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

水稻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

沈鹏[1]2003年在《水稻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在不同氮素营养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在供试品种当中,水陆稻1号的蛋白质含量、东农416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最高。藤系180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为最低。藤系180、富士光的味度值、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明显高于水陆稻1号和东农416,而糊化开始温度、最终粘度、粘滞峰消减值则相对较低。随氮素营养的增加,蛋白质含量、糊化开始温度、粘滞峰消减值增加;而味度值、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回冷粘滞性恢复值下降。 在灌浆成熟期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一直呈增加趋势;灌浆前期淀粉积累量前期明显大于后期。抽穗至12d,水陆稻1号和东农416的总淀粉和支、直链淀粉的积累速率明显快于富士光和藤系180,而在抽穗18d后则相对较低。 灌浆成熟期ADPG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灌浆初期酶活性较低,到抽穗后18~24d达到最大值,其后酶活性逐渐下降。但灌浆成熟不同时期酶活性大小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品质类型间有差异。劣质品种水陆稻1号和东农416表现为,酶活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较优质品种富士光和藤系180早,灌浆前期酶活性较高,灌浆后期酶活性急剧下降。而富士光和藤系180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在整个灌浆成熟期中相对平稳。在酶活性大小上,灌浆前期水陆稻1号明显高于其它3个品种,而在灌浆后期相对较低;优质品种富士光和藤系180表现相反,灌浆前期酶活性较低,后期仍保持较高的酶活性。 在氮素营养与酶活性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24d以前氮素营养对AGPP、SSS、SBE活性影响不大,但抽穗后24、30d时SBE活性受氮素营养的影响很大,随氮素营养的增加,SBE活性降低,而AGPP、SSS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前期AGPP、SSS、SBE活性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呈负相关。灌浆前期的酶活性与味度值呈负相关,而灌浆后期的酶活性与味度值呈正相关。在灌浆24d时,SBE活性对味度值的影响最大(r=0.951),SSS活性与味度值相关最小,在灌浆各时期均未达到显着水平。 灌浆前期,酶活性与下降粘度值、最高粘度呈负相关,与回冷性粘滞性恢复值、粘滞峰消减值呈正相关,而灌浆后期则相反。在抽穗24d时,SBE对淀粉谱特性的影响最大。SBE活性与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呈极显着正相关(r=0.810;0.954),与回冷性粘滞性恢复值、粘滞性消减值呈极显着负相关(r=-0.949;-0.830)。而SSS、SBE活性与淀粉谱特性各指标间相关未达到显着水平。在抽穗30d时,SBE和AGPP对淀粉谱特性影响较SSS大。SBE活性与下降粘度值呈显着的正相关(r=0.735),AGPP活性与下降粘度值和回冷粘滞恢复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0.709。

