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增设温病科的构想论文_邹庸

中医医院增设温病科的构想论文_邹庸

邹庸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医院 贵州 遵义 563200)

【摘要】 为探索增强中医“温病学”相关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上的应用强度,以提高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促进“温病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性建议。

【关键词】 温病学;必要性;可行性;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20-02

尽管西医在传染病领域的研究非常深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个别微生物致病的特殊性,以及西医科研与临床用药衔接周期较长,导致一些传染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基于中医普遍采用的先临床后科研或边临床边科研的特点,以及温病学发展迟滞的现状,通过温病科的设立,将“温病学”相关理论用于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对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的发展一定能起到积极辅助作用。而且,将西医的一些先进研究手段用于“温病学”领域,对“温病学”乃至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一定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1.温病学及其现状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温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温病学研究的对象大多与西医的传染病相关。西医在中国普及以前,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国人民温病的临床防治。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论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但是,由于中医相对闭塞的研究方式,加上西医充分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新病种出现时的快速反应性等特点,导致温病学在当代绝对滞后。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在临床面对传染病时,许多中医医院的中医师,尤其是基层中医院的中医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将温病学相关理论用于临床,更有可悲者,有的中医师甚至想不起温病学的存在而一味的沉迷、依敕西医。

2.温病科设置的必要性

西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对不同微生物致病,通过多学科配合,明确分工,相互印证,这种研究方法针对性强,成就快,成果明确。而现代中医的的研究方法则是以大学院校教研窒无穷尽的引经据典,闭门造车,或小范围的刻意模仿西医的研究方法为主体的模式。这就造成在各个领域西医的绝对领先的现状,这种现象对比尤其明显的学科就是传染病学,由于传染性疾病新发病种层出不穷,而中医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它无法及时获得第一手病种资料,这就出现了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上的绝对劣势。要想改变中医在传染病领域的被动局面,缩短与西医的差距,首先必须从主动获取病史资料入手,而病史资料的唯一来源途径就是临床,所以,中医医院就必须增设温病科。必要时大幅度改变中医的研究思路(后述于温病科工作方法建议5.2.4),才能使温病学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从而保证它在西医优势压力下的一席容身之地。

3.温病科设置的可行性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与西医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如内分泌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及许多功能性疾病等。而备受关注的传染病多以呼吸系传染病居多,所以其发病之初大多表现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如埃博拉病毒出血热、非典、禽流感等,在其发病之初无一例外都会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典型类似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症状。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我们可以将许多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成功经验,以及传统温病学应用的许多经验在第一时间应用于临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方面可能让患者更多的受益,尽早获得有效治疗;另一方面,由于西医存在着新发疾病临床用药相对保守的特点,我们极有可能早于西医取得临床治疗有效的相关资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获得的临床资料反馈到生化实验中,如果这样,对温病学学科的成熟、缩短与西医之间的差距都是行诸有效的。所以,温病科的设置应该是可行的。

4.温病科的病种范围

以西医传染病学所载病种为基础;收罗中医传统温病学所载而尚未被列入西医传染病学范围的若干病种;补充西医不明诱因的玩固性发热性疾病、现代西医收录的性传播性疾病。这样,温病科收罗疾病病种就远丰富于西医传染病学范围。病种范围扩大后,将为温病学的临床应用和检测获取更大空间,为温病学的完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5.温病科工作方法建议

5.1 科室布局参考西医传染科的分布方法:

设置温科室时,要充分考虑温病病种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保障疫情安全,能对疫情做到最大限度的有效控制为宗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在温病的问题上一直未能做到专病专治,更谈不上独立设置科室,所以,没有经验可供参考。在此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考西医传染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如:对已知病种根据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等级分类进行分区,甲类传染病以及疫情发生后由疾控部门规定参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的乙类、丙类传染病,以及新发生的尚未归类而疫情严重的传染病设立重点隔离区;传染性不强呈散发的传染病设立普通传染病区;病情呈慢性经过,传播途径受条件限制的走治传染病设立随诊区。必要时,各区冠以恰当的能体现中医特色的名称,使之有别于西医传染科。

5.2人员配置及工作方法

知识结构是直接影响劳动团体工作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设置温病科时,就必须以保障科室工作高效性为人员配置的指导思想,尽可能科学地配置人员。

5.2.1 由于温病科是新设科室,而温病科病种复杂、多样,生化检测条件要求高,新发病种出现时还需要临时增加检测设备和项目。但是,由于各医院硬件条件差异性很大,许多医院根本无法在本院内独立完成生化检测,这就要求与其他医院或科研院所的协作(即院际协作),即使条件较好的医院,,要想快速有效的解决以上种种情况,保证温病科工作的高效性,也常常需要采用行政干预手段,所以必须采取院长牵头的方法。

5.2.2 必须同时配置数量比例相当的中、西医医师和护理人员。而且,所有西医医师都必须经过系统的传染病学培训,具有较好的传染病防治处置应对能力;所有中医医师必须经过系统的温病学培训,能独立地及时正确的应用温病学相关知识进行临床工作;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充分掌握传染病管理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传染源的有效控制。同时,必须配备2至3名专业医学统计学人员,以保证临床数剧统计的准确性。

5.2.3 对温病科住院病人实行双管床双病历制度,即每个病床均配置中医管床医师和西医管床医师,每个病例均予独立建立西医病历和中医病案,才能确保病史、病案资料的准确性。中西医管床医师通过管床观察会诊或请示会诊,确定病人采用何种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可参照通用的临床研究方法,设置对照组、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等。

5.2.4 对每例出院病例或完成阶段性治疗病例进行中西医疗效对比,从中筛选出具有疗效优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于临床资料充足,而疗效优势明显的中药处方,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制剂剂型改良。剂型改良应以方便、快捷、速效为原则,所以剂型改良的最佳选择是静脉用注射剂。在此问题目上,不必拘泥于现在通用的中药研究方式,即模拟现代药物学的高针对性研究(即只针对某一药物中的某一成份的研究)。要想中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就应该充分保证中医与中药的观念一致性,即必须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同时已应用到中药的研究上:临床资料体现的是经过辨证论治得来的具有君、臣、佐、使有机组合的处方,剂型改良时就只针对有机组合的处方。这样得到的制剂或许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高一些,但是,与疾病对于人体的伤害相较,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在许多新发传染病早期阶段的治疗上,现有的治疗手段仅能起到相对延长生命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可大胆地使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大但疗效相对肯定的制剂。

6.总结

通过以上温病学的学科现状、温病科建设设想等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温病科的设置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迫切的,对温病学的学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举措;二、温病学要想取得快速发展,还必须依靠中医整体研究思维的改变:即不再盲目遵从西医所施行的不良反应控制标准,不盲从于西医高针对性的研究,而必须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充分贯穿于临床实践和科研当中;三、温病科建设的成功将可能使中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从而缩短与西医之间的差距,增大中医药在人类社会的健康事业上的贡献比例。

【参考文献】

[1] 王乐平.《温病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J].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5月第二卷第10期

[2] 刘宏艳,萧照岑等.《温病条辨》温热类温病治法研究[J].河南中医2008,28(2):26-28

[3] 王剑发.《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思想和三焦分治探议》[J].四川中医2009,27(26):45-47

论文作者:邹庸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医医院增设温病科的构想论文_邹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