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与WTO_中国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与WTO_中国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与WTO,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电影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民族电影必须与世界电影市场接轨

——对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的几点认识

杨玉冰

在跨入新世纪、中国即将“入世”的重要时刻,审视中国电影的现状和发展,不难看到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在近几年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优秀的影片让观众耳目一新。电影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电影从业人员,包括制片、发行、放映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改革,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创新。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不断树立信心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经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市场低迷,电影经济严峻。电影的投入产出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与其他各行业相比,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情势令人十分担忧。

从全国范围看,电影总票房从1994年至1999年五年中下降65%。

从上海的情况看,1955年底时我们曾预想到世纪末,上海电影票房总额可争取达到5亿元。然而至99年底票房反而从1995年的2.25亿元, 降至1.15亿元,下降49%;发行收入下降56%,观众人次下降60%;放映场次下降25%。

从1993年以来上海永乐公司当年发行新的故事影片数量的情况看,93年发行新故事片212部,99年只有123部新片可供发行。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表的1999年版人类开发报告书显示,当今美国占年出口份额最大的产品,不是飞机,不是计算机,也不是汽车,而是娱乐业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在人类文化趋向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娱乐业向国外扩张的势头十分迅猛。好莱坞电影的出口收入占美国出口总收入的比例,由1980年的30%增长至现在的50%。在许多国家的电影处于萧条之际,美国电影却向国外大举进攻。美国电影在国外电影市场的占有率,欧洲为70%,中南美为80%,日本达50%。而外国电影在美国电影市场的占有率还不到3%。

美国电影票房,从1991年的48亿美元,持续增长至1998年达69亿美元。观众人次从11亿增长至15亿,年新片发行数从423部增长至490部。这8年里电影票房增长44.7%,观众人次增长29.8%。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电影经济的发展上差距越来越大。

二、中国电影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

中国“入世”后,在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在过去已经丧失了许多时间和机遇,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能够用来保护自己的东西和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民族电影,肯定要自觉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积极主动地与世界电影市场接轨。我们的市场与其“被动开发”,不如“主动开放”。因为主动和被动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以有充分思想和物质准备,而后者往往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既不能妄自尊大,亦无需妄自菲薄。既要积极准备,从各方面迎接挑战,又要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切不可消极悲观,无所作为,以致丧失时机。

新世纪高新科技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新科技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未来的影视载体为影视产品的开发利用与广泛合作提供了挖掘潜力的巨大空间。中国电影应该也必需在接轨中更新观念,在承受接轨之初的不适应甚至痛苦中奋起直追,发展和壮大自己。

电影经济处于低潮,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市场环境亟需净化。面对这些问题,纵使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设想,但尚无解决这些实质问题的良方和具体操作办法。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因而这只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一方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宏观调空,强化法治,全行业不懈努力。

三、电影市场不景气的一些主要原因

1.经济不景气,内需拉不动。电影属于文化消费,不是人们必需的衣食住行,更易受到影响。

2.过分强调影片的宣传功能,使国产影片在观众中失去良好的氛围。

3.高科技以及文化娱乐形态的多样性。更多的电影观众通过电影频道、电视,以及DVD、VCD等多种载体来看电影,进入电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少。

4.电影观众越少,票房越低,影院经营越困难,影片的投入产出越不成正比。以至影片在制作、宣传、发行、放映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保证到位,形成恶性循环。

5.市场不规范。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或者完善,走私盗版、偷漏瞒报、录像放映等非法经营严重地冲击主渠道市场。

四、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1.各级政府要从“办电影”彻底转变为“管电影”,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职责分明。

2.建立健全电影相关法制,强化法治,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净化规范市场。

3.对电影作明确、准确的定位,使电影回到其应有的位置。

电影首先是娱乐:寓教于乐。最重要的是看能否充分展现电影的艺术魅力和技术的视听效果。

电影是商品,应按商品的市场规律去运作,不要对电影要求过高,不要让电影承载太多。

电影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以往总是过分强调电影企业的特殊性,在受特权保护和照顾的同时,也受到特殊的制约,影响思想解放,胆子没法大,步子迈不快。