宋柏权[2]2009年在《不同基因型大豆产质量形成及其氮素调控》文中指出试验于2007~200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进行,选用不同基因型大豆黑农44、黑农48、东农4400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叁个基因型大豆产量、品质形成生理差异以及氮素水平(0 kg/hm2、50 kg/hm2、100 kg/hm2)、氮素后移(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对其影响的生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品质形成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品质表现为:黑农48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最高,黑农44产量居中、脂肪含量最高,东农4400产量最低。品种间生理差异表现为:黑农48品种氮代谢酶活性高、全氮含量高,氮代谢旺盛;具有较高的C/N和较好的碳氮协调性;子粒中IAA含量较高,促进了子粒充实;产量性状较好,氮收获指数最高。黑农44具有较高的碳代谢能力,较低的氮代谢能力,较好的C/N,最高的生物产量。东农4400碳代谢能力较弱、氮代谢能力较强,C/N低;成熟期株高、生物量、氮收获指数最低,株粒数最少。2、氮素水平对大豆碳代谢能力的影响施氮提高了开花期、鼓粒期蔗糖酶活性,适量施氮可以提高苗期、鼓粒始期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施氮在初花期提高了叶绿素a、b的含量及其总量,而在其它时期因品种和氮素水平表现不同。施氮可以提高开花期叶片淀粉含量,降低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期降低叶片可溶糖含量,并在鼓粒始期降低荚皮可溶性糖含量。3、氮素水平对大豆氮代谢酶影响施氮可以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且在酶活性峰值期作用效果最明显。施氮提高了黑农44苗期、鼓粒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其中施氮量为50 kg/hm2时效果较好;而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提高了黑农48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4、氮素水平对大豆氮积累、运转影响施氮增加了叶片和茎秆全氮含量,施氮效果因品种、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别。施氮降低了黑农44、东农4400的氮收获指数,提高了黑农48的氮收获指数。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提高了叁个基因型大豆储存氮对子粒的总贡献率;施氮量为50 kg/hm2时,提高了黑农44、东农4400储存氮对子粒的总贡献率,而降低了黑农48储存氮对子粒的总贡献率。5、氮素水平对大豆内源激素影响施氮可以调节大豆内源激素系统。与未施氮相比,施氮处理降低了苗期叶片中IAA、GA3、ZR、ABA的含量;施氮量为100 kg/hm2时,在生殖生长期提高了叶片中IAA含量,而降低了叶片中ABA含量;施氮量为50 kg/hm2时,提高生殖生长期叶片中ZR含量。施氮提高了大豆子粒中IAA含量,且在成熟期效果较鼓粒期明显;施氮提高了成熟期子粒中GA3含量,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效果更明显;施氮量为100 kg/hm2时,在鼓粒期和成熟期子粒中ZR含量均有提高。而施氮量为50 kg/hm2时,只在成熟期提高了子粒中ZR含量。施氮在鼓粒期、成熟期均提高了子粒中IAA/ABA、GA3/ABA、(IAA+GA3+ZR)/ABA的值。6、氮素水平对大豆碳氮代谢的调节施氮降低了叶片和茎秆中C/N的比值,施氮量为50 kg/hm2时,对茎秆作用效果明显,施氮量为100 kg/hm2时,对叶片效果明显;施氮降低了根系鼓粒期前的C/N比值,而鼓粒期后作用效果不明显。7、氮素水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施氮增加了大豆的株高、株荚数、饱满粒数,降低大豆的结荚高度、结荚结位。适当施氮(50 kg/hm2)提高了大豆子粒的饱满度。8、氮素水平对大豆产量、品质影响施氮增加了大豆产量,施氮量为50 kg/hm2时,黑农44、黑农48产量最高。施氮量为100 kg/hm2时,东农4400产量最高。施氮提高了黑农44的脂肪含量,降低了东农4400的脂肪含量。施氮量为50 kg/hm2时,提高了黑农48的脂肪含量;施氮量为100 kg/hm2,降低了黑农48的脂肪含量。施氮降低了黑农44、东农4400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黑农48的蛋白质含量,且施氮量为50 kg/hm2时,黑农48蛋白质含量最高。9、氮素后移对大豆产量、品质影响在50 kg/hm2氮素施素水平下,与氮素未后移处理相比,氮素后移降低了黑农48产量,其中R1期氮素后移(T1)减产幅度最大,为10.37 %。R1期氮素后移(T1)降低了东农4400产量,提高了黑农44产量;R3期氮素后移(T2)提高了黑农44、东农4400产量;R5期氮素后移(T3)提高了东农4400产量,降低了黑农44产量。氮素后移提高了东农4400的蛋白质含量,R3期氮素后移(T2)蛋白质含量最高;氮素后移降低了黑农48蛋白质含量,且随着后移时期推迟,蛋白质含量降低;R1期氮素后移(T1)、R3期氮素后移(T2)降低了黑农44的蛋白质含量,R5期氮素后移(T3)提高了黑农44蛋白质含量。氮素后移降低了黑农48的脂肪含量,随着后移时期推迟,降低作用明显。R1期氮素后移(T1)提高了黑农44的脂肪含量,降低了东农4400的脂肪含量;R3期氮素后移(T2)降低了黑农44、东农4400的脂肪含量;R5期氮素后移(T3)提高了黑农44、东农4400的脂肪含量。

