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吴永兴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吴永兴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吴永兴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情感、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理想才能得到有效贯彻,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具体措施,操作性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传播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战场,是学生发展能力、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对教师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有效发展。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测量大树、旗杆、大楼的高度;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比如将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内容引进课堂设置应用题型。这样教师通过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是以一言堂的形式展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配合教师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新课改要求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教学方法,以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在教学中,选择哪种或哪几种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内容,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元素”时,在第一节课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概念,而本节的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用归纳讲授法解决问题;而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对学生的运算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可以采用练习法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练习,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声、色、影、画的多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种新渠道,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自主发展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的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圆,观察得出结论,但由于学生的作图能力有限,他们在作图中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结果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这样,学生对数学的这个知识点就会很怀疑,对数学的本质难以真正理解。但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利用有关软件任意一点,三条线马上交于一点,然后教师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还是交于一点的。这样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既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重要的。课堂时间有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学习,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就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自学数学,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有一个圆镜被打碎了,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样,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探究状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热情。这样,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会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自学能力是很强大的,以此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有机整合的教学。新课程体现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包括:(1)教师为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2)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提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作,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解决的方法。(3)每个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4)最后让学生反思在这一节课里学习了什么,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认识,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春来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2)。

[2]潘存秀浅谈初中数学理想课堂中的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论文作者:吴永兴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吴永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