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张芳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张芳

(渠县琅琊镇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 635200)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终生。我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身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人并不是单纯地受理性支配,还要受自己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制约,良好的习惯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习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潜移默化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杜威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梯口,我们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提醒幼儿不拥挤;在草地里,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二、目标激励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发展纲要明确规定:要向幼儿进行“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合作、诚实、勇敢、不怕困难、遵章守纪等优良品质和文明行为。要达到这些较抽象的目标,对幼儿来说难以理解,教师也无从操作。如果我们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种种要求逐个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减少达到目标的坡度,使他们易于达到一些要求,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我们为他们设计了“小目标主人”的教育活动,各班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小目标,并把小目标提炼绘制成图解表,每月绘制一张,他们一看图解表就能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从而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开始每两周训练一项,后来发展为一周训练一项。经过努力幼儿完成小目标后,尝到实现小目标的欢乐,又会产生新的期望。教师对幼儿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调动积极性,阶段性小目标更能唤起全体幼儿的进步愿望,为下面的目标铺垫。对那些道德行为基础较差的幼儿则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小处着眼、小事做起。在“小目标主人”的活动中,我们还运用小红花评比、争星赛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激励机制,这样既丰富了“小目标主人”活动的内容,又有力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正面引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一些不良好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教师要细心观察,正面引导。例如,我班上的保育员会每隔两三天会折好一叠厚厚的卫生纸方便幼儿用,而有一段时间,天天要准备一叠纸,我觉得奇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意中被我发现了纸快速用完的秘密,原来是班上一名叫张红梅的小朋友的“杰作”,她每次除自己用纸外,还把纸装在口袋和书包里。发现这个秘密后,我不露声色,在上课时我就说:“我们班上的卫生纸宝宝长了翅膀,它会飞走,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口袋里,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书包里,飞走的纸宝宝它找不到家了,那个小朋友会帮助纸宝宝的,把它送回家。”课后我就把小朋友带到户外活动,返回教室时,纸悄然返回。于是我让全班小朋友用掌声庆祝纸宝宝回家,同时也教育全班小朋友分清自己和他人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更不能带回家。经过这件事,被张红梅小朋友带回家的磁性图钉也在一朵小红花的鼓励下,在老师和小朋友都未注意的时候回到了黑板上。许多幼儿丢失的铅笔、橡皮、玩具、书籍也都物归原主了。

四、 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自制,克己,诚实,理性地服从,这种种美德的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幼儿是生活在游戏中的,为了满足幼儿模仿现实生活的愿望,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充分创造角色游戏的条件,使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游戏中,幼儿情绪高涨,行动积极,能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有许多好处,让孩子在玩中成长,玩里学习,善于玩的孩子有许多特点,比如乐观、愉快、乐于交往,富于想象,勇于尝试,有自我发展的倾向。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和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让孩子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比如游戏用品,引导孩子使用完毕自己收好,自己管理,以免下次找不到;游戏时间的节制,到一定时间必须吃饭和休息等等。

五、抓好时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教师必须特别注重细节教育,我们面对几十名幼儿生活的大集体,留心身边的每位幼儿,及时表扬、及时引导、及时指正、及时鼓励。如:发现生活能力强的幼儿帮同伴梳头发、系鞋带,及时表扬帮助他人有益身心健康;发现细心的幼儿自觉拾起地上的垃圾,教师当全班幼儿的面夸赞,并诠释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发现好动幼儿随便拿同伴的东西,及时制止并批评教育,让幼儿明白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看到幼儿午休主动叠好衣服、摆齐鞋子,及时的夸奖幼儿并拍照留下精彩的瞬间,将图片上传到网上,对全班幼儿起一个激励作用;幼儿进餐时,一边说话,一边吃饭,老师及时阻止,并告知幼儿“一边说话,一边吃饭”饭粒可能进入鼻腔或卡住喉咙,引起咳嗽……通过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留心身边的这几十个孩子生活中的每一瞥,努力使幼儿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当中,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某一名幼儿行为,这一名幼儿就成了全班学习的榜样。榜样就起到了带动全班幼儿的作用,一个幼儿的好习惯经过老师的引导可以映射到全班,甚至全园。一个班级的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辐射到全园的班级,这样全园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培养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作者:张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