张明伟[3]2018年在《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前茬水稻中晚熟品种和水稻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致使小麦适期播种面积缩减,晚播与过晚播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地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已成为栽培学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在从晚播小麦的成因、种植业结构、生态和生产条件、品种选用和适应晚播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对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理论与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本研究以筛选适宜晚播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基础,分别在江苏沿江地区晚播(较适播期推迟10天左右)与里下河地区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天以上)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栽培措施组合试验,构建不同的产量群体,研究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6750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群体特征、氮素吸收与利用规律、光合衰老特性与生理机制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探索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适用品种选择江苏省淮南稻茬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沿江地区晚播和里下河地区过晚播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应性好的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品种。适合稻茬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3和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条件下能获得8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两品种一致表现为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结构协调,LAI适宜,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灌浆,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性能。适合稻茬过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2和扬麦23,过晚播条件下可获得6750kg·hm~(-2)以上目标产量。扬麦22具有较好的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两年平均产量达7200.38kg·hm~(-2),扬麦23两年平均产量为710~4.62 kg·hm~(-2)。以上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稳产性好,群体结构协调,叶面积指数适宜,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快速灌浆启动早,峰值速率大,快速完成灌浆,避高温逼熟等特点。2.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稻茬晚播条件下,扬麦23和扬辐麦4号8000kg·hm~(-2)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39.0~40.0粒、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1~1.3倍、2.3~2.5倍、1.1~1.2倍,茎蘖成穗率为40.0%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5000 kg·hm~(-2)左右,成熟期为21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6200kg·h1--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分别在7.0、5.6、3.2左右,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为0.31~0.33粒/叶·cm~2和11.5~11.8mg/叶.cm~2左右有利于获得高产。稻茬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扬麦23产量6 750 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10×10~4·hm~(-2)、36.0~37.0粒、40.0g左右,总结实粒数为18500×10~4粒以上;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4~1.5倍、2.6~2.7倍、1.3~1.4倍,茎蘖成穗率为38%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3 500~14000kg·hm~(-2)、成熟期为19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5300kg·hm~(-2);孕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LAI分别在7.5左右、5.0~5.5和2.8~3.3;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在0.25~0.26粒/叶· cm~2和9.2~10.Omg/叶· cm~2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的产量构成中的穗数虽然是主茎成穗为主,但分蘖穗仍然对产量有一定贡献,应合理加以应用。3.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氮素吸收与积累特点~(15)N示踪研究表明,稻茬晚播条件下,开花期与成熟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均以土壤氮素为主,开花期对氮素的吸收以基施氮为主,成熟期则吸收追施氮比例高于基施氮。花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其中茎鞘转移量最大,转移氮素以基施氮为主。增加密度显着的增加了成熟期植株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量以及占总氮比例。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中氮素的积累提高,主要是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向籽粒中转运效率增强。说明晚播条件下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减少土壤中肥料残留,提高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运转量,氮肥施用适当后移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稻茬晚播8000 kg·hm~(-2)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为120.0~130.0 kg·hm~(-2)、170.0~190.0kg·hm~(-2)和230.0~250.0kg·hm~(-2)。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分别为50.0~55.0kg·hm~(-2),开花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在50 kg·hm~(-2)以上。产量8000 kg·hm~(-2)高产群体除氮肥偏生产力以外,其他氮效率指标,如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等与7500 kg·hm~(-2)高产群体及中高产群体无显着差异。稻茬过晚播条件下,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95.0~100.0kg·hm~(-2)、170.0 kg·hm~(-2)左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花后氮素积累量应分别高于210.0 kg·hm~(-2)和45.0 kg·hm~(-2)。拔节至孕穗期、孕穗至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分别为35.0~45.0 kg·hm~(-2)和70.0~75.0 kg·hm~(-2)。产量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的氮素农学效率以及氮素生理效率均高于中、低产群体,植株体内的氮素转运效率也高。4.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尤其是乳熟期,剑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在43.0~47.0与16.0umol·m~(-2).s~(-1)左右。晚播高产群体花后不同天数的剑叶SPAD值及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MDA含量低于中高产群体,随开花天数增加,差异更为显着。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与产量均显着正相关。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花后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乳熟期剑叶SPAD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控制在35.0~37.0、14.5umol·m~(-2)·r-1左右。花后不同天数的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低产群体,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相关分析表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MDA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5.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碳氮比变化特点剑叶碳氮比随开花天数呈增加趋势,8000 kg·hm~(-2)高产群体剑叶碳氮比与其他群体无显着差异,花后21天与28天显着高于其他群体。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剑叶碳氮比与剑叶SPAD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剑叶的衰老显着相关。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全氮含量与NR、GS酶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说明高产群体剑叶应具有较高的氮素合成能力。8000 kg·hm~(-2)高产群体开花期剑叶蔗糖含量显着低于中高产群体;花后14天起,8000kg·hm~(-2)高产群体蔗糖合成能力增强,蔗糖含量显着高于中高产群体。SS与SP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规律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SS与SPS酶活性与剑叶蔗糖含量均显着正相关。6.稻茬晚播小麦的抗倒特性由于播种密度增加,降低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以及茎秆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的积累,从而影响小麦的抗倒性能。减少氮肥施用量、基肥施用量和控制拔节期施肥比例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茎粗壁厚与充实度,增强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提高基部第二节间木质素的含量,从而提升小麦抗倒能力。相关分析表明,抗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 =-0.94**),与基部节间总长、穗下节间长度以及株高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2**、-0.70**、-0.64*),与基部一、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呈显着正相关。基部第二节间伸长40天后的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AL、TAL酶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因此晚播小麦采用270×10~4·hm~(-2)基本苗、225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1:3运筹比例有利于控制倒伏,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7.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合沿江地区晚播条件下,扬麦23与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高产栽培技术组合为基本苗27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4:2:1:3,磷钾肥用量90kg·hm~(-2),可获得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里下河地区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与扬麦23过晚播栽培技术组合则为基本苗宜在33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6:0:2:2,磷钾肥用量在90 kg·hm~(-2)可获得675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