4.推行“扶强”政策,鼓励电影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和强者以及与高新科技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的规模效应和科技优势。

5.政策倾斜,免征部分税收,免征电影基金,扶植大的院线公司予以贴息贷款。对有条件的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实行规范运作的电影公司,适度下放电影进口经营权。

6.电影制作上,在思想性、艺术性得到较好统一的情况下,要特别鼓励在欣赏性上狠下工夫。在考核、评奖等各个方面,对市场性好的优秀影片给予导向性的鼓励和支持。尽早将电视剧生产的机制引入电影生产。

中国电影尽管困难重重,但“入世”后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可以变为动力,与强者的对抗会强大我们自身,在与国际接轨中也使我们更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中国电影市场在迎来更多外国电影的同时,一定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民族电影。在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文化上的认同和传统上的共鸣,将使中国电影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影视产业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WTO对电影工业的影响

[美]彼得·希区柯克

杨玉冰先生的发言非常具有挑战性,使我想到许多问题,下面的发言就是针对杨玉冰先生发言的一个响应。

不管你到那一个发展中国家你都会听到一个同样的话:“好莱坞来了!”,但是,民族电影如果仅仅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和好莱坞抗衡的,所以,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和好莱坞结成一个联合阵线。大多数人认为好莱坞是美国人的,但是,事实上,65%的好莱坞都是外国人拥有的。好莱坞的首都在日本的东京,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所以,就其管理模式而言,他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了。WTO 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电影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业。因此,我认为,地区性电影的概念应该予以取消。但这并不意味要把民族电影弱化、淡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开放电影市场,使之自由化。因为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当今电影市场现状的话,你会发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保护问题:美国进口外国电影的比例限制在4%左右,虽然他声称采取了一个自由化的政策。 以法国为例,法国的电影工业是一个很有生机的工业,但是最近由于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前传》的竞争,使得法国电影《信使》五周里无法在法国放映。因此,好莱坞和其他制作电影的国家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协商,更多的讨论,以便解决电影市场应该如何更好地分割的问题。

我们必须很现实,WTO不是关于人权问题的, 不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钱的问题的。所以当美国的谈判代表和你们谈论电影的时候,他们关注的中心就是钱的问题。

最后,我想提一点带有建设性的意见:好莱坞为了在中国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作为交换,他们可能会投资帮助改善中国电影的基础建设部分(硬件部分),现在美国的一个电影工业协会已经表示打算这样做,他们不仅仅是投资建设一些新的电影院,同时也包括一些基本的制作设备。我同意强者生存的观点。同时,我认为即使在好莱坞的强大竞争下,中国电影也会生存下来。

(邢虹文整理)

WTO为人类经验的重新组合提供了一次机遇

顾晓鸣

第一、WTO一方面是高度整合,另一方面是个人挑战。 与电影相关的,我最关心黑客问题。黑客作为个人挑战整个文化技术的整合,出现了个人掌握最高新的技术,个人掌握最独特的经验,可以在整个的互联网上,在全球化的氛围中,独树一帜,快速传播,也是依靠了整个的文化技术包括整个的电影技术在里面。

全球化过程的整合首先是个体化以后的整合。个体化就意味着世界各地的、局部的、个别民族的、个别艺术家,他们将会有更高的发言权。在整个九十年代,这种态势已经出现。对美国来说,好莱坞65%它们都是外国拥有的,包括日本的索尼公司,都拥有了一些制片厂。但是更重要的倾向是,越来越多的非美国人、非美国背景的制片人和导演都参与美国作品的创作:《美国美人》的导演就是印度裔的。

第二点,独立制片人的作品频频得奖。这个趋势发展得可能更厉害。

第三点,这次戛纳电影节上,亚洲电影包括中国电影在整个的戛纳电影节上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重。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的电影行业里面,追求个人独特体验,个人独特制作、个人独特艺术创作的浪潮方兴未艾。

