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儿子回到我的童年_土豆论文

带我儿子回到我的童年_土豆论文

带儿子去我的小时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时候论文,儿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儿子小睿已经11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上的稚气和可爱也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心智的成熟,行动的果敢。身为母亲的我,深感欣慰,但是儿子身上也有许多令人皱眉的小问题,例如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遇事爱钻牛角尖……于是,我决定带他去我的小时候——

感受种豆得豆,收获成功的喜悦

我的老家责任田旁边有一块20平米左右的小空地,那时家里责任田多,我爸爸便把这块小空地“承包”给了我,在我上学之余,全盘负责这块地的收种。种什么,怎么种,全是自己拿主意,于是,在季节变更的时候,我也像个小大人似的,用小钉耙把土块弄小弄匀,郑重地洒下种子,浇水,除草……一步也不敢落下,当时的我是心生怨恨的,后来从中体验到父母的辛劳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喜悦,算是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良苦用心。现在长大了,我依旧承包着这块责任田。

在征得儿子同意后,我又把这块地给了儿子。一直在城里长大的儿子,看到地上摇曳生姿的蔬菜,泥土下露出的土豆,兴奋得满脸通红,欣然接受了任务。刚开始的时候儿子是很投入的,我和他先用镰刀把土豆的叶子割下来,然后用小铁锹把土豆小心翼翼地挖出来,在挖第一个土豆时由于太心急,把一个大土豆劈成了两半,儿子急了,连连埋怨自己不小心,要知道土豆可是儿子的最爱啊!

随着地上的土豆越堆越多,儿子的干劲越来越足,很快就完成了土豆的收获,看着地上的土豆,儿子动起了“小心思”:“妈妈,这块地的产权是归我所有吧?”“是啊!”我随口应道。“哦,那就是说这些土豆也都归我所有了!”“那可不行,这些土豆是妈妈种下去的,施肥、浇水、除虫是外公帮着干的,你说这些土豆该给谁呢?”儿子低下了头,“那当然是给外公和妈妈……”外公指导儿子把土豆分成了三份:妈妈的菜园、妈妈播种,得三分之一的土豆;外公打理菜园,得三分之一的土豆;儿子挖土豆有功,也得三分之一的土豆。儿子把这些土豆都当宝贝一样收着,遇到要好的朋友就说:“这可是我自己辛苦劳动换来的土豆,以后我还要种更多的土豆……”

每到周末,儿子就缠着我们回乡下的老家,因为他要管理自己的菜园。有一次,天气干旱,菜园里地很干,儿子决定到河里去弄些水上来浇,这对他来说有些难,本来我想拖个自来水管过来,但转念一想,这也未尝不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于是我找来两个旧的油漆桶,我们俩一起到旁边的鱼塘里去弄水,我负责到鱼塘边把水舀到桶里,儿子负责运输,刚开始,他总嫌我水装得太少,叫我把水装满。可我把水装满后,水总是溢出来,把我们的“运输通道”都弄湿了,儿子差点摔个大跟头。儿子摸着自己的屁股,感慨万分:“真是欲速则不达啊!”

看着那些蔬菜都喝饱了水,儿子撑着自己的小脑袋,美滋滋地说:“我太有成就感了!”菜园子里总是给儿子好多惊喜,碧绿的黄瓜,红红的西红柿,伏在地上的小草莓,像灯笼一样的辣椒……不时的,外公就将儿子的“劳动成果”带到城里来,儿子吃着他的那些“劳动成果”,别提多美了。他爸爸问他:“你以前不是不喜欢吃西红柿吗?现在怎么吃啦?”儿子挺直小胸脯,说:“那可是我付出了心血亲自种出来的,绝对绿色环保!”

回忆多味童年,胸怀感恩的情愫

除了带儿子管理菜园子之外,我还带儿子去我小时候的学校,看着以前低矮潮湿现在已经变成养鸡场的学校,儿子似乎不太相信这就是妈妈以前的学校,没有日光灯,没有电风扇,没有水泥地,没有升旗的地方,没有像样的操场……儿子问我:“妈妈,你就是在这里把毛笔字练得很好的吗?”“妈妈,你就是在这里看了好多好多的童话故事书吗?”“妈妈,你就是从这里读书读到师范学校的吗?”我郑重地告诉他:“是的,这就是妈妈读书的第一所学校。在这里,妈妈学会了怎么去学习,从书籍中发现了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一直努力学习,就是想有一天能走出校门到更广阔的世界去。”

从母校步行回家的路上,和儿子讲起我上学时的事情:每天放学回家,我们总是和一个同村的老师同行,他总是给我们讲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说到关键时刻,快到家了,缠着问老师结局,老师总是笑眯眯地说:“欲知后来如何,请待下回分解!”把我们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急切盼望着第二天的到来,一点都不觉得半小时的步行路程是苦或是累,就是这样,这位老师帮我推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户……儿子若有所思,说,“妈妈,以前我总是埋怨你不能早些来学校接我,真的不应该……其实我也可以像你一样去挑战一下自己!”

带儿子去我的小时候,不是要儿子重新吃我吃过的苦,而是要让他去感受生活的滋味不是只有甜,它还有酸、苦、辣……生活是多滋多味的,我们不能决定生命中的一些因素,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只要积极地面对,生活终会露出我们期待的微笑。

标签:;  

带我儿子回到我的童年_土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