于秋竹[4]2008年在《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以不同饲用玉米品种(中原单32、龙辐208、高油115)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素用量(不施氮、每公顷施纯氮50kg、100kg、150kg、200kg、250kg、300kg)对饲用玉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明确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的光合特性、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系统揭示施氮量对饲用玉米产量和蛋白质的调控效应,旨在为饲用玉米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氮肥、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改善饲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饲用玉米株高、茎粗与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子粒产量(除苗期和拔节期外)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除苗期外单株绿叶数与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及子粒产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2.叁个品种叶面积指数均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叶绿素总量整个生育过程中均以N250为最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总量与生物鲜重(除成熟期外)、生物干重和子粒产量(除成熟期外)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3.饲用玉米功能叶片NR、GS、GDH活性和SP含量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孕穗期和抽雄期;饲用玉米子粒GS、GDH活性和SP含量在吐丝后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但峰值出现时期因品种和氮素用量而异。氮素用量对功能叶片和子粒NR、GS、GDH活性和SP含量的影响因品种和时期而异。功能叶片NR、GS、GDH活性和SP含量(成熟期除外)各处理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子粒GS、GDH(除吐丝后49天外)活性和SP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4.除苗期外功能叶片NR、GDH、GS活性和SP含量与生物鲜重、生物干重、蛋白产量和子粒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子粒GDH、GS活性和SP含量与生物鲜重、生物干重、蛋白产量和子粒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5.饲用玉米叶片粗蛋白含量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茎秆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呈不断降低趋势,子粒粗蛋白含量在灌浆期间的变化趋势因品种和氮素用量而异;氮素用量对各器官粗蛋白含量因品种和时期而异;叁个品种成熟期叶片粗蛋白含量、茎秆粗蛋白含量均以N250为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子粒粗蛋白含量中原单32以N200为最高,而龙辐208N250最高,高油115N300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6.氮素用量与饲用玉米生物鲜重、生物干重、蛋白产量、可消化总养分产量和净能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中原单32生物鲜重以N200为最高,龙辐208和高油115N250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叁个品种生物干重均以N250为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叁个品种蛋白产量均以N250为最高;中原单32N200与N250处理间蛋白产量差异不显着,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龙辐208和高油115各处理间差异极显着。在同一氮素用量下高油115生物鲜重始终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龙辐208生物干重、蛋白产量为最高。7.综合饲用玉米生物鲜重、蛋白产量得出,中原单32N200为最佳氮素用量,龙辐208和高油115N250为最佳氮素用量,从生物干重来看,叁个品种N250为最佳氮素用量;生物鲜重高油115品种间表现最好,生物干重、蛋白产量龙辐208表现最好。