因此,加入WTO实际是为所有有才华的、 有个人独特体验的地区和个人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另外,在全球化理论方面,产生了一个非常前沿性的研究方法。现在不是最大的跨国公司能够驾驭整个全球化的过程,也不是个人能够驾驭整个全球化的过程,而是产生了一个新的象流行病一样的态势:某一种东西在局部发生后,它会逐渐向周边蔓延扩散,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倾向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机会:上海如果能够刻意创新、刻意驾驭整个的文化技术,它就会有机会。

但是我们首先不能把电影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个人创造,也不要简单地归结为跨国公司它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要研究电影本体自身,研究现代的情绪自身,研究电影的观众学。电影要放在一个整个的观众流动和观众流行的这样的大的范围内思考问题。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命题:WTO实际是为整个人类经验的重新组合提供了一次机遇。而整个WTO的技术基础,包括电影产业的流通、发行在内的整个互联网,包括以后网上电影发行、网上下载。但同时存在着网上下载电影的版权问题,网上电影数据库的再利用问题。从现在开始往后5年里,将会出现上述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冲击网络问题、冲击版权问题,冲击电影公司、冲击电影发行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个人的电影创造力、个人的电影故事的撰写能力、个人的摄制能力将会既流行歌曲之后,来一次大的解放。

媒体大整合,可能是平面印刷的媒体和电影整合在一起,可能是广播等和电影整合在一起。电影自身是100多年前各种媒体整合的产物, 电影是个多媒体,所谓多媒体的问题不是来自今天,从白话文到网话文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从电影到今天的计算机,电影自身就是多媒体的先导。

上海在传统媒体和传统文艺作品里面,在整个的全中国本来是滞后的地方,它依靠了由于电影和白话文的先导,它通过新的文化技术跳过了一个阶段,走进左翼文艺,走进了鲁迅、矛盾、巴金,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走进了“鸳鸯蝴蝶派”、走进了《良友画报》、走进了大量的通俗文艺……上海就这样从文明戏到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到彩色电影,到电视广播,上海实际上就是见证了一个新文化技术的产生,一个地区怎么样可以超越自己的历史发展阶段。

上海仍然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客观上讲,上海只有一个优势,上海只有不断地前沿前沿再前沿,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超越自己。

(邢虹文整理)

加入WTO后上海电影业发展的对策

任仲伦

如果中国不改革开放,那么上海这座城市处在中国的边缘,是中国的郊区。如果中国要改革开放,那么上海就是面向世界的桥头堡、前沿阵地。

首先,我认为上海的电影业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风水宝地。从历史上来看,上海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摇篮之一,早在20世纪初,在上海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故事片,第一个电影公司也是在这里诞生,到1925年的时候,上海就有100多家电影院,到了30、 40年代上海就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工业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经过长期的努力,电影工业、电影商业、电影制作业具有了基本的规模和条件。1949年到1966年,共摄制了故事片136部, 戏曲片、艺术片74部,年均生产12部左右,1977年到1985年上海年均生产16部左右,去年,1999年,上海生产也在16部左右,而全国当年度的产量是102部。

其次,上海的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块风水宝地。上海现有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400多万,外来人口300多万,基本上达到2000万。这样就为上海电影市场在全国电影市场占有优势奠定了一个人口优势。上海电影的票房收入要占据全国票房收入的七分之一。

第三,上海的电影企业在全国也占有优势。上海电影制片厂是全国目前年产量最多的制片厂之一。除此之外,上海有美术电影、科教电影、电影译制等在产业门类上较为完整的电影企业。永乐公司199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绩斐然。它不仅在电影发行上是龙头老大之一,而且在电视剧方面也是全国的一个主要产地,去年加盟电影生产以后,它生产的产量就单位来讲也是全国第一。上海的放映单位452家,影剧院240家,银幕近280块。

