽琴. 人民军医. 2000

[8]. 小鼠PTA1/CD226分子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布和功能研究[D]. 张新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ICAM-1与LFA-1粘附动力学研究及粘附力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