王强[5]2006年在《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形成和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以普通玉米本育9、高淀粉玉米平安18、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和高淀粉玉米四单19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用量处理下,通过对淀粉合成关键酶和淀粉含量及籽粒品质的测定及分析,并结合显微技术,对玉米淀粉粒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探索玉米淀粉的形成积累规律,明确玉米淀粉形成机理以及氮素用量调控效应,以期为春玉米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高淀粉玉米品种改良奠定基础,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论如下:春玉米ADPG焦磷酸化酶的活性在春玉米子粒灌浆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ADPG焦磷酸化酶与淀粉形成积累密切相关,是春玉米淀粉形成的关键酶,春玉米吐丝后28、35天的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可以作为预测淀粉含量的一项指标,对于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处理。春玉米淀粉分支酶(Q酶)在子粒灌浆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较早,出现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下降速度缓慢,Q酶活性对淀粉形成积累有显着影响,Q酶与淀粉组分相关性表现为:支链淀粉>总淀粉>直链淀粉,本育9、平安18、四单19N200处理Q酶活性最高,丰禾10QN100处理酶活性最高。春玉米子粒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在子粒灌浆过程中均呈“S”曲线动态变化;春玉米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变化趋势相似,各品种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出现日期因氮素用量而异,施氮量不足,春玉米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出现较早,并且积累速率高值持续期较短,氮素供应充足,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出现较晚,并且积累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长;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玉米吐丝后35天(平安18N0除外),N200处理直链淀粉积累速率最高。对于春玉米总淀粉含量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氮肥处理,不施氮肥和过量施氮会极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在最佳施氮条件下,春玉米总淀粉含量在品种间表现为:平安18>四单19>丰禾10>本育9。春玉米淀粉粒为单粒,表面光滑,淀粉粒呈球体或多面体,处于细胞中央部位的淀粉粒体积较大,多为多面体,处于细胞边缘的淀粉粒体积较小,多为球体。春玉米淀粉粒数目与子粒库容呈正相关关系,成熟期淀粉粒数目、淀粉粒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氮素用量处理各品种淀粉粒数目均表现:N200>N100>N300>N0,施氮量不足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淀粉粒的积累,适量施氮有利于春玉米淀粉粒的积累,成熟期各品种淀粉粒密度最高植比较为:平安18>本育9>四单19>丰禾10。不同氮素用量对淀粉粒数目和淀粉粒密度影响显着,从提高春玉米淀粉粒数目和淀粉粒密度的角度分析,N200是最佳处理。春玉米单穗子粒库容呈“S”曲线变化,春玉米子粒库容与淀粉粒数目、淀粉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成熟期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子粒库容影响显着,适量施氮可以提高子粒库容,氮素用量不足或过量施氮会导致子粒库容下降,不施氮肥子粒库容下降明显,N200处理对子粒库容增长最有利。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百粒重影响较小,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平安18、丰禾10、四单19百粒重在处理间表现均是N200处理最佳,本育9N300处理最佳;穗粒数是影响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氮肥用量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各品种穗粒数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处理间均表现为:N200>N100>N300>N0,在施氮条件下,穗粒数在品种间均表现为:平安18>丰禾10>本育9>四

周升明[6]2007年在《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进一步完善水稻高蛋白高产高必需氨基酸栽培技术,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探讨了习惯栽培法、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即栽培综合法)、综合栽培改良Ⅰ(生物有机肥替代10%无机氮肥量)、综合栽培改良Ⅱ(生物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肥量)四种不同栽培法对水稻功能叶和子粒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酸合成酶、蛋白水解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子粒产量、糙米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糙米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习惯栽培法相比,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水稻功能叶蛋白水解酶、功能叶和子粒谷氨酸合成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增强水稻氮素吸收、同化及氨基转移的能力,有利于水稻高产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的形成。2.与综合栽培改良Ⅱ、综合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相比,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水稻功能叶和茎鞘中氮的含量,提高叶片和茎鞘中的氮向子粒的转运率。3.与综合栽培改良Ⅱ、综合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相比,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综合栽培改良Ⅰ早稻产量为6048 kg/hm~2,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2.28%、1.02%和1.54%,综合栽培改良Ⅰ早稻糙米全氮含量平均值为20.42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4.72%、6.69%和3.60%;蛋白氮含量平均值为18.76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2.91%、6.29%和3.88%。综合栽培改良Ⅰ晚稻糙米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7.80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6.08%、8.27%和3.43%;蛋白氮含量平均值为16.13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5.29%、6.96%和0.75%。综合栽培改良Ⅰ早稻蛋白质产量为572 kg/hm~2,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高出76 kg/hm~2、31 kg/hm~2和31 kg/hm~2,分别提高了15.32%、5.73%和5.73%。4.与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相比,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湘早籼24号糙米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和水稻第一、二限制性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的含量。综合栽培改良Ⅰ湘早籼24糙米17种氨基酸总量为209.38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高出48.74 g·kg~(-1)、31.01 g·kg~(-1)和27.1 g·kg~(-1),分别提高了30.34%、17.39%和14.87%。综合栽培改良Ⅰ湘早籼24糙米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6.66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高出13.33·kg~(-1)、7.26 g·kg~(-1)和6.91 g·kg~(-1),分别提高了30.76%、14.70%和13.89%。综合栽培改良Ⅰ湘早籼24号糙米赖氨酸含量为6.06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高出23.67%、9.39%和17.90%。综合栽培改良Ⅰ湘早籼24号糙米第二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70 g·kg~(-1),比习惯栽培法、综合栽培法和综合栽培改良Ⅱ分别提高了48.95%、63.72%和22.92%。