第四,电影业的改革,上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影视合流,永乐的股份制试点。

还有,上海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电影消费电影市场的推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997年已经突破人均3000 美元, 1999年达到3700美元以上。据统计,1998年,上海居民每一家用于文艺消费支出平均为223.38元,比1997年增长了14%。户均直接用于电影消费的是44.86元,观摩电影6.39场,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电影业尽管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它还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个是电影总量不够尤其是国产电影的总量不够、质量不高。较为理想的是在250部以上,而去年我们只有132部,人均电影消费额是16元,人均看电影的次数只有2.3次。而香港人均每年电影消费是250港元,因此一个是总量不够,一个是消费不旺,这是上海电影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加入WTO后,可能给中国、上海电影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我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上海电影发展将面临一个新的时期。因为国外影片尤其是美国电影比较多地进入上海市场以后,可能会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会进一步抢占上海的市场分额。1998年上海共实现票房收入2.05亿,其中超过100万以上的15 部美国分帐影片的总票房收入是9422万,占同期上海票房的比例45.96%;当年度我国有16 部影片超过百万,占全市票房收入的22.71%, 美国片的票房相当于国产片的2倍。随着WTO的加入,美国影片在上海票房收入的分额可能会扩大。

二、压制目前国产片的生产积极性。国产片无利可图,影院播放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反过来会制约国产片制片业的发展。

三、美国片进入以后,它可能会对我们现有的发行体制上提出新的挑战。

其次,我认为机遇多于挑战。首先,增加美国影片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影片,至少能拉动我们的电影市场,刺激电影消费。

二,美国影片制作过程中带来的经营理念,可能对上海的电影业有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三,有利于本土的文化资源、优秀人才和国外的技术资金、人才的合作,有利于带动上海电影产业率先溶入到世界电影产业中。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毫无疑问,我们要扩大我们的开放,以更积极、更友好的姿态欢迎世界的电影企业、电影艺术家进入上海。

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加速提高国产片的质量和产量。并不是所有的美国片都能战胜国产片。

三,开发和建设更大的电影市场。立足于上海,扩展到黄河三角洲。

四,扩大和建立一些大的产业集团。同系统合并和跨系统合并。

所以我认为WTO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机会, 即使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难堪,但是我们相信最后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大的发展,对这一点,我们充满自信。

(邢虹文整理)

当代中国电影的三种制作模式

陈犀禾

本文试图为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建立一个理论的模型,以理解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电影的演变和其他诸种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关系。 这个理论模式中的中心概念是“主要推动力量”(Major

DrivingForce)。 主要推动力量是指在电影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个社会力量。它对社会、文化、电影的基本假设决定了电影生产实践的走向,从而决定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电影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1.政府主导的模式(Government-Oriented Model ):这个模式在经济运作上和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在思想上则紧跟各个时期政治领导的基本思想。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四人帮”控制下的中国电影工业曾出现一大批“写走资派”电影。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新的政治领导下,出现了一大批“批四人帮”电影。“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艺术家出技巧”是这个生产模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基本特征。题材由领导审定,重要题材则由领导确定,资金由国家拨给,审片相对严格。这个模式体现在17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的大部分影片中。影片一般强调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影片的风格也首先服从政治的价值观。在80年代和90年代,这一模式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调整,但它对社会、文化、电影的基本假设仍保持不变。

2.艺术家主导的模式(Author-Oriented Model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政治和文化政策更加开放,艺术家得以在电影创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始形成艺术家主导模式的雏形。它的代表作品有80年代初第三、第四代导演的许多作品。把这一模式发挥到极端的则是第五代导演,他们在影片的主题和风格上打下了他们个人强烈的烙印。他们的出现使外界开始意识到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存在,他们的名字为国际电影界所承认和接受。他们在主题和风格上都有强烈的精英主义的倾向:既远离主流意识形态,也远离市场。它们首先寻求的是精英人士的承认或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讽刺性的是,这个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计划经济余荫的保护,形成了探索片的热潮。进入90年代,这一模式被投入了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并不得不吸纳市场经济的某些操作原则,但是它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和市场主导的模式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在主题和风格上仍表现出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追求美学和文化价值上的超前和创新。

3.市场主导的模式(Market-Oriented Model):80年代末, 《当代电影》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娱乐片问题的专访和讨论文章,率先在理论上提出了市场主导的模式。但是在90年代随着这一模式在实践中的深化,它则完全摆脱了理论精英们的指导,在主题、风格、运作方式上完全受控于市场这个“无形的手”。这一模式把电影创作看作是一种产业活动,在题材、风格的设计上,演员、场景的选择上都以投资的回报和市场的成功为最高原则。在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它远离精英主义,而走主流意识形态的路线。但它更强调平民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是政治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风格上,它也远离精英主义所强调的探索和创新,而走通俗化的路线。在对观众的关系上,前面两种模式都有一种从上而下、领导的意识;后一种则取平等或跟随观众和市场的态度。

