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举”看《范进中举》中的人情关系论文_崔静

从“中举”看《范进中举》中的人情关系论文_崔静

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271100

摘 要:《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众人对范进的态度,由先前的冷漠,避而远之到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人情关系从淡薄到热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地逆转。吴敬梓通过对比讽刺,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之下世态炎凉,人心淡薄。

关键词:《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人情关系

吴敬梓通过范进及其周围环境人物的描写,深刻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有力地痛斥和鞭挞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揭露封建社会末期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冷漠。吴敬梓用他汪洋恣肆之笔,极尽讽刺揭露之意,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个个平常人物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可笑形象,充满喜剧色彩。仔细咀嚼之后,方能体会这喜剧背后蕴含的辛酸。“字里行间时常流露出哀痛,喜悦性因素。更加强了悲剧性,这就形成了《范进中举》悲自喜来的审美特性。

范进是个渺小的人物,中举前,人们讽刺挖苦,冷漠麻木,避而远之。范进中举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攀附关系。只因范进中举,阶级地位上升到金字塔顶端。亲情,邻里关系,同乡情像一张网把范进包围其中。吴敬梓用平常环境,寻常人物,前后对比,营造出不一样的讽刺效果。

一、位于金字塔底层的百姓,以阶级地位作为衡量人情的砝码

同一阶层的人,有钱的鄙视没钱的。胡屠户是个杀猪的。自以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看不起平头百姓。范进未中举前,他讽刺挖苦,“你这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中举后,称范进为“天上的星宿”,“ 贤婿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从看不起范进,到自降身份卑躬屈膝甘当一粒尘埃。这转变让人瞠目结舌。“作者不动声色,不出面解说,也不作主观的评论。通过人物言行举止的相互矛盾,自己出自己的洋相,人物自身言行构成讽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金钱面前,亲情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按照常理,胡屠户与范进之间,是亲人。理所应该帮扶提携,可是他不但不帮,还打击挖苦。在功名富贵面前,亲情变得一钱不值,人与人的关系完全被金钱地位所左右。

胡屠户嗜钱如命,嫌贫爱富。范进乡试没有盘缠,同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淬在脸上,骂一个狗血喷头,“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金钱重于亲情,为了保住钱财,对自己的女婿,“见死不救”。连钱不借,害怕借钱也不还。范进赠给他银子后,“把银子攥在手里,拳头舒过来,”一派守财奴形象。害怕范进把银子要了去。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攥,舒,缩,揣这几个动词。

写出胡屠户护钱的小心翼翼。见钱欣喜,又假意推让,还怕范进真的要回银子的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他假意推让,又生怕弄假成真,生怕已经到手的银子又失去了。”“所以他推让时,仍攥着拳头,而且动作那么不爽快,是慢吞吞地舒过来,可见他口是心非。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他就不再客气,动作又那么快。”范进没钱时骂,范进有钱时捧。被金钱腐蚀了心灵,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

三、处于底层的百姓欺软怕硬

底层百姓欺软怕硬,惧怕上层阶级,对处于同等地位或是低等阶级的百姓的悲惨境遇置之不理低等阶级等级观念,金钱关系影响,构成了典型人物活动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个大环境影响下,邻里之间,缺少温情关爱,冷漠自私。话说范进考完试回家,家里已经饿了两三天,众乡邻没有关心,也没有过问。得知范进中举后,众乡邻有从家里拿鸡蛋酒米的,有报信的,有跟着范进的,有飞奔去迎胡屠户的,各司其职。一寻见范老爷,众人便“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其实众人心里清楚得很,范进此后定是飞黄腾达。作者以一种辛辣的嘲讽笔调,描绘了当时恶浊的世风。在科举制度背景下,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后,同时出现在范进身旁,是因为这些人都生活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和概括意义的典型环境。从而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所有人都这样,封建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大染缸。

四、同乡之间阿谀奉承,攀附关系

范进没中举前,连平民百姓都看不起他,更别提同乡的举人和乡绅。这些人都是靠关系升迁,靠关系发财。关系靠权与钱维系。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亲自到范进家里,强拉关系。“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看见范进家里清贫,拿出银两,赠与房舍。见范进不收急了,“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如此世故圆滑,阿谀奉承,透露他为人干练狡猾。范进很可怜,自己被封建的科举制度毒害。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他一七尺男儿从青春年华一直考到五十四岁,生活潦倒穷困。得知中举,疯癫一场,也是可悲。一个人活在科举的梦中,人不是人,鬼不是鬼,被丈人辱骂,乡邻漠视,同乡举人袖手旁观。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亲戚接济,没有乡邻的关照。这些随之他中举之后,一切都从无到有,权势,地位,金钱。那些漠视他的人,又来帮助他;那些对他置之不理的人,又都逢迎他。前后的对比,营造出多么可笑的讽刺,这一切天壤之别只因范进中了举人。

参考文献

[1]谭红梅 《范进中举》和《两班传》讽刺艺术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J],2008年。

[2]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3]吴敬梓 《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版。

[4]伏涛 《科举阴影下的世态人情》[J],2009年。

[5]施茂林 《谈范进中举》的细节描写[J]。

论文作者:崔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  ;  ;  ;  ;  ;  ;  ;  

从“中举”看《范进中举》中的人情关系论文_崔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