杨亮[7]2006年在《氮素用量对春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蛋白组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东农250、四单19、丰禾10)为试验材料,设四个氮肥处理(即每公顷施纯氮0㎏、100㎏、200㎏、300㎏)。探讨了春玉米不同器官(功能叶片、根部、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规律,并系统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及产量的影响,进而揭示施氮量对产量及蛋白质的调控效应,旨在为玉米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论如下:春玉米功能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各品种N0处理升高后一直下降),且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期大都是孕穗期(东农250 N100处理、四单19 N100处理抽雄期)。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双峰曲线(除丰禾10 N100、N200处理外)变化趋势,第一个峰值出现后,在生育后期还会形成第二个峰值。叁个品种N200处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并且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1天(四单19 N200处理在吐丝后28天)。对叁个品种来说,N200处理均能提高功能叶片、根、子粒的酶活性,是最佳的氮素处理。灌浆过程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氮素用量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东农250和四单19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过量施氮子粒蛋白含量反而降低。从提高蛋白质的角度,东农250和四单19 N200处理是最佳氮肥处理;丰禾10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从本试验结果来看,N300处理较好。灌浆过程中子粒赖氨酸含量呈现高低高变化趋势,施用氮素能显着提高赖氨酸含量。子粒色氨酸呈缓慢下降趋势,东农250、四单19整个灌浆过程中色氨酸含量N300>N200>N100>N0,丰禾10 N200>N300>N100>N0。成熟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子粒赖氨酸含量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对东农250、四单19子粒色氨酸含量而言,N3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丰禾10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不施氮不利于子粒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的提高。东农250、丰禾10子粒清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东农250N0处理吐丝后7~14天略有升高),四单19吐丝后7~14天略有增加而后下降(N300处理一直下降);灌浆后期(吐丝42天后)不施氮处理清蛋白含量低于施氮处理。子粒球蛋白含量,东农250呈下降趋势(吐丝后7~21天略有升高);四单19、丰禾10则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再迅速降低。叁个品种在灌浆后期(吐丝42天后)施氮处理子粒球蛋白含量略有升高,而不施氮处理则低于施氮处理。成熟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子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不施氮不利于子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提高。子粒醇溶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升高(即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醇溶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即相同氮素用量下丰禾10醇溶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东农250和四单19,四单19醇溶蛋白含量高于东农250。子粒谷蛋白含量不断升高(东农250、四单19吐丝后21~28天略有降低)。叁个品种春玉米谷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同一氮素用量丰禾10谷蛋白含量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成熟期方差分析表明, N200处理是提高子粒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

叶珍[8]2005年在《杂交水稻蔗糖淀粉代谢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糖代谢有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了5个在有效穗、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等籽粒库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品种间,亚种间水稻杂交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在水稻抽穗开花至成熟过程中,动态测定了剑叶、茎鞘、籽粒库的碳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用RT-PCR方法,比较了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并将蔗糖淀粉关键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与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水稻蔗糖淀粉代谢对产量的形成的影响,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参考依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杂交组合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花后8d都达到最高值,呈单峰曲线。高产组合683/527的剑叶的净光合速率高,净光合速率的高值持续期长;剑叶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剑叶的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也较高,且两者呈高度相关关系;在灌浆中后期高产组合683/527的剑叶蔗糖合成酶活性明显提高。因此,净光合速率、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都能作为源强的指标。 2、在灌浆前期和中期,高产组合683/527的茎鞘中蔗糖、淀粉含量高,呈单峰曲线,有利于茎鞘物质向籽粒运转;其他组合的茎鞘中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呈双峰曲线,说明在灌浆后期,茎鞘物质不能及时转运到籽粒中。茎鞘中蔗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有关。在灌浆前期,不同杂交组合茎鞘中a-淀粉酶活性都比较低,而在灌浆中后期增加很快。淀粉的降解与a-淀粉酶活性有关。在高产组合683/527中a-淀粉酶活性最高,有利于茎鞘中的淀粉分解运往籽粒。相反,Ⅱ-32A/联恢9号的a-淀粉酶活性较低,不利于茎鞘中暂时贮存的淀粉降解和转运。 3、籽粒充实好的683/527和汕优63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籽粒充实差的Ⅱ-32A/联恢9号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异步,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最大灌浆速率和最终粒重明显大于弱势粒。子粒灌浆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天数明显小于弱势粒。 4、灌浆前期,强势粒的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酶、淀粉合成酶活性增长速度快,因此,强势粒的淀粉含量均高于弱势粒;而弱势粒中蔗糖合成酶的活性表现较晚,不利于运输到子粒中的糖降解,使得弱势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强势粒。籽