应当说明,以上描述是十分粗线条的,只是强调了某一个时期的主要倾向。事实上,三种倾向常常是共存的。特别是在90年代,形成了主旋律、娱乐片和作家电影共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渐转轨为市场经济,三者都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和经济上生存的问题,但是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仍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它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市场和国际文化的因素介入进来, 这三种模式将会有一番重大的震荡和调整,但是它们都会生存下来。

“电影入世”与中国本土电影的契机

徐甡民

中国引进外国电影实际是从来没有间断过,如苏联电影,朝鲜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但是因为上述电影的思想内容和表述方式上和中国电影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它们基本上对中国电影没有形成任何冲击和影响。以好莱坞电影为主流的,包括一部分欧洲电影进入中国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就象可口可乐以不同的口味挤占了中国的饮料市场一样,美国电影以它不同的生活形态、艺术形态,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挤占了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今天的窘境是有许多原因的。比如说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价值评判标准自主化,国产电影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我还是认为,好莱坞电影还是造成中国电影的这种景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美国的一些电影,比方说《车队》,可以说是构成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事件。

在好莱坞电影第一次冲击波即“十部大片”之后,中国国产电影在整体上是处于一种败退的局面。

面对这新的一波冲击,中国已经并且正在酝酿各种对策,其中包括坚守本土化、坚守自身的文化资源,甚至尽早占据院线以在竞争中获得部分主动权等等。但是,我认为以上的对策是难以奏效的。首先,本土化、民族性,我们不是没有坚持,而是坚持了很多年,有一段时间我们拍了非常多的非常民族化、相当本土化的电影,但是它们始终没有遏止住中国电影的颓势;又如,占据院线的问题,我认为占据院线就能把握主动,这只有在非市场化,在行政上给予垄断的情况下才能奏效,但是这一点是靠不住的。比方说,梅陇镇造了一个大商厦,它自己就可以有一个电影院,南方商城也是这样。院线不是固定的,因此想要通过控制院线,卡住别人的脖子,掌握主动权,我认为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中国本土电影终究会坚强地“留守”,但是这些对策都是难以奏效,甚至是自欺欺人的。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电影的“占领”并非是毫无问题的。近来的美国大片变“小”了。原因是:

1.最初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已经过去;

2.“好莱坞模式”的某种程式化表述也开始受到质疑;

3.毕竟无法解决电影观众对于自身的关注;

4.现代生活方式与娱乐需求多元化曾经伤害过中国电影,现在看来它也会伤害到进口电影。

还有一点是生活方式的区别:现在我们处于一个资本积累的时期,生存压力、竞争压力都非常大。我们现在的观众,还没有把到影院里花几十块看电影看作是一种非常闲适的文化活动的需求,也没有把看电影看作是满足一种社交活动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以上是好莱坞电影变“小”的原因。

市场将是一只最有力的手。当电影市场并没有因为进口大片的增加而热起来以后(这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中国本土电影可能会获得另一次机会。

当任何外来产品包括电影在异地的直接销售受到市场阻碍时,它们本身也都会在直接销售之外寻求一种产品的本土化途径。因此,资本、技术资源与本土文化资源的“合作”,必定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在未来的合作中,谁将占据主动,这可能很难断言,但是合作的方式肯定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方式,也就是说,除了“国家法人”的合作形式外,“民间自然人”的合作趋向将会提升。中国的民间制片业也将会因此获得一次重大机遇,中国本土电影也将在这里得到新的生长。

进入WTO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不仅仅是企业行为, 它对于每个人的自我资源的认定,自我价值的定位都是一次机会。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美国电影以及其他的国家的电影将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利益,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任务可能就是要共同来重新培育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国的电影观众,我们期待全球化浪潮之下外来电影与本土电影的双赢局面。

(邢虹文整理)

标签:;  ;  ;  ;  ;  

中国电影与WTO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