张海彬[9]2011年在《寒地粳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生理生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粳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黑龙江省是属北方寒地稻作区,生育期短,温度低、有效积温少。围绕着寒地粳稻杂种优势强弱和利用前景问题,至今争议很大。针对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水稻生产条件,本研究选用晚熟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吉粳88号以及晚熟大粒型品种东农7180和大穗型品种松粳172、普引06-5,中熟高产品种龙稻4号和垦鉴稻8号等产量构成因素各有明显差异的7个粳稻品种作为亲本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及亲本为试验材料,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杂种优势组合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变异特点、分蘖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分蘖期和灌浆过程中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蒸煮食味品质特性等,旨在阐明寒地粳稻产生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而为寒地粳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和前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大的组合,其它产量性状不一定都最大,突出某一产量性状不一定配制单株粒重高的杂交组合,必须协调各产量性状;各产量性状高亲优势的提高对单株粒重的高亲优势都产生有利的作用,尤其是每株穗数高亲优势对单株粒重的高亲优势影响很大;单株粒重上产生很强的高亲优势组合,在多数产量性状上同时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在单株粒重上供试的15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并不很强,尤其是对照优势,只有2个组合的对照优势为5%左右,其它组合均为负值;寒地粳稻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强弱与亲本自身的单株粒重大小关系并不很大,亲本单株粒重大,不一定组合的单株粒重高亲优势也大。分蘖时期干物质重与单株粒重高亲优势值间呈正相关,其中分蘖中期的相关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与每株穗数和每穗总粒数高亲优势值间呈不显着的正相关,与千粒重和结实率呈不显着的负相关;强优势组合干物质积累量要显着高于弱优势组合,分蘖时期干物质重高低对单株粒重及单株粒重高亲优势的高低影响很大,强优势的表现需要强大的干物质积累作为支撑。分蘖时期强优势组合的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水解酶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弱优势组合,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强的组合分蘖期具有旺盛的氮代谢,分蘖期氮代谢强弱与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大小有密切关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的组合,其单株粒重优势也高,反之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低的组合,其单株粒重优势也低;在灌浆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等活性均是前期较低,后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降低,呈单峰曲线变化,强优势组合的这些酶活性显着高于弱优势组合,灌浆过程中籽粒或叶片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大小与千粒重和单株粒重高低有密切关系,酶活性大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在分蘖期测定的叁次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中,强优势组合的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水解酶等活性高亲优势值均为正值,弱优势组合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亲优势值大多为负值;灌浆成熟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明显高于弱优势组合,强优势组合的籽粒和叶片的碳氮代谢明显高于弱优势组合。分蘖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亲优势与干物质重和单株粒重的高亲优势关系密切,分蘖期维持旺盛的氮代谢是提高同期干物质重及单株粒重高亲优势的基础,酶活性表现出的高亲优势值越高,干物质重和单株粒重的高亲优势值也越高;灌浆不同时期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亲优势值高,产量性状高亲优势值也高,碳氮代谢酶活性杂种优势高低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表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强弱优势组合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极显着高于弱优势组合,杂种优势强弱不同的组合间淀粉谱特性并没表现明显的变化规律。鉴于寒地粳稻单株粒重的对照优势很弱、品种间遗传基础狭窄、有效积温低等原因,寒地粳稻拟通过杂种优势提高单产难度很大。而且,目前和将来人们最求优质稻米的形势下黑龙江省推广杂交粳稻将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和地域优势,这将会限制寒地杂交粳稻的推广利用。目前寒地粳稻超高产育种仍然以品种间杂交育种为主要途径为宜。

周紫阳[10]2011年在《高梁子粒淀粉遗传特性及积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80%的粒用高粱用于酿酒业,出酒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淀粉含量。淀粉是高粱子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高低是决定高粱酿造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在粒用高粱的研究和应用上主要以高淀粉酿造型高粱为主。对高粱子粒淀粉含量遗传特性、积累规律及调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高粱育种、栽培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有关高粱子粒淀粉遗传特性、淀粉积累规律及其与叶片生理关系,以及钾肥调控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研究很少或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以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NCⅡ设计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通过对杂交种的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淀粉在亲本和杂交种间的遗传表现。以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淀粉积累特性及其与叶片生理关系,以及钾肥调控对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高粱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对3个性状的表型值均有重要作用。在高淀粉高粱杂交种的选育中,首先要重视对双亲一般配合力的选择。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更多的选择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组合,才能使杂交种获得较高的淀粉含量。淀粉含量占高粱籽粒产量的70~80%,对高粱的品质性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亲本会对杂交后代总淀粉中的直(支)链淀粉比例产生显着影响。高淀粉含量主要与高支链淀粉含量有关。由于支链淀粉的合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对这个性状的改良难度更大。本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多为正值,通过加强对这个群体的性状改进,选育出支链淀粉含量更高的恢复系是可行的。2、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子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子粒灌浆过程中,高淀粉高粱和低淀粉高粱子粒淀粉含量变化趋势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淀粉高粱和低淀粉高粱在灌浆初期子粒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着差异,而在灌浆中后期才逐渐表现差异;与直链淀粉积累不同,高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就显着高于低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子粒总淀粉积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整个灌浆期支链淀粉积累和灌浆中后期直链淀粉积累的不同造成的。3、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开花后叶片光合指标及其与子粒淀粉含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淀粉高粱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低淀粉高粱叶片。在灌浆中后期,子粒淀粉含量与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子粒淀粉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要比淀粉含量与比叶重、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密切。由于现代技术手段的改进,可方便地进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瞬时、准确测定,因此可以把净光合速率作为选择高淀粉高粱的一个有效指标。4、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开花后叶片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其与子粒淀粉含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开花后,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SOD和CAT活性峰值出现在花后28天,POD活性峰值出现在花后21天。高淀粉与低淀粉高粱叶片SOD和CAT活性在花后14天内差异不显着;在开花21天后,高淀粉高粱叶片S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低淀粉高粱叶片SOD和CAT活性。在开花后35天内,高淀粉高粱叶片POD活性显着高于低淀粉高粱叶片POD活性,42天后,高淀粉与低淀粉高粱叶片POD活性差异不大。在开花21天后,子粒淀粉含量与叶片SOD、CAT活性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在开花35天内,子粒淀粉含量与叶片POD活性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高淀粉与低淀粉高粱叶片MDA含量在花后14天内差异不显着;在开花21天后,高淀粉高粱叶片MDA含量显着低于低淀粉高粱叶片MDA含量,子粒淀粉含量与叶片MDA含量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高淀粉高粱开花后,叶片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使叶片衰老减缓,为保持较高光合作用强度奠定基础。5、钾肥调控对高粱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加高粱植株有效绿叶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使干物质向经济器官积累增多,提高经济系数,增加子粒产量。其中以每公顷基施钾肥90kg,追施钾肥30kg产量最高。6、钾肥调控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明显提高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施钾肥提高灌浆期高粱总淀粉积累速率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以及灌浆中后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其中以每公顷基施钾肥90kg,追施钾肥30kg子粒淀粉含量最高。7、钾肥调控对高粱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增加高粱花后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这是施钾增产量的原因之一。其中以每公顷基施钾肥90kg,再追施钾肥30kg效果最好。8、钾肥调控对高粱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钾肥调控能显着提高高粱叶片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有利于活性氧的清除,延缓叶片衰老进程,这是施用钾肥提高子粒产量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水稻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D]. 沈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2]. 不同基因型大豆产质量形成及其氮素调控[D]. 宋柏权. 东北农业大学. 2009

[3]. 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 张明伟. 扬州大学. 2018

[4]. 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氮代谢的影响[D]. 于秋竹.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5].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形成和积累的影响[D]. 王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06

[6].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D]. 周升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7].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蛋白组分的影响[D]. 杨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06

[8]. 杂交水稻蔗糖淀粉代谢与产量关系的研究[D]. 叶珍.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9]. 寒地粳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 张海彬. 东北农业大学. 2011

[10]. 高梁子粒淀粉遗传特性及积累规律的研究[D]. 周紫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水稻成